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作手记】书文相合 古雅为尚

 杨关桥 2015-11-16



书文相合 古雅为尚

——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作品创作记


李 明



李 明 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作品

楷书《琢庐夜话》册页 规格28.5cm×16cm×9


  “兰亭奖”是中国书法最高奖,是书法人孜孜以求的奖项。作为老作者,重视的程度也不例外。第五届兰亭奖征稿启事发布后,我并没有急于进入创作,而是对本届兰亭奖征稿启事进行了认真阅读和思考。首先了解征稿启事的各项要求,领会本次活动的导向和宗旨。通过阅读,发现本届兰亭奖除了重视传统、鼓励创新以外,又增加了对作者的文化素养的考察。比如对文字的识读、提倡自作诗文、获奖提名作者现场文化考试等,这也是与往届不同之处。

  创作什么样的投稿作品,这个问题我思考了很长时间,采用什么书体、选用什么内容和形式呢?是内容决定形式还是形式决定内容?平时事务虽然比较繁忙,但大脑一直想着这些问题。最终我选择从书写内容入手,把书写内容定在自作诗文上。我觉得这样更有意义,更能体现书法之外的东西,书文兼顾,也正与本届兰亭奖的意旨相合。于是,我想到了我的《琢庐夜话》。

  2006年,我负笈京华追寻书法之梦,成为京漂一族,至今已历九年。这期间不断学习成为我书法生活的主要内容,其中积累了很多的感悟。平时有所想时便记上几句,时间一久,却集成了厚厚的一堆文字。回首以往,这里面记述的东西,似乎也渗透在我的笔墨之中,成为我京漂的记忆。后来,我又做了些整理,集为《琢庐夜话》,曾刊登在《中国书法》杂志上。这些文字若出现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中,不正是对自己书法的最好诠释吗?

  有了书写的内容,然后就是选择书体和形式。因为《琢庐夜话》内容较多,只能节录,我觉得选择小字行书或小楷更能表达书卷气,也能容纳更多的内容。鉴于小字作品竖式需要拼接,易落于俗套,我决定选用册页。又忽然记得朋友曾送我一些仿古的信笺,上面印有人物、花鸟图案,很古雅,何不拿来一用?找出花笺,从纸质效果看,更适合写小楷,这样创作的构思就形成了——用小楷在仿古花笺上书写自作文《琢庐夜话》,然后做成册页……我仿佛已经看到作品的效果了。

  平时我的展览作品多以行草出现,大家都以为我更擅长小字行草。但也有师友称赞我的小楷更佳,并认为与当代一些写小楷者有所不同,有个人面貌。二届兰亭奖我获提名奖的作品就是写的小楷。我想这次再用小楷去展示自我,或许更有不同。

  构思形成了,却一直未动笔。一是事务多,没有整块时间;二是有个坏毛病,投展总喜欢最后几天写。总觉得最后几天写的是最好的,不得不写了,有逼迫感,状态才能出来。这次创作仍是最后两天完成,还好,有了前期的思考,又写的是自己的文章,一遍就写成了。检查文字无误,钤上印章,装成册页已是最后一天,赶快寄走。这种习惯以后定当改正。

  我的这件小楷作品,取法钟繇、王羲之,间掺以赵松雪,为表现书写性和文人气息,又杂糅明人笔调,从格调上力求古雅。我认为苏东坡有几句话对于写小楷尤为重要,一是“真书难于飘扬”;二是“刚健含婀娜”;三是“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四是“真放本精微”。我写小楷数年,于此有很多体悟,所以在此件作品中试图有更多体现。用笔上追求稳健松活,结构上有聚散变化,为增加行气的流畅,行间又嵌以草字,使气息上更加生动鲜活。作品整体上段落分明,自然错落,不做任何安排。墨色与花笺的背景相和谐,使古雅之气跃然纸上。没有表面的形式,却处处讲究,恰是最好的形式表达。

  以上是我此件作品的创作过程,值得自我表扬的是,我的创作心态一直是比较好的,认真写好作品,把自己的状态和水平发挥出来,不去想其他的东西,至于能否获奖、入展那是评委们的事了。


局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