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玉田”亦曾称“蓝田”

 锺村老人 2015-11-18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史湘云咏白海棠诗句“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周汝昌先生考证研究后在《长安·种玉及其他》一文中指出:“‘种玉’的典,不出在秦地蓝田,正出在燕山京东”,“它的来历是京东玉田县,而不是长安种玉的事”。

“‘种玉’,充分说明了曹雪芹喜用的是‘老根’故籍丰润的典故(古人种玉处所在的麻山距丰润仅50里)。”

先生在他的论述中,还有这样一层意思,即曹雪芹在为史湘云设计的诗句中用产玉的蓝田,代指他“老根”有种玉典故的玉田。可是,近期查阅资料,又发现了更进一步的内容:曹雪芹不是用秦地蓝田代指京东玉田,京东的玉田县历史上就曾有过蓝田这样的代称。

1993106,丰润县政协主席宣玉荣阅《丰润县志》,见第十卷二十六页王仲槐撰《改置浭阳书院碑文》,开头即称:“闰州左控孤竹,右接蓝田,枕燕山、环浭水……”经查,闰州,系元代丰润及附近地域的行政管理单位,驻地即今丰润县城。孤竹,是商代北方小国。国都在丰润城东北约130里的卢龙。王仲槐说“闰州左控孤竹”,当然“右接”之“蓝田”就是丰润西面毗邻的玉田县了。

1993118,丰润县政协副主席刘继堂又率张国才同志及笔者赴玉田县县志办查阅了清光绪十年版《玉田县志》。上载:“陀头山,城西北十五里,山腰有寺,下有三泉,其色蔚蓝,为蓝泉河源……”“蓝泉河亦名唐水”、“即旧志八景之一:唐水涌蓝。”蓝泉河“流经彩亭桥、渠河头,合螺山水,如范以堤。又西南至杨家套,与光辉河汇入蓟运河……”两岸用蓝泉河水灌田,可见蓝田之称由此而得。

1994年春,宣玉荣同志又通过丰润县档案局从玉田县档案局借得清乾隆二十一年版《玉田县志》,上面记载当时文人咏诵县内山川诗作,有六七首谈到“蓝田”,其中收入的丰润曹氏十三世曹鼎望五律《游楸子峪》写道:

金风清紫塞,携手出蓝田。

曲经盘山脚,禅房踞岭巅。

阴森冥万象,高旷接诸天。

最羡林中衲,松风抱月眠。

玉田县人用蓝泉河水浇灌两岸稻田的时间始于清康熙年,曹鼎望写《游楸子峪》诗及《玉田县志》所收的其他有关“蓝田”诗,也是清康熙到乾隆年间。《丰润县志》所载的《改置浭阳书院碑文》,撰写者王仲槐是清道光七年的丰润知县。可见这期间“蓝田”这一富有传奇色彩的风物景观,在附近群众中很是脍炙人口。

曹雪芹生活正在这段时期之中,他对祖籍老家周围的情况极熟悉(大量资料可以佐证曹雪芹青少时在丰润有过相当长时间的生活),于是他巧妙地把蓝田和古人种玉两个相距10多里,都与县名相关紧切的风物和典故结合在一起,写入了他的著作,成为小说原本结局的“伏线”。

说到底,还是先生所论道破根基,竟与地方史志奇巧相合,揭明了这个难解之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