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湘妃竹扇怎么看

 知者众乐乐 2015-11-18


湘妃竹扇是近年来在藏品市场上颇出风头的文玩。??一副湘妃竹扇骨,动辄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也不稀罕,其价堪比黄金。因升值潜力巨大,许多藏家对湘妃竹的投资和收藏前景都是一片看好。


  湘妃竹又名“泪竹”或“斑竹”,是产于湘闽等地的竹子名品。相传,上古帝王唐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了虞舜,后来虞舜在南巡途中死于苍梧之野,娥皇、女英思念虞舜,伤心痛哭,泪沾湘江之畔的竹子,竹尽染斑,遂有了湘妃竹。当然,这只是神话传说,湘妃竹上的斑点其实是竹子受真菌腐蚀导致。由于在竹笋初发的时候,真菌随之侵蚀,由此产生质变,形成状似斑斑泪痕的花纹,成为一种随变生趣的天然风致。


  因产量稀少,湘妃竹很早就被用于制作各种工艺品,如折扇、笔杆、笛子、竹帘、搁放书籍的插架,是文人们于斋窗下切磋攻文、林下逍遥娱老的雅玩。北宋陶谷的《清异录?文用》:“宝相枝,斑竹笔管也,花点匀密,纹如兔毫。”在这一时期,用湘妃竹制成的毛笔,就已是供文人欣赏的掌中清玩。到了清代,以湘妃竹制成的扇骨,更是官宦士人竞相罗致的珍玩,其上品与黄金等值,有“一两黄金一两竹”之说。而如今,最受藏家追捧的是产于湖南九嶷山境内的红湘妃竹,竹上均匀铺洒红褐色的斑痕,迹似泪珠,形如烟霞,疏密得宜,韵味隽永,是制作艺术品的上佳质材。



 

 但是,同所有价高而稀少的藏品一样,红湘妃竹也有不少赝品。从清末开始,就有人在普通竹子上手绘出红色的纹晕,或者用火烙烫出斑痕,充当红湘妃竹牟利。


  因而,辨别红湘妃竹的真伪,除了要仔细辨认竹上纹晕是否为自然形成,是否带有人工的痕迹,用手触摸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若是摸上去纹晕有浮凸的手感,则为真品;若是凹陷,则为人工烙烫的无疑。再者,红湘妃竹的生长较慢,竹管大都较细,劈成两爿后,用于制作折扇的大骨刚好合宜,所以用红湘妃竹制成的扇骨内侧,大都会有一个浅浅的自然弧形。若是赝品则无。


  此外还有一种来自缅甸的湘妃竹,俗称“草湘妃”,外观与红湘妃竹颇为相似,竹上也有红褐色的斑点,以之制成的扇骨,具有不小的迷惑性。但若是将两者仔细比较,“草湘妃”的色彩偏暗,光泽偏沉,斑纹也不够灵动,略显呆板,底色亦没有红湘妃竹那么鲜艳,那么油光温润。而且最主要的是,“草湘妃”的产量很大,经济价值和收藏价值都比较低,与红湘妃竹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新入门的藏家在这方面要非常注意,在选购扇骨时一定要多作比较。





张大千画扇,曾拍卖700多万.








资料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