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解析食道癌的相关知识

 负鹏载舟 2015-11-18

中医解析食道癌的相关知识

来源:寻医问药社区 时间:2012-10-15 发布者:中纬度 

食道癌在现代社会中已广为人知,其发病率也呈直线上升。但身为咽喉要道,为何会出现癌变的问题,往往让人不知所措。“食道癌”是现代名词,那么古代发生这个病症叫什么呢?后经人发现,古代文献所描述的"噎嗝"与食道癌十分相似。下面是从中医的角度解析食道癌:

中医治疗疾病讲究辨证治疗,中医学认为食道癌的形成以内虚为本,脾胃气虚、七情所伤而引起的人体内部环境的失衡为外邪的入侵提供了条件。

一方面七情所伤,噎嗝与情志异常存在相当密切的关系。

《诸病源候论》有"忧恚则气结;气结则不宣流,使噎,噎者,塞不通也"的论述;明朝李中梓提出"忧思悲恚则脾胃受伤,津液渐耗,郁气生痰,痰塞不通,气则上而不下,妨碍道路,饮食难进,噎塞由成也";《医统》认为:"膈噎始因酒色过度,继以七情所伤"

另一方面痰瘀内结,不同原因所导致的痰浊、瘀血内阻于食道是形成噎嗝的重要原因之一。

明徐灵胎认为"噎嗝之证必有瘀血,顽痰逆气,阻隔胃气";清代杨素园指出:"食管中系有形之物阻扼其间,而非无故狭隘也明矣";《明医指掌》称:"膈病多起于忧郁,忧郁则气结于胸臆而生痰,久则痰结成块,胶于上焦,道路狭窄,不能宽畅,饮则可入,食则难入,而病已成矣"。

与饮食失节也有一定的关系,中医文献论述了噎嗝与不良饮食习惯的关系。

如朱丹溪认为:"夫气之为病或饮食不谨,内伤七情或食味过厚,偏助阳气,积成膈热";喻昌在《医门法律》中指出"过饮滚酒,多成膈证,人皆知之";宋代严用和则认为"饮酒有节度,七情不伤,阴阳平衡,气顺痰下,噎嗝之疾无由作"。

还有一方面原因是脏腑亏虚,人体的脏腑虚弱、气血亏损也是诱发噎嗝证的重要原因。

朱丹溪认为:"噎嗝反胃各虽不同,病出一体,多由气血虚弱而成";赵献可论膈证时指出:"惟年高者有之,少无噎嗝反胃者";明代张景岳认为精血不足与噎嗝形成密切相关:"噎嗝一证,必以忧愁,思虑、积劳,积郁或酒色过度,伤阴而成,……伤阴则阴血枯涸,气不行则噎嗝病于上,精血枯涸则燥结病于下。"

综上所述,治疗时最好采用中医、生物免疫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既可以对患者形成有效的治疗,又不会对患者身体造成损伤,还可以从整体上对患者的身体进行调理,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加强患者自身的抗病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生活质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