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家朱琳作品

 画家朱琳作品 2015-11-18

一花一鸟,妙得其真

  初次拜访朱琳,但见他五十开外年纪,中等身材,圆脸庞,脑后一根小辫,颌下一绺胡须,走路爱背着手,一副很和气的样子。朱琳是扬州人,虽已在河北生活多年,可一口乡音还是告诉我们他是来自于那个钟灵毓秀的地方。如同点兵需要战场,跳舞需要舞台,一个画家,要有个合适的地方挥洒画笔。朱琳家中最显眼的就要属他的画案了。画案极大,上面铺着毛毡子,毡子上洇出了点点墨迹,旁边随意地摆放着些颜料。就是在这张画案上,他作出了极受大众欢迎又保持高蹈风格的花鸟作品。

许多书画家之所以成功,,是源于从小对书画的浓厚兴趣和根植于生命中对艺术的热爱。朱琳也是这样。“从小就对艺术类的东西感兴趣,学习也是偏文科,像数学、物理都不行,外语竟让曾经逃了一个月的课,还是我当老师的爸爸把我揪去学校的。”回忆起小时候的趣事,朱琳乐呵呵地笑着说。他说自己对画画产生兴趣是从看小人书开始的,当时没有电视电脑,课下也就是看看小人书,譬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为了买当时热门儿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他竟然在新华书店排了一夜的队,从头天晚上排到第二天早上开店,可结果却还是没买到。还好他的舅舅买到了,他就央求舅舅看完了给他。“这本书现在还留着呢!那是赵宏本画的,线条、造型我都特别喜欢!”说到这些,他的眼中闪着喜悦的神情。

  五分钱,一毛钱,朱琳把零花钱都贡献在小人书上,有时候过年的压岁钱都拿来买小人书了。没有零花钱买小人书的时候怎么办呢?那时候南方街上都有看小人书的书架子,人字形的,打上格,里面放着小人书,为了防止被人拿走,书角上都系着一米多长的线,旁边放着小凳子。孩子们放学了,掏一分钱,就能在那看一下午。逢节假日,坐着一堆人,这儿扯一根线,那儿拉一根线,密密麻麻的线缠得跟蜘蛛网似的,特别好玩。同学之间也相互交流,互相借阅。中午回去吃饭的时候,就抽空把喜欢的画描下来,一般以线描为主。一个少年对书画的热爱就这样渐渐萌芽了,这也是他对素描最初的认识。

    五年级的时候,朱琳有了第一个绘画老师。他是一个中学的校长,也姓朱,擅画素描。每个周末,朱琳都步行五里多地找老师学素描。这一时期,朱琳系统地学习了素描,也逐渐开始接触国画。他饶有兴趣地对我们说:一开始临的是王之武的人物画。当时没有宣纸,但是有白报纸。我就用毛巾把白报纸打湿了,趁着湿的时候画出宣纸的效果。那时候还画毛主席像,临不准就画上九宫格,这画不好可要被扣上反动的帽子呢。

    朱琳还跟我们讲了他少不更事时的调皮故事。画水彩需要颜料,可那时候没有钱买,怎么办呢?朱琳的姥姥家住的是四合院,院里住了三户人家,其中一家的一个小孩有一盒颜料,可人家又不肯送给他。那时候流行穿军装,戴军帽,背军挎包。朱琳有个亲戚正好得到了一个在徐州当兵的朋友送的一顶军帽。一个周末,朱琳一大早去他家玩,“亲戚正在睡觉,我看他帽子放在条几上,就跟他说要去姥姥家,走的时候就悄悄把帽子拿走了。到姥姥家后我就跟那个小男孩换来了那盒颜料。多年以后他才知道是我拿走了他的帽子。”朱琳呵呵地笑着说,“想想那时候为了画画也是煞费苦心啊!”

 
 画家朱琳作品              《松鹤同春图180x80cm

  朱琳学画相当痴迷。农村没电,就在马灯下习画。南方蚊子多,叮得人双脚奇痒难忍,就弄个木桶盛满水,把脚泡在里头,继续画画。家里缺钱买不起纸笔,他就画辟邪的钟馗、五毒,拿到集市上去卖,几毛钱一张,然后再去买纸张颜料。也算的是自力更生吧。

 
  画家朱琳作品              《祥瑞永驻》180x80cm

  朱琳平生有两大愿望,一是当兵,二是当记者。高一的时候,朱琳凭着绘画的功底被部队特招到了石家庄。在部队上他利用一切业余时间学画作画,还和张文瑞先生学了两年工笔人物,继而于90年代初到北京画院深造,得到了郭石夫、周思聪、王文芳等名家的亲传。各位名师毫无保留的倾力相授,他的国画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1994年,他转业到人民日报河北记者站,当了编辑,也算是圆了自己的记者梦。经过一番调动,最终落脚河北省文化厅的一个单位,成为一名专业画家,所攻专业也由山水画转向了花鸟画。

 
 画家朱琳作品              《和风吉祥添富贵》180x80cm

朱琳学习花鸟画是从临习吴昌硕、齐白石、八大、潘天寿等名家画作入手的。潘天寿的小中见大,“八大”的简练高古,吴昌硕与齐白石的恣肆与拙朴,都在今人绘画面前树立起了一座座不可逾越的丰碑。因此,朱琳选择潘天寿的奇险,小中见大,构成意味;同时,趋向于“八大”的简约。在整合之后,他打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花鸟画意境。在多年的临习至创作的过程中,他法宗潘天寿、“八大”,从古诗词中寻求创作灵感,创作题材大多为生活中常见事物,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早年江南水乡的浸润,又加之雄浑燕赵三十多年的濡染,使他的花鸟画既得静美妍丽、空灵清新的内在风格自然流露又融合了北方的刚劲硬朗、雄健朴实,使得他别于一般的花鸟画家,独具特色。

 
 画家朱琳作品              《家庭和睦进万财》180x80cm

朱琳还兼擅指画。缘于对潘天寿的喜爱和研究,朱琳开始接触指画。他对指画技法反复揣摩,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与现代艺术元素相融合。在指画创作过程中,他一反常人乐用熟宣的做法,改用生宣。生宣易洇染,这也对指法、速度、力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的指画作品尚简古、求天趣、富意蕴,造型简练,具有高华古朴、深厚苍劲的金石韵味,同时又结合中国画积墨、晕染的技法,使指画更加丰富多彩,为传统的指画带来了一缕新鲜的气息。

 
 画家朱琳作品              《春风吹向玉阶前》180x80cm

朱琳信佛。他认为“佛”是让人进步的,要人与人之间互相鼓励,互相扶持,才能寻求一个人心灵的宁静与自得。中国画论历来强调“学画者先贵立品”,黄宾虹也曾说道:“画品之高,根于人品。画以人重,艺由道崇。”作为一个艺术家,自己的责任不仅仅是创造高水准的绘画作品,还应该以社会为己任,尽自己所能做利人之事。朱琳曾多次在甘肃举行书画义卖,将善款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他现在还资助着3个大学生,每年支付学费。他还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与河北省慈善总会共同筹建了河北省慈善书画院,旨在联络更多的和他一样致力于以自己绵薄之力救助更多需要救助之人的艺术家,为我们的社会再撑起一片美丽的晴空。

 
  画家朱琳作品              《和敬平安享富贵》180x80cm

    送我们到门口,他还是背着手,一绺小胡子,一条小辫子,他还是我们来时看到的那个朱琳,但又仿佛不只是那个朱琳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