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本正经】如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思辨能力

 逍遥李X 2015-11-17


1990年,德尔斐项目组(The Delphi Project)在《德尔斐报告》中对批判性思维能力(或曰思辨能力)进行了如下定义:


我们把批判性思维能力理解为有目的、自我调节的判断,它是对证据类、概念类、方法类、标准类或背景类考虑因素的阐释、分析、评价、推理与解释。


批判性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探究工具。一个具有思辨能力的理想的思考者习惯于勤学好问、博闻多识、相信理性、心胸开阔、灵活应变,在作出评价时保持公正、在面对个人偏见时保持诚实、在作出判断时保持谨慎、愿意重新考虑、面对问题头脑清晰、处理复杂事务井井有条、勤于搜寻相关信息、选择标准时理由充分、探究问题时专注目标、持之以恒地追求所探究的问题与条件许可的尽可能精确的结果。


因此,培养具有思辨能力的思考者就意味着为此理想而奋斗。它把思辨能力的开发与上述品质的培养结合起来,因此不断产出有用的真知灼见,这也正是一个理性和民主社会的基础。



简言之,思辨能力包括分析、综合、评价、创造等高阶认知技能(cognitive skills)以及开放(open-mindedness)、自信(self-confidence)、探究精神 (inquisitiveness)等十种情感特质(affective dispositions)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最新发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送审稿)中,针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提出基础、提高、发展三个阶段目标,其中发展目标阅读理解能力是这样表述的:


能读懂有一定难度的文章,理解主旨大意及细节;能比较顺利地阅读公开发表的英语报刊上的文章,以及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英语文献和资料,较好地理解其中的逻辑结构和隐含意义等;能对不同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能恰当地运用阅读技巧。


结合前述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定义,不难看出,思辨能力的培养业已成为阅读教学在发展阶段的目标之一语言不仅是信息交流的手段、文化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学习与思辨之间具有内在统一性。“大学英语”作为受众多、覆盖广的基础语言课程,理应担当起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任,在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同时兼顾思辨能力培养。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读以明己”(read and know),更要引导他们“读以察世”(read and reason)“读以启思”(read and question)“读以言志”(read and create)


《德尔菲报告》所定义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启发我们从认知技能和情感特质两个维度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对此方法的应用,以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9月最新推出的《新大学英语思辨阅读》一书为例:


1. Theme Starter

活动设计:

问卷调查、报告展示、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情景对话等

目的:

  • 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世界的知识”(knowledge of the world)、语言知识以及交际策略等

  • 激发学生求问、求学、求思的兴趣和好奇心

  • 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应用能力

  • 培养思辨能力中的情感特质


在Unit 1 Innies and Outties中,我们设计了如下两个活动,以达到上述目标:



2. Critical thinking focus

此部分为单元重点。其中:

Activity I Enhance your skill:系统学习核心思辨技能,如:什么是思辨、假设、问题、结论、论证、驳论、谬误;如何判断虚假统计数字;如何查证论据来源等技能:

  • Identify arguments, counter-arguments

  • Locate the thesis of an argument

  • Summarize accurately an argument

  • Locate the assumptions, stated/unstated

……


在Unit 1中,该部分提纲挈领地向学生介绍了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以及怀疑精神和背景调查对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以此将学生带入到批判性阅读的情境之中。


Activity II Employ your skill:旨在引导学生利用单元内所涉及的思辨的核心技能来解决正课文中的问题,帮助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和“知识内化”,培养其找问题、提假设、探原因的能力。

如在Unit 1中,可以通过如下问题来操练背景调查的批判性思维技巧


3. Thinking Critically

这部分围绕主课文从思辨角度提出问题,供学生分析、讨论、评价。

如Unit 6 Social Media: Friend or Foe中,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仅以几问为例,以飨读者


4. Self-reflection

希望学生不仅能就不同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更要对单元主题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甚至能将从阅读中所获得的信息加以创造性整合。此外,为了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让学生边读书边提问,并就其中的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有效的研究。


5. Fast Reading

与学生们耳熟能详的阅读试题不同,该部分旨在培养思辨能力中的“开放性”“包容性”等情感特质。为此,我们选择了两篇与单元主题相关但观点相异、立场不同的文章。一方面,让学生体会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之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审视并包容不同的声音;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在因差异所形成的张力中,持续进行脑力震荡,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此外,学生还可通过这两篇文章,继续自主地、系统地操练有关思辨技巧。



总而言之,《大学英语教学指南》(送审稿)的出台和即将落地为我们在大学英语阅读课上进行思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契机和强大导航。我们可以依据《德尔菲报告》所定义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认知技能和情感特质两个维度,借助大学英语阅读课程的环境,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作 者


王一普: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简 悦: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教研室主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