分享

煎煮中药有讲究 生石膏不需先煎

 春满庭苑 2015-11-15

煎煮中药是一门很讲究经验的活儿,其中的先煎、后下、烊化、包煎等煎煮法更应该注意。见过中药的人会了解到,像是矿物类、化石类、兽骨兽甲等质地坚硬的中药,像龟板、鳖甲、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磁石、生石膏、珍珠母、石决明等,为了让成分有效溶出,一定会先放入煎药锅内煎煮段时间才能将其成分煎出。但是有些矿物比较特殊,并不需要提前煎煮。这样的中药材,生石膏就算是一味。

 

煎煮中药是一门很讲究经验的活儿,其中的先煎、后下、烊化、包煎等煎煮法更应该注意。见过中药的人会了解到,像是矿物类、化石类、兽骨兽甲等质地坚硬的中药,像龟板、鳖甲、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磁石、生石膏、珍珠母、石决明等,为了让成分有效溶出,一定会先放入煎药锅内煎煮段时间才能将其成分煎出。但是有些矿物比较特殊,并不需要提前煎煮。这样的中药材,生石膏就算是一味。

 

生石膏又称白虎、细石,为硫酸盐类矿物,性寒味辛甘,为治疗温病的常用药,有解肌清热、除烦止渴的功效,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的高热不退、大热烦渴,大量用之,颇有卓效,如《伤寒论》中的“白虎汤”。

一直以来,石膏入药都主张将其先煎,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这种做法有点事与愿违。生石膏的主要成分是含水硫酸钙,其溶解度与温度成反比,试验发现,将生石膏放入1000毫升水中加热,当其温度在20℃、60℃、100℃、107℃时,硫酸钙的溶解克数分别为2.2克、2.3克、1.6克和1.55克,可见,其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反而下降。所以,生石膏先煎或久煎,其溶出量反不如与他药同煎时含量高。

 

煎煮中药是一门很讲究经验的活儿,其中的先煎、后下、烊化、包煎等煎煮法更应该注意。见过中药的人会了解到,像是矿物类、化石类、兽骨兽甲等质地坚硬的中药,像龟板、鳖甲、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磁石、生石膏、珍珠母、石决明等,为了让成分有效溶出,一定会先放入煎药锅内煎煮段时间才能将其成分煎出。但是有些矿物比较特殊,并不需要提前煎煮。这样的中药材,生石膏就算是一味。

 

早在中药专著《雷公炮炙论》中就记载:“凡使石膏,石臼中捣成粉,罗过,生甘草水飞,澄、晒、研用。”在《奇效良方》中亦载有“石膏、鼠粘子研末,以温酒或清茶调服治疗偏头痛”的病例。现代医家也有以生石膏研末冲服治大叶肺炎、高热不退的报道。由此可见,生石膏入药不需先煎。

中药的煎煮有很多的讲究,并没有什么窍门可言,想要将成分煎煮充分,一定要事先咨询专业的医生、药师,然后按照医嘱来做,否则不但无法起到治疗效果,有的时候反而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责任主编:徐长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