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的那些大忽悠

 daimatsu 2015-11-16




历史上从来不乏能言善谈的人,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如簧巧舌,或把君王忽悠得言听计从、或把敌国忽悠得不敢妄动。有时以一己之力便可以使天下太平,有时却也可以挑起两国纷争;有的人可以凭着自己的“忽悠”保全自身,有的人却死在了自己的“忽悠”之下。





烛之武


烛之武是春秋时期郑国人。郑国是个小国,秦晋联军攻打它时,他自然抵抗不住,只能凭借外交手段保全国家。烛之武临危受命,去游说秦穆公退军。在秦军中,烛之武充分展示了他的“忽悠”才华,他处处为秦国的利益考虑,声称攻打郑国对秦国不利,并表示愿意做秦国在东方的联络国,最终“忽悠”的秦穆公撤军,并且与郑国订立了盟约。晋文公看到秦国退军,就也退军了。烛之武就这样凭借着自己出色的外交才华救了郑国。





苏秦


苏秦是纵横家的代表人物,战国时期,他凭借着自己出色的口才和外交能力“忽悠”的六国国君对他深信不疑,他也因此一人挂六国相印,联合抗秦。在六国的“合纵联盟”崩溃的时候,他依然能连蒙带骗,先后“忽悠”住了赵王、燕王和齐王,不仅保全了自己的性命,而且使自己依然在各国之间往来自如,荣华富贵不断。就算是他后来被刺身亡,临终之前依然向齐王献出奇计,“忽悠”的真凶现身,真正做到了死了还能抓到杀自己的人。苏秦的“忽悠”已经不是简单的忽悠了,上可以搅动天下,下可以保全自身,这是大智慧啊。





张仪


张仪的“忽悠”才能决不在苏秦之下,他们也并称为“战国说客双雄”。和苏秦不同的是,张仪是依靠秦国,为秦国谋利益的。他先是在秦国打败魏国之后,“忽悠”魏国退出了六国联盟,并让魏国臣事秦国。成功之后,张仪担任秦国的国相。后来齐楚联盟攻打秦国之时,张仪又前往楚国,开始“忽悠”楚怀王与齐国决裂,并答应割让六百里土地给楚国。楚怀王动心了,就与齐国断交了,去找张仪要土地时张仪说只有六里。楚怀王赔了夫人又折兵,非常的生气,可是也只好自认倒霉。后来楚怀王找机会抓到了张仪,本来想杀了张仪,可是张仪又开始了“忽悠”,并最终“忽悠”得楚怀王放了自己,这不得不说是本事。张仪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为秦国势力的扩张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徐福


徐福是个江湖术士,而江湖术士最擅长的就是忽悠了。徐福能把号称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忽悠的对自己深信不疑,就能看出徐福不是一个普通的术士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产生了对长生的强烈向往,这时徐福就走向了秦始皇。他凭借着自己高超的忽悠才华,利用秦始皇追求长生的强烈心理,编造出一个个能长生的谎言,一次次地忽悠秦始皇,而秦始皇却一直对他深信不疑。最后徐福忽悠得秦始皇给他大量的财物和各五百童男童女,他则隐匿于海外,从此消失在了历史之中。





郦食其


郦食其一直跟随刘邦征战天下,他的计谋和外交才华极其出众,不过他也是死在了外交上。在韩信攻打齐国之前,郦食其提出出使齐国争取劝降齐王,兵不血刃攻占齐国。郦食其来到齐国之后,滔滔不绝地分析了天下大势,然后给出了齐王最好的出路就是投降汉王。郦食其的“忽悠”确实是有效的,齐王思虑之后决定听从郦食其的建议聚在抵抗,开城投降,并且和郦食其一起日日喝酒作乐。可是此时韩信听说郦食其就动了动舌头就把齐国招降了,非常的生气,又怕郦食其贪功,于是率军突然袭击齐国。齐王以为郦食其背信弃义,是在忽悠自己,一气之下便把郦食其给煮了。





陆贾


陆贾是汉初著名的外交家,他能言善辩、才华出众,其“忽悠”才能丝毫不亚于战国的苏秦张仪。他在高祖和文帝时,先后两次深入南越,极尽“忽悠”之能事,兵不血刃,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两次说服南越王赵佗臣服汉朝。难怪有后世人说陆贾可能是中国历史上足以排名第一的说客。





东方朔


东方朔在民间逐渐被演义成了奇人,其实在历史上他也是一个“忽悠”高手。他先是一番“忽悠”让汉武帝把自己留在了身边,随后又通过各种各样的笑话逗得汉武帝开心不已。他放浪不羁,在朝堂之上很没有规矩,有时甚至连汉武帝都看不下去了。这时东方朔便开始了他的“忽悠”,以各种正理或歪理不仅说的自己无罪,而且总是把汉武帝逗得哈哈大笑,如此一来,汉武帝怎么还会杀他呢?有时汉武帝问他一些怪事怪物,东方朔也不知道时就编造谎言来忽悠汉武帝,汉武帝看出来后,他又立刻诡辩起来,又“忽悠”的汉武帝狂笑不止。因此,汉武帝明知东方朔经常忽悠自己,但被忽悠的很开心,反而越来越离不开东方朔。





冯小宝


冯小宝就是女皇武则天那位著名的男宠,出家后改名薛怀义。冯小宝生得好看,又机智幽默,因此武则天对他无比宠爱,甚至让他带领大军去攻打突厥。冯小宝率军到了北漠之后,在草原上转了一圈,却没有遇到任何突厥军队,冯小宝很得意,便刻石记功而还。回去后,冯小宝便开始忽悠武则天了,说自己是如何与突厥军队展开了决战,又如何取胜,过程又是如何的艰辛,把自己吹嘘得像是神勇无敌的大将军一样。武则天被“忽悠”的很高兴,重重地赏了冯小宝,加官进爵不在话下。冯小宝见成功的忽悠住了武则天,更是得意了起来。





安禄山


安禄山忽悠的本事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他是一个胡人,早年偷羊被捕后,一番“你们为何要杀壮士”的忽悠言论就让张守珪对他另眼相待,并逐渐委以重任,甚至后来得到了唐玄宗的青睐。他在唐玄宗和杨贵妃面前表现的极为忠心,忽悠的唐玄宗对他深信不疑,给了他三镇节度使的权利。以至于唐玄宗后来听到安禄山谋反之时怎么也不相信,直到一批又一批的人来报告安禄山谋反了,他才相信。安禄山对唐玄宗的忽悠之深可想而知。





沈惟敬


沈惟敬是明末一个非常能忽悠的人,他凭借着自己的忽悠制造了东亚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大骗局。万历年间,日本出兵攻打朝鲜,朝鲜向明王朝求救。因明朝当时西部也有战争,朝廷便找到了懂日语的沈惟敬出使朝鲜。沈惟敬先是忽悠得日本兵暂时不敢轻举妄动,为明朝筹集军队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之后中日便交战。在战争打得很艰难之时,两国决定和谈。沈惟敬再次成了明朝的代表人。面对日本提出的七项和约,沈惟敬一口答应了下来。回到朝廷后却忽悠说日本答应向明朝称臣。结果两国都非常高兴,却没想到都被沈惟敬这个小人给忽悠了。所以后来两国发现都上了沈惟敬的当之时,都非常生气。明朝廷便抓捕了沈惟敬,后来被斩首。



责任编辑|段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