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欢迎的传统中医公号 最具人气的中医养生社群」 中医经典 | 养生之道 | 膳食调理 | 国学文化 小儿遗尿俗称尿床,是指3岁以上的孩子在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发病与元气不足,肺、脾、肾功能失调有关。 3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脑髓未充、智力未健、或正常排尿习惯尚未养成,而产生遗尿者不属病态。有的学龄期因白天嬉戏过度,夜晚熟睡不醒,偶有遗尿均非病态。本证病延日久,会影响小儿身心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故应及早治疗。 肾气不足,下元虚冷为遗尿的主要病因,多由先天不足引起。如早产、双胎、胎怯、胎弱、脏腑及脊骨发育未全,神气未充,都能影响肾气固摄,致使膀胱失约而成遗尿。 脾肺气虚亦可引起遗尿,多由后天不足引起。如素体虚弱、屡患咳喘泻利。或大病之后肺脾俱虚,肺经治节不行、脾气下陷、三焦气化失司,则膀胱失约津液不藏而成遗尿。然而心经郁热引起遗尿者也屡见不鲜。 临床表现睡中遗尿,一夜1至数次,小便清长,每遇白天疲劳或天气寒冷时遗尿加重,面色白,精神不振,头晕乏力,肢冷恶寒,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或少苔,脉沉迟。 多发于病后睡中遗尿,频而量少,面色白,神疲气短,自汗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易反复感冒咳喘,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睡中遗尿,小便臊臭,色黄量少,情性急躁,目赤面红,口唇色红,口渴喜饮,大便干燥或粘腻不爽,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清心利尿,泻火醒神治遗尿小儿本为心火旺盛之体,加之所欲不随或嗜食炙煿之品郁久化热,热邪上蒸,心火愈旺;又因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旺盛下移小肠致使膀胱失约,影响三焦水道的正常通利,迫注膀胱而成遗尿,临床辨证属实证范畴。 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原则:调理脏腑,固肾缩泉。 手法处方:补脾经,补肺经,补肾经,运内八卦,捣小天心,揉脐,揉关元,推上七节骨,揉三阴交,按揉百会。 方义: 补肾经,揉关元,揉脐。
推上七节骨——温补肾气,固涩下元。 补肺经、补脾经——补益脾肺,通调水道。 揉三阴交——疏理下焦,通理水道。 按揉百会、捣小天心——清脑醒神,助小儿在睡眠中控制排便,按揉百会还能温阳升提。 运内八卦——调理气机,疏通三焦,兼能调和诸手法的作用。 加减治疗 下元虚寒型:加推三关,揉外劳宫以温阳散寒,固肾缩泉。 脾肺气虚型:加揉肺俞,按揉足三里,捏脊以健脾补肺疏通水道。 肝经湿热型:加平肝经,清心经,清天河水,清大肠,将补脾经改为调脾经以清肝解郁,化湿泻热。 日常调理晚饭要清淡,少吃流质食物,晚饭后尽量少饮水。 下午4点以后不宜过度疲劳,避免受各种刺激(过度兴奋或恐惧等)。 夜间以侧卧入睡为佳,家长应定时叫醒患儿排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