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时代,柔性显示、可穿戴产品将大行其道,轻薄、柔性的新材料石墨烯也将大放异彩。不过,在石墨烯的热潮之下,常州二维碳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833608.SZ,下称“二维碳素”)总裁金虎11月17日在深圳“高交会”期间、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冷静地表示,中国石墨烯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化的重点在于找到新应用。 “石墨烯行业刚起步,机遇无限,但需要心平气和去做。”金虎说,石墨烯是一种新材料,如果没说清应用方向就没有实现产业化的可能性。金融市场对石墨烯有很高期望,但大家还是要给石墨烯企业时间,让它们能够静下心来做。 再次发力移动端市场 金虎2011年创立二维碳素,2012年1月率先发布世界首款石墨烯电容式触摸屏,确立了石墨烯薄膜的首个产业化应用方向。“我们花了三年时间,2014年才开始有销售收入,今年销售收入已经过千万元。” 11月17日,二维碳素与深圳贝特莱电子公司联合发布“石墨烯Z-Touch压力触控传感器”。金虎解释说,二维碳素这次发布的实质上是石墨烯压力传感器,贝莱特用它做成可读取石墨烯压力传感器数据的芯片。 由于石墨烯轻薄、柔性、灵敏度高的特点,因此石墨烯压力传感器适用于各种智能可穿戴设备。做智能手表的深圳金康特公司,17日就与贝莱特签订了3D触控芯片的采购协议。 通过压力传感器,同样一个键,压力不同,显示功能也不同,这使手机、手表的触摸屏从二维变为三维,即所谓的3D-Touch,这使交互信息量增多,从而可以获得新的用户体验。金虎乐观预期,石墨烯压力传感器的市场,有望达到一年十亿元的规模。 不要务虚的高大上 回顾创业历程,金虎认为,二维碳素发展得还算比较快,除了做材料制备,应用开发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他透露,二维碳素目前有40多人的应用开发团队,覆盖10多个专业。 石墨烯压力传感器,这个产品二维碳素最早想做的是“电子皮肤”,让机器人(81.170, -3.63, -4.28%)也获得人体的皮肤感应。“所以,我们不是追求技术最先进,而是做有市场需求的研发。”金虎说。 外界把石墨烯看得很高大上,但金虎提醒说,现在很多新闻报道的数据是来自于实验室的理论推导,这些数据有可能会让各界产生对石墨烯的误解。石墨烯是有未来的新材料,但它的产业化不会一蹴而就,需要同行一起努力才能实现。 所以,二维碳素希望让石墨烯材料进入每个人的生活。他举例说,“苹果6S手机应用了3D-Touch技术,我们已形成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3D-Touch解决方案,这将可以应用于多种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包括手机、手环、护腕、衣服、腰带、鞋等。” 最大对手是三星
金虎认为,三星有庞大的产业链,这是它的优势,当然由于躯体庞大,一旦一款产品失败,其资本市场的损失会大于那款产品的损失,所以这也使三星不敢放手去“试错”。 二维碳素注重知识产权保护,至今已积累了200项专利,并且主要依托中国市场。 前不久,华为在英国布局了石墨烯研发项目,会不会也将是一个强大的潜在对手?金虎认为不会。因为华为想做的是石墨烯芯片,其对手是IBM,以及几万万亿元的硅芯片市场,华为将有更大的压力。但如果能做起来,原来的硅芯片产业链将面临何去何从的问题。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