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0年XX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要点

 昵称18013803 2015-11-17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要实现全省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确定的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必须进一步明确2010年工业经济运行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具体措施。

一、工作思路

2010年全省工业经济运行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坚定不移实施新型工业化核心战略,继续大力推进“十百千亿工程”,围绕三年强攻工业总体目标,切实抓好工业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分析、预警,抓好优势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县(市、区)、重点园区和省级产业基地,千方百计保持工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为全省经济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多做贡献。

二、预期目标

(一)全省总体目标

2010年全省工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确保2800亿元,比上年增长18%,力争增长20%以上;主营业务收入11000亿元以上,增长20%;利税总额1000亿元以上,增长20%;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高10个百分点;工业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

 

 

(二)设区市分解目标

 

工业增加值

(亿元)

主营业务收入

(亿元)

利税总额

(亿元)

南昌市

680

2350

205

景德镇市

160

520

32

萍乡市

230

935

150

九江市

330

1280

135

新余市

280

1000

75

鹰潭市

150

1100

75

赣州市

300

1050

100

吉安市

240

830

95

宜春市

300

1000

120

抚州市

160

618

39

上饶市

265

950

73

(三)工业园区预期目标

2010年,全省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400亿元,比上年增长25%;工业增加值达到2600亿元,增长25%;利税总额达到785亿元,增长25%。

(四)产业基地预期目标

2010年,全省省级产业基地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400亿元,利税总额达到220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产业基地5个以上;力争再有1-2个进入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行列。

三、工作措施

围绕以上各项目标的实现,着力抓好七方面工作:

(一)继续抓好“十百千亿工程”的协调推进。对产业经济“十百千亿工程”名单、目标进行动态调整,定期调度、分析、通报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有色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2000亿元,力争新增钢铁、食品、石化3个过千亿元产业。

(二)着力抓好100户重点企业。强化对重点企业的扶持,优先协调解决重点企业生产经营中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营造全社会支持企业做强做大的氛围,进一步形成支持重点企业发展的合力;围绕提升工业效益水平,扎实开展扭亏增盈工作,重点跟踪监测盈利大户、亏损大户,督促盈利大户多生产多盈利,一厂一策帮助亏损大户减亏扭亏。力争重点企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800亿元,利税380亿元。

(三)着力抓好30个重点园区。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通过对园区的考核奖励和省级产业基地认定,引导园区不断提高集约发展水平。加强对全省30个重点工业园区的调度分析和动态管理,进一步强化服务指导,力争重点工业园区全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300亿元,利税480亿元。

(四)着力抓好30个重点工业县(市、区)。加强对全省30重点县(市、区)的调度分析,对重点县(市、区)工业发展和有市场、有发展前景的项目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引导帮扶,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服务、重点扶持,推动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继续做好县区工业年度考核奖励,充分调动和发挥各县区发展壮大工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力争重点县(市、区)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600亿元,利税630亿元。

(五)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监测质量针对新情况,积极探索运行监测新方法,提高运行监测质量。定期分析通报全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定期对目标完成进度进行督查。围绕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重点县(市、区)、重点产品,确立关键监测点,建立“点、线、面”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经济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新趋势,增强运行调控的前瞻性。突出做好精细化调度,加强对用电、运输、税收、市场等情况的相关分析,对各个监测层次按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分类调度。

(六)加大力度培植省级产业基地。对《XX省省级产业基地认定办法(试行)》进行修订、完善,进一步提高认定扶持工作的科学性和操作性;进一步加强对省级产业基地的调度分析;继续抓好已申报产业基地的调研、评估和认定工作;依托我委工作职责,研究制定支持省级产业基地发展的意见;积极帮助条件成熟的省级产业基地申报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建立工业行业专家咨询库,邀请专家参与产业基地的评估、认定、指导工作协调解决产业基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大省级产业基地的宣传力度搭建省级产业基地招商平台,加强对外推介。

(七)不断提升运输协调水平。进一步拓展运输协调服务面,对重点企业、重点园区、重点县(市、区)的运输需求给予重点确保。积极做好重点企业原燃料调入和产品运出的运输协调,确保重点企业、重点物资请求车满足率不低于95%,全社会请求车满足率不低于90%。大力推进工业物流优化,开展工业企业物流试点,完善重点物流企业联系制度。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省级物流示范园区的评审和认定,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工业园区物流发展。积极推进海铁联运发展,开辟我省大宗进口工业原材料运输新通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