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学教育已由原先的精英型转化为普及型,高中毕业生似乎绝大部分能考上不同层次的大学。但一本或211以上的重点大学仍然难考。现在考取一本的难度,大概与1970年代末考取大专的难度差不多。尽管有不少漏洞和弊端,高考仍是目前中国最严格、最公平的考试。 现在考博士的难度如何评估,有些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博士生招生是迄今名额控制最严、录取人数最少的。若论招生单位自主命题、自组织阅卷,似乎考博比高考容易;但博导名额有限,每个博导每年的招生名额有限(一般只有一个,两个以上的现在少见,甚至有两年一个、三年一个的情况),这决定了考博的考取概率仍然很小。所以,也可以说考博较难。况且,即使考上博士生,要想毕业,还须写出十万二十万字的博士论文;要获得参加论文答辩资格,还要在核心期刊发表两到三篇论文。这对学生毕竟是一种煎熬,会使一些知其详情者望而却步。听说,以后所有博士毕业论文不仅都要匿名评审,而且送审不再从导师指定的专家评委大名单范围中选,而是都提交到教育部的网络评审平台,随机抽取评审对象和评审专家;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的核心期刊,也要排除收取版面费的刊物。这就更加大了读博的难度。 我以为,比较而言,除了一本以下的大学,当下最好考的是硕士研究生,准确说是国家重点大学以外院校的硕士研究生。 前几天在省里开会,与人谈及考研的事,大家一致认为1980年代的硕士研究生比现在难考得多:那时考硕研,与现在考博士一样,招生简章上标着导师姓名,考生都是奔着具体导师去考;当时全国高校硕士点很少,硕士导师有限,每个导师招生名额一般也就1-2个。所以,考取的概率较小。然而一旦考上,也就意味着进入“高层次人才”行列了。比如在张承志发表于1984年的小说《北方的河》中,“研究生”(硕士)是个带有尊敬意味的字眼。至于博士教育,那时每个专业的博导全国范围内只寥寥数人,所以有志考博士者甚少,而且高校和科研机关用人单位并未设置“博士以上”的最低门槛。有个硕士研究生学历,即使没有任何关系背景,也不愁找不到工作,只有岗位好与坏的问题。 但是,1990年代后期以后,硕士点不断增加,如今一些专科升格而来的本科院校也有了硕士点,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比比皆是。与之相应,硕士研究生招生名额不断扩大,还增加了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省自费、专硕等不同名目。因而,硕士研究生教育也已成为普及型教育。每个二级学科专业学位点导师数量都不少于几个十几个,每年的招生名额都达10至20乃至30多个。因此,考研的难度大大减小。许多考生是跨专业报考。以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例,有许多原先并非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考生报考各文学或语言文字专业,还每每考中。他们突击背诵几本专业教材,外语再过关,就有了考取的可能。考文学专业的甚至不去读一些重要作品,只靠教材里的情节简介把握作品内容。因为量的增加、质的降低,硕研的含金量减少,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成了老大难。也正因此,许多硕士生在校期间将大部分精力用在找工作上,相当大一部分,在三年时间中有一半时间在外做临时或正式的职业工作。对此导师们也无奈。如今硕士生和导师的师生关系随之日益淡化。1990年代以前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真的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为母,现在在相当多研究生心目中,导师只是其毕业论文的责任人而已。 然而,若问现在硕士生的学术水平与1980年代相比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还真不好说:虽然如今招生数量增大、生源质量下降,但现在的研究生教育比三十年前更规范了。现在导师增多,研究生课程也多,上课比较正规,学生选择余地较大,可取各导师之长。原先的硕士生并不要求在校期间一定要发表文章,现在却都被要求在省级以上有刊号的刊物上发论文。1980年代连大学者写论文都不太讲究学术规范,引文出处标注不详或不准,对既有相关成果交代不清,现在经过三年硕士研究生学习的学生们起码都懂得了这些,他们知道了写学术论文不同于写平常的作文,不能仅凭灵感即兴创作,需要先查阅搜集相关资料,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找到自己的选题角度。 当然,要求硕士生在校期间必须发文章的规定,也催生了收费增刊或变相增刊大量出现,一些原本不错的刊物为此坏了名声。这类增刊的特点一目了然:1)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半月刊或旬刊;2)从刊名看以发表文学作品为主,却出论文专号;3)排版用小五号甚至小六号字,密密麻麻,一篇文章只占一页或一页半;4)为节省版面,注释只有寥寥几个,甚至没有,开头结尾断胳膊少腿。但这类文章也上传到期刊网,毕竟使研究生们的心血变成了铅字,得到了传播。 硕士毕业论文的评审实行抽查制,即极少数被抽到的送出去匿名评审,其他实名评审。每年四五月间,正是毕业研究生们提心吊胆的日子,被抽到的抱怨倒霉,没抽到的如释重负。被抽到的不一定比没被抽到的坏,也不一定比没被抽到的好。 无论如何,硕士论文到底比博士论文好写多了,不只是字数的巨大差距(三万与十万二十万的差距),还有博士论文原则上要求达到学术前沿,而硕士论文只要思路清晰、格式规范、文从字顺、不涉抄袭而且有所创新即可。 有意考研的,努力吧,报名吧!三年读下来,思维和表达能力肯定会有所提高。 同时,还要提醒硕士在读生与毕业生们,切不可以考硕士、读硕士的心态去考博士、读博士! 同时也提醒本科生们,千万不能用对待写本科论文的态度去对待写硕士论文,因为硕士论文毕竟要求查阅大量资料,创新性要求更强,所需投入的精力和时间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