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丽水行---夜不闭户的石仓

 七紫 2015-11-17

 
 
       对于石仓,去之前知之甚少,大致的印象是石仓源一带山民仍操闽语循闽俗,而建筑则是融合了闽派和徽派的风格,很有特点。而选择去石仓则是因为下午到四都或是大木山方向都没有车了,三都交通的不便利已经让我放弃继续探寻的念头,其他的地点似乎也好不到哪。去松阳各处基本上的标配是每天早午两班,更有甚者像到潘坑这样的地方还没有车。相比之下,石仓要好得多,每天的车次有七八趟,最迟的到十六点半,算是很方便的线路了。

 
 
石仓是松阳力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但是知名度很低(即使在华东地区来说),当然整个松阳或是更大的丽水地区都是这样,不为外人所知。交通是一方面,推介也是一方面。我们去的路上只有我和老蒋是路人。25公里的路程不算远,车程却要40多分钟。坐的是去下宅街的车,到下排茶下,这些都是陌生的地名,生怕弄错了。实际上整个石仓民居是个群落,不是一个点,包括了上下排茶村、后宅、蔡宅、下宅街、山边村。当然了,这也是在当地走过后才知道的。
 
 
到了石仓,却发现和我以前旅行的经验有很大出入。地方是没有走错,一下车能看到有块石仓乡土建筑的石碑,点明了所在的地点。眼前是一方荷塘,秋意有些肃杀,残叶凋落着。荷塘的那边则是一幢古宅,两旁是白墙黑瓦马头墙,中间门庭却年代久远色已斑黄,再更边的地方零着几户黄泥土屋。难道这就是石仓的全部亦或是精华?在我心里勾画的石仓应该是和黟县的关麓有些相似,团团的民居围在一起,确切的说,应该像土楼的某种翻版才对,而不是这样孤零零的。
 
 
走近些,看的更清楚。那大大的老宅门楼题匾上款为“宝田”,下款为“威凤祥麟”。又称“乐善堂”建于清道光年间,是阙天贵第四子阙德琏大屋。这里不得不说说石仓阙姓的历史,这对石仓更容易了解。
 
 
 

松阳石仓的阙姓,都是福建省上杭县阙氏四世阙志亮的后裔,从明永乐年间至清代乾隆年间,历时300多年分期分批迁入。阙盛宗一支于乾隆四年迁入,其为上茶排、下茶排和山边等几个村落的始祖。阙盛宗有三子一女,长子其春,次子日春,幼子其兴。其兴从小胸有大志,读书聪明过人,兄弟仨初时在石仓硐坑搭棚安身,专做洗铁砂的生意。仅用了五年的时间,就在茶排水井头建起了一幢大宅,堂号为“余庆堂”,后改名阙氏家祠。阙其兴有四子,长子天有,次子天贵及天培、天开,四兄弟在石仓一带很有影响。他们又共有十五个儿子,十五个儿子都是工商业的经营能手,巨额的财富积累使他们有条件完成客家人文化理念——建筑华丽大屋。从乾隆五十五年(1790)天有、天开二兄弟建造九厅十八井余庆堂开始,到咸丰元年(1851)的61年之间,茶排的阙氏家族共建造了十七幢大屋。这也就是我们游览的石仓乡土建筑群来历。

石仓曾分九个生产队,下茶排是第七生产队,后来生产队都恢复了原村名,但下茶排仍被村民习惯性地叫做“七村”。按《松阳地名志》记载:因附近山源盛产油茶籽,油茶树排列成行,此村处茶排下方,故名下茶排。 在七村建造华屋的以阙天贵和阙天培家族为主,除天培的二儿子德瑨在外大阴村洗砂没有建屋外,阙氏天字辈四兄弟和德字辈中十四个男丁均建有自己的华宅,现存有敦睦堂、福善堂、宝香堂、乐善堂、怀德堂、德为福基……共10幢规模庞大的古宅。
 
 
 
 
 
 分布在石仓各村的老宅
 
“余庆堂”通面阔74亩,进深40米,四重大门,两个厢门,9座厅堂、18个天井、129个房间,31副楼梯,552根柱子,最多时住着290多口族人。

石仓老宅的结构和徽派建筑的区别还是明显的,虽没有徽州老宅的高墙防护,但进了门楼却发现进去还要侧拐,有明显的阻挡意图。原有的门楼从外面看是华丽的装饰,对内则是一层屏障。乐善堂共二进九开间,各进中轴线对称布局,初看和其他的清代建筑区别不大。我们还背着背包,不是适宜静心参观的状态,首要的是先把住处安顿下来。问主人附近有没有住的地方,说是附近有,便说好回头再来参观。

沿着向上的路不多远便有一家客栈,不料门却是锁着的,可见外来人少。电话也未接,又问人,说往上面十分钟也有住的地方,那就继续吧。好在路边景致不错,石仓溪自上而下湍流不息,有山有水,风景秀丽。也有辆旅游大巴停在路边,不是来游的,几个象是美院的老师们,亦或是画家支着画架正在创作。走了十来分钟,仍未见客栈,再继续倒是看到六村的牌子,原来已经到了上排茶,想不到两个村之间的距离还很近。又问人,也说上面十分钟有住的地方,真是有些崩溃。老蒋解嘲道“怕不是整个这里人都在忽悠我们两个吧”。说归说,走还是要走的,两旁时不时会看到老宅,知道还没有走出石仓范围。只是这路上少吃少住,还是很出乎意料的。
 
 
 再次走到这,画画的人与车已经离开了。
 

六村有个大礼堂,正在咿呀咿呀的唱着戏,我也凑热闹进去。里面满满的坐着人,男女老少都有,看来石仓这里的人们对戏曲还是很喜爱的。我倒是挺喜欢这热热闹闹的范围。不过听不懂,还是闪退出来,只见这老蒋已大步流星走远。
  
 
 
 
 
还得问人,否则心里没谱。一位大姐指着路上面说十分钟就有了。居然还要十分钟, 我们笑说一路都几个十分钟了。大姐说你们走得快五六分钟就差不多了。看来这次是实了,果不其然,终于见到了,总算是有了着落。门是大开着,摩托车上还插着钥匙,进去喊了两嗓子,居然没人应答,路过的说可能是看戏去了。这戏也不知道唱到哪一出,什么时候结束,打个电话吧,接了,问我们在哪,说在你家门口呢。却见三楼窗子打开,女主人说“你们上来吧”。

女主人在睡觉,我们很不好意思将她叫醒了。她家并不是专门的旅馆,只是开着几间棋牌室,兼营着住宿,条件一般,80一间,也没办法挑选,可以说是独门经营,价格还算公道的。只是门锁不行,女主人看看说,不锁也没关系的,我们这没什么人。问晚上能不能在她这吃,说上面有饭店,可以去那。女主人还说,“村里在唱戏,你们要看可以骑摩托车去。”,这下真该我们吃惊了,两个陌生人来住宿,既未交押金,也没登记身份信息,就放心的将摩托车交付给我们,人与人之间太信任了,反而让我们觉得太突兀,不禁感慨,此地人心古道。
 
 
 古朴与厚重,尖角处有更强的视觉感。
 
 《松阳县志》中有这么一段字:“石仓阙氏有一支代代相传的泥水匠、木匠、石匠队伍,技艺精湛,名噪一时。石仓工匠在清至民国时期走南闯北营造官署、宗祠、庙宇、民宅,足迹遍及福建、江西、皖南等地。”这些见多识广的石仓工匠带回了经典的建筑样式,吸取各派建筑精华,建筑在他们的手中一点一点地发生变化,完成了蜕变,石仓古建筑既不是徽派,也不是闽派,却又集中呈现出具有各派风采。
 
 
 
 
 
安置好,可以安心走走了。我们对建筑艺术既不专,也不博。只是喜欢欣赏这些平常不容易见着的风景。在石仓的好处是这些老宅你都可以进去走走,人们依旧生活在里面 。对于外来者,他们也不排斥,甚至有的还很热情,尤其是些老年人,他们喜欢告诉你老宅的历史,喜欢和你聊天,也愿意你在他家随处走动,我们走过的老宅有的同时住有六七位七八十的老人。和大多数农村一样,不少年轻人出去了,老人,老房子在一起愈发显得寂寞。
 
 
 
 
 
每幢老宅都有堂号,都有鹅卵石铺就的天井、暗沉的木柱木墙,都住着人。老木屋如果不住人的话就很容易坏,住在里面的话也并不舒服 。多数老屋的二楼都是空置的,只有逢年过节,人多的时候,老人会整理整理,暂时住上面。老屋的价值大家都知道,但是维护好也是不小的开销,如果财力不够的话或许只能任其败落,好在现在政府有财政支持才可以较好的保护。
 
 虽然没办法和徽商的雄厚财力相比,但雕刻精美一样不含糊。
 
 
 
 走累了,到上面饭馆弄些吃的。这上边实际上又是一个村落,叫下宅街。再回到住处,老板娘看戏去了,门依然大开着,摩托车钥匙也还是挂着,整个房子还就我们两人。经过来回走动终于对石仓的地理全明白了。整个石仓是沿着石仓溪而建,几个村落都是沿着直线分布,也无岔路。到了天黑,鲜有车辆路过。因为大多是阙姓,同一宗族,治安也好,所以人们或是习惯这样夜不闭户了。外面广播站的喇叭播放着,倒愈发显得这里村庄的宁静了。

夜里忽然下起了雨,其实也不意外,天气预报本来就有雨,感觉温度降下来了。

天刚亮,起来走走,到了阳台,意想不到的看到远处的云海,心情一下子愉悦起来,想着早晚临黑未去的廊桥,满心欢喜的去看看。门还是开着的,车也依旧,难得有夜不闭户的地方。
 
 
 这感觉不像在石仓了。

 
 
  
 
 
 
 
 
初入石仓,感觉有些不值,那是因为在这条线上最初只看到了一个点,当全部连起来后才发现,风景这边独好。石仓溪就如同串绳将溪两岸的老宅串了起来,这溪,这宅,还有远山,整个成为一片风景。而独特的地理交通不仅完好的保留了客家民族风情,更有着夜不闭户的淳朴民风。不仅仅是值得去,更能让人回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