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生丸.慢性疑难病 的临证探析

 清茶清清 2015-11-16
(首 都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北 京 中 医 医 院 )
资生 丸始 出于 明代缪 仲淳《 先醒 斋 医学广 笔记 》 , 由人参 、 白术 、 茯苓、 广陈皮 、 山楂肉、 怀山药、 川黄连 、 炒薏苡仁 、 炒 白扁豆、 白豆蔻仁 、 藿香 叶、 炒莲 肉、 炒泽泻、桔梗 、 炒芡实、 神曲、 炒麦芽、 炙甘草组成 。原用 于治疗妇人 妊娠 三月胎 堕 。其 意为健 脾益 胃, 滋 养气 血 。脾 胃健运 , 气血 、 营卫充 足 , 始 能 妊养 胎儿 , 避 免 流 产 。后 世医家 以该 方为 培补 脾 胃之 良方 , 多 有 发挥 , 广泛 用 于各种病证而见脾 胃虚弱者。
1、溃疡 性结 肠炎
溃疡 性结 肠炎 是消化 系统 常见 的慢性 疑难 疾病 , 以腹痛腹泻 、 黏液脓血便、 里急后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本病属中医学“久痢” 、 “休息痢” 、 “ 泄泻” 、 “肠湃”等病范畴 。病位虽在大肠 , 但与脾、 肝、 肾三脏关系密切。初起感受外邪 、 饮食不慎或忧思恼怒 引起大肠 传导失 司、气机不畅、 通降不利、 气血瘀滞、 损伤肠膜脉络而病 。反
复发作则损伤脾 胃, 脾 胃运化失健 , 升 降失常, 清浊不分 ; 久病 及 肾 , 元气 受戕 , 形成 本 虚标实 之证 。本 虚为脾肾虚弱 , 标实为湿、 痰、 热、 瘀、 毒。脾虚湿滞是 溃疡 性结 肠炎 发生 发 展 的重要 环 节 。患 者 或 因脾 胃
虚弱 , 感受外邪而发病 ; 或因反复发病 , 损伤脾 胃, 致正虚邪恋 , 疾病缠绵难愈 。故常以资生丸辨证加减, 获效甚 捷 。
患者 , 男 , 22 岁, 2009年 5 月 11 日初诊 。患者溃疡性 结肠 炎病 史 5 年 余 , 每年 发作 2~ 3 次 。1 个 月 前 因饮 食 不慎 、 过度 劳 累再 次 发作 , 服用美 沙拉 嗪后 稍缓解 ,
病情缠绵不愈。就诊时症见: 腹部隐痛 , 大便时泻时止,泻下物有不消化食物及黏液, 时带少许脓血, 便质溏薄,便后肛 门感黏腻不爽, 面色萎黄 , 倦怠无力 , 少气懒言,消瘦 , 食欲不振 , 食后脘闷, 自觉 胃脘沉重 , 舌体瘦小 , 质红 , 苔白腻 中脱落 , 脉细滑。据症思之, 患者一派脾 胃虚弱表现 , 但大便有黏液且便后肛 门感黏腻不爽 , 舌苔 白腻 , 是夹有湿邪表现 ; 而舌质偏红, 舌苔 中间脱落 , 为久痢伤 阴之候。药用补益恐脾 胃呆滞不能运化 ; 滋养 胃阴恐助湿碍脾 ; 芳化湿浊又虑化燥伤阴。唯有资生丸大补脾 胃元气 , 兼能化湿 , 且不温不燥 , 正合此证。遂处方 :党参 I 5 g, 白术 15 g , 白茯苓 15 g , 广 陈 皮 9 g , 山楂 肉9 g , 怀山药 9 g , 炒薏苡仁 9 g , 炒 白扁 豆 9 g , 白豆蔻6 g , 炒莲 肉 9 g , 桔梗 6 g , 炒芡 实 9 g , 炙 甘草 6 g, 砂 3 g , 炒 白芍 I 5 g , 麦 门冬 9 g 。上 方连 服 7 剂 , 患者 腹痛消 失 , 大 便 已无脓 血 , 不 消化食 物及 黏液 明显 减少 , 胃纳增 , 精 神好 转 。继 续 以上 方 加 减 治 疗 1 月 余 后 , 诸 症消 失 。
2、慢 性肝炎
慢性 肝 炎是 由多种 病 因引起 的 、 肝脏 炎症 超过 半年的一种病 理状 况 , 可 以恶化为 重 型肝 炎 , 或形成 肝 硬化 .甚 至转 化为肝 癌 。 中医学 认 为 , 慢 性 肝炎 属 于 “ 胁痛 ” 、
“黄 疸” 、 “虚 劳” 等病 范畴 。其病 机为 湿 热疫 毒 内侵 , 邪伏 血分 , 以致 正气 亏 损 , 气 血失 调 。脾 胃功 能 在 慢 性 肝 炎 的治 疗 中非 常 重要 。脾 主 运化 , 运 化水湿 ; 湿 热疫毒 之邪 , 易 伤脾 胃, 导致 脾 胃虚弱 ;
脾 胃虚弱, 则气血生化不足 , 正气不能抗邪 , 邪气留恋不去, 疾病缠绵难愈 。张仲景《 伤寒论 》 谓 : “ 见肝之病 , 知肝传脾 , 当先 实脾 。 ”湿 热 疫 毒 之 邪侵 犯 肝 脏 , 肝 脏 疏泄失常 , 首先影 响脾 胃, 脾 胃运化失健 , 形 成肝郁脾虚 之证 。久则 由脾及 肾 , 脾 肾亏 虚 。因此 , 治疗 上调补 脾 胃 ,使脾 胃健运 , 则病邪不能传变 。脾 胃健运 , 气 咀生化有源 , 正 气充 足 , 则 能祛 邪 外 出。对 慢 性 肝炎 患 者 以 脾 胃虚弱 为主要 证候 者 , 常 以资 生丸 合 疏 肝 理气 、 活 血化瘀之品进行治疗 , 疗效颇佳。
患者 , 男 , 36 岁 , 2010 年 10 月 12 日初 诊 。就 诊 时症见 : 上腹痞满 , 嗳气嘈杂 , 胃纳呆滞 , 食后脘闷, 右胁隐痛胀满 , 精神倦怠 , 四肢无力, 面色萎黄。 大便溏薄, 夹杂不 消化食 物 , 舌 质黯 红 , 边 有齿 痕 , 苔 白腻 , 脉 弦细 , 右 关脉重按无力。患者有慢性 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 3 年 , 肝功 能 时 有 异 常 , 近 查 A I T 105U/ I 、 A ST 126U/ I 、G GT 96U / L 、 T BIL 36. 8f f mol/ I 。慢 性 乙型 肝 炎 为 湿热疫 毒之 邪 留恋肝 胆 , 阻 滞 气 机 , 气滞 则 生 瘀 , 或 化 火 ,或伤阴 , 其病位虽在肝 , 却往往影响到脾 胃。患者倦怠无力, 面色萎黄 , 上腹痞满, 嗳气嘈杂, 胃纳呆滞 , 食后脘闷, 大便溏薄 , 夹杂不消化食物 , 舌边齿痕, 右关脉重按无 力 , 为一派脾 胃虚弱之 候 。右胁 隐痛胀 满 、 舌质黯 、 苔白腻、 脉弦为兼有肝气郁结 、 湿浊 内阻。脾 胃虚弱为当前 病机 之 中心 , 治 当健脾 益 胃 、 疏 肝 理 气 化 湿 。当 以 资生丸为主酌 加疏肝理 气之 品。处方 : 党参 15 g , 白术15 g , 白茯苓 15 g , 广陈皮 9 g , 山楂 肉 9 g , 炒薏 苡仁15 g, 炒 扁豆 9 g , 白豆蔻仁 6 g , 炒莲肉 15 g , 炙甘草
6 g , 元胡 15 g , 香附 12 g , 藿香叶 9 g , 黄芪 15 g , 泽泻 9 g, 川楝子 10 g, 醋柴胡 10 g , 赤芍 15 g 。以上方加减服用 1 月余 , 患者痞满 、 纳差、 胁痛 、 乏力 、 便溏诸症 消失 , 肝功 能恢 复正 常 。
3、慢 性支 气管 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 临床常见 病, 反复发作 , 病程长久是其特点。由于反复感染 、 过敏、 理化因素刺激等 , 导致炎症病变 , 支气管弹性减退 , 分泌物堆积, 支气管 一肺通气障碍 , 最终引起肺气肿 、 肺心病等严重后果 。慢性支
气管炎属于中医学“ 咳嗽” 、 “痰饮” 、 “ 喘证” 等范畴。本病初起多因外邪或从 口鼻 ,或从皮毛反复侵袭人体卫表 。肺 主 气 属 卫 ,肺 卫 受 邪 ,则 肺 气 不 宣 ,肃 降 无权 ,痰 浊 内生 ,阻塞 气 道 ,发 为 咳 、 痰 、 喘 。病情 反 复 发作 ,迁 延 日久 , 损伤 肺气 。“ 子病 及 母 ” , 伤 及 脾 胃。肺 为 主气 之脏 , 脾 胃为生气 之源 。脾 胃受 邪 , 健运 失常 , 气 血生化无源 , 肺卫不能抵御外邪, 肺主宣降功能失常 , 疾病则缠 绵难 愈 , 甚则 进一 步影 响心 肾。 取“ 培土 生金 ”之意 , 在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采用 资生丸为主 , 酌加补肺益 肾之 品治之 , 使脾 气健 旺而 肺虚 自复 , 缓 缓收 功 , 能有效 预 防慢 性支 气管 炎复发 。
患者 , 男 , 63 岁 , 2007 年 12 月 15 日初 诊 。患 慢 性支气管炎病史 10 余年 , 每年季节更替之时易于发作 , 平素常觉 乏 力 自汗 、 胃纳差 、 便 溏 。今年 自秋 入冬 以来 , 已
发病 2 次 , 缠绵不愈 , 时轻时重。就诊时见反复咳嗽, 咳声低微 , 咳少许 白黏痰 , 时有喘息声, 无寒热 , 少气懒言,乏力倦 怠 , 时有 自汗 , 胃纳差 , 大 便 溏 , 腰 酸 腿 软 , 脉 濡 ,舌淡红 , 舌体胖大 , 边有齿痕 , 苔 白微腻。四诊合参 , 患者受外邪侵袭 , 日久损伤正气 , 久咳必伤及肺脾 , 脾肺虚弱 , 卫 气无 力抵 御外 邪 , 故 病 情 反 复 , 难 以痊 愈 , 或 能 暂时缓解 , 时 有反 复 。患 者 此 时邪 微 正 虚 , 脾 肺 之 气 无 力祛邪 , 且患者年事渐高 , 下元渐亏 , 邪气 日久 , 亦伤肾气。故治当补脾肺之气以驱余邪 , 佐以补肾之品。方用资生丸加减 : 党参 15 g , 白术 15 g , 白茯苓 l 5 g , 广陈皮 9 g,山楂 9 g , 怀 山药 9 g, 炒 薏苡 仁 9 g, 炒 白扁 豆 9 g , 白豆蔻 6 g, 藿 香 叶 6 g , 炒莲 肉 9 g, 炒 泽泻 10 g , 桔梗 6 g , 炒芡实 9 g , 炙甘草 6 g, 前胡 10 g , 仙灵 脾 10 g , 炙紫菀10 g , 黄 芪 10 g。上方 连服 7 剂 , 患者 咳嗽 、 咳痰 十去 七八 , 精 神好 转 , 胃纳 增 , 便 溏好 转 。继续 以上方加 减 治疗
半月 , 诸症明显好转 , 病情未再反复。
5、慢 性 肾小球 肾炎
慢性肾小球 肾炎是 以蛋 白尿 、 血尿 、 水肿 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常见慢性疑难病 , 属于中医学“水肿” 、 “腰痛” 、“ 虚劳”等范畴 。正虚邪实是慢性肾小球肾炎总的病机。正虚为肺脾肝肾之气血 阴阳亏虚 ; 邪实为外感之风寒 、风热 、 水湿、 湿热 , 内生之血瘀和湿浊 。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病 理 演变 过程 中, 不 同 的 阶段 表现 为不 同 的证 , 或 一个本 证兼 有几 个 标证 。临 床 中 常 常遇 到 在 慢性肾小球 肾炎 的某个 阶段 , 如 慢性 肾小球 肾炎 浮肿 消退 或
恢复治疗 阶段 、 慢性肾衰的早期 ; 或某些病理类型, 如微小病变型见轻微蛋白尿、 血尿 , 用补益脾 胃良方资生丸加 减治疗 效 果 良好 。
患者 , 女 , 32 岁, 2009 年 2 月 8 日初诊。患者 1 年前 因浮 肿 、 乏力 、 腰 酸等 确 诊 为 慢 性 肾小 球 肾炎 。近 来感纳差 、 痞满、 乏力 明显而就诊。就诊 时症见 : 上 腹痞
满 , 胃纳差 , 不思饮食 , 食后 脘闷, 倦怠乏力 , 下肢浮肿,头 昏, 面色 萎 黄 , 大便 溏 薄, 舌淡 红 , 边 有齿 痕 , 苔 白腻 , 脉缓弱 。 尿常规 : 蛋 白( ++) , 红 细胞 ( + ) ; 血常 规 :R BC 3. 0 × 10 / L , HG B 9l g/ .L , W BC 3. 6 ×10 / L ,PL T 86× 10。 / L 。 本病辨证属脾 胃亏虚 , 气血不足, 湿浊内蕴 , 本虚 标实 , 虚 甚 于 实 。治 以健脾 益 胃 , 补 气 养 血 ,化 湿祛 浊 。方 以 资 生 丸 加 减 。处 方 : 党 参 15 g, 白 术
15 g, 白茯 苓 15 g , 广 陈皮 9 g, 山楂 9 g , 怀 山药 9 g , 炒薏苡仁 15 g, 炒 白扁豆 9 g, 白豆蔻 6 g, 藿香叶 6 g, 炒莲肉 15 g , 炒芡实 15 g 。 炙甘草 6 g , 砂仁 3 g, 炒 白芍 9 g ,当归 9 g , 小蓟 15 g , 白茅 根 15 g , 黄芪 15 g 。患 者服 用14 剂后诸 症 明显好 转 。以上 方 增加 补 肾养 精 之 品继 续治疗 1 月余 , 患者诸症消失 , 尿常规 : 蛋 白( 一) , 红细胞( 一 ) ; 血 常 规 : RBC 4.0 × 10” / L ,HGB 10l g/ L ,W BC 5. 2× 1O / L , PL T 150 × 10 / L 。
资生丸之方名 , 取 自《 易 经》 。《 周易》 日“ 坤, 至在坤元 , 万物 资生 , 乃顺 承 天 ” , 是 说 万 物 由大地 “ 坤元 ”之气而资生。人之脾 胃属土 , 为一身之“ 坤元” , 欲资生后
天气血 , 必助脾 胃元 气方有所得。资生 丸意在 培补脾土, 俾脾土安则万物资生, 故得名“资生” 。资生丸是缪仲醇在《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参苓 白术散的基础上加味而成。方中人参 、 茯苓 、 白术健脾益气 ; 白扁豆 、 薏苡仁炒 用 , 健脾 兼 以祛湿 ; 砂仁 、 白豆蔻 、 藿香芳 香醒 脾化 湿 。诸药同用 , 共奏甘温健运中阳之效 ; 芡实 、 莲子 、 山药甘平 滋养 脾 阴 ; 神 曲 、 山楂 、 麦芽开 胃助消化 ; 陈皮 、 枳实 理气 ;桔梗升清气 ; 再以小量黄连反佐 , 一者清理脾 胃之湿 热 , 二者 防诸 药 温燥 太 过 。 全 方重 在 补 ,而 辅 以 调 ,
多寡适宜 , 补调得 当; 且扶 阳多于护 阴,补脾元 ,提脾气 。罗谦甫称此方 : “ 既无参苓 白术散之补滞 ,又无香砂枳术丸之燥消 ,能补能运 , 臻于至和 , 用 以固胎 ,永无滑堕,平人服之亦有调 中养 胃之益。 ”清代名医顾松
圆言本方 : “健脾开 胃, 消食止泻 , 调和脏腑 , 滋养营卫 。 ” “此调 补脾 胃之 圣剂 , 方下 所 治 , 非为 虚 劳设 也 论 症属气虚者 , 服之则神耳” 。岳美中认 为本方治纳食少而
不馨之脾虚证 , 效果 良好 , 尤宜于老年人 。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资生丸治疗各种辨证属于脾 胃虚弱、 气血不足、 兼杂湿热的内科慢性疑难病, 除上述溃疡性结肠炎、慢性 肝炎 、 慢 性支 气管炎 、 慢 性 肾小 球 肾炎外 , 还有 心律
失 常 、 冠 心病 、 慢性 贫 血 、 慢性 萎 缩 性 胃炎 等 , 均 能较 快取得 良好 临 床疗效 。收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