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姚体”春秋

 作草馆 2015-11-17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汉字印刷字体设计的一个高峰。除了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北京新华字模厂等大型机构以外,还有一些个人以极大的毅力从事新字体设计,其中最突出的成果是两款以个人姓氏命名的标题字体——“牟体”和“姚体”。“牟体”的设计者是时任《甘肃日报》美术编辑的牟紫东,有长型和扁型两种,由于被《人民日报》所采用而备受关注。而“姚体”的设计者是《解放日报》高级技工姚志良,这款硬朗、清秀的字型一面世就好评如潮,至今仍经久不衰。



姚志良和《解放日报》的新址大楼内陈列的“姚体”.


姚志良的父亲是《申报》的刻字工,父亲去世后,他在15岁时进《申报》开始刻字生涯。虽然没有得到父亲的言传身教,但也算子承父业,很快独当一面。上海解放后,《申报》被《解放日报》接管,姚志良也随报馆员工一起转入了《解放日报》。姚志良很想为《解放日报》增添一份力量,于是萌发了通过创制新字体来美化版面的念头。他从1957年开始构思,花了一年多的时间,镌刻完成一套大号新字体。经《解放日报》印刷厂党支部书记胡子衡提议,新字体被正式命名为“姚体”。“姚体”受到了报社领导的高度肯定,原定10月1日交付使用,向国庆献礼。但实际上由于急于让“姚体”与读者见面,在国庆之前的副刊上已经开始使用了。



1958年,《解放日报》印刷厂刻字工姚志良创刻“姚体”.铅印.


“姚体”在宋体的基本骨架之上融合了黑体和仿宋体的特点,采取更为简洁概括的笔画形态。整体字型清秀瘦长,端庄正气,呈现出非常鲜明的“美术字”风格。在当时仅有“宋、黑、楷、仿宋”等少数字型的情况下,“姚体”的问世打破了传统标题字的陈旧格局,各地报社同行纷纷来电来函要求采购、学习。为满足生产要求,后转给上海字模一厂专门生产。


“姚体”的初创过程和当时通常采用的工序截然不同。姚志良将“设计、绘写、填墨、镌刻”的步骤皆熔铸于一人一刀一划之中,直接徒手在铅块上刻出所有字种。依托于扎实的刻字基本功,这种做法缩短了创字流程,也使“姚体”具有了强烈的个性风貌。“姚体”兼具清秀雅致和稳直硬朗的观感,与设计者本人的样貌、个性几乎如出一辙,确实可以说是“字如其人”。



姚志良设计的'新颖字体'.


创制字体在铅字时代是一项成本很高也非常艰苦的事业。“姚体”的成功是姚志良不问报酬的执著工作所得,也离不开所在单位的鼎力支持。当这种支持逐渐淡化之后,设计者的心血便无处安置。姚志良在1980年还曾创制成功另一套粗黑宋风格的“新颖字体”(当时的暂用名)及多种新宋体,却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以应用。设计者对字体事业的热情显然因此受挫,他甚至都未予回应日本森泽字体设计竞赛对“姚体”发出的参赛邀请。姚志良后来主动要求调岗,移情篆刻、书法,再未涉足字体设计,直至92年退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