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逐落花回(冯学成《明月藏鹭 · 六、颂古联珠》)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5-11-18

 

  湖南长沙景岑禅师,一日游山归,首座问:“和尚甚处去来?”师曰:“游山来。”座曰:“到什么处?”师曰:“始从芳草去,又逐落花回。”座曰:“大似春意。”师曰:“也胜秋露滴芙蕖。”

 

  提示:长沙景岑禅师是南泉的学生,赵州从谂禅师的师兄,在唐末也是一位极有名望的大禅师。这则公案意境极美,看似平和,其实与首座和尚的问答却充满了“杀机”。首座和尚也是禅门弄潮儿,问话如同道家常,稍不小心,就会落入机关。景岑禅师毕竟具大师风范,“始从芳草去,又逐落花回”,“秋露滴芙蕖”,诗样的句,诗样的禅,把人们的心灵,载入一个美妙的空间。

  公案充满了诗意,所以后代禅师为此所作的偈颂,也就不同于一般的偈颂,成为名符其实的“诗”了。

 

拂拂山香满路飞,野花零落草离披。

春风无限深深意,不得黄莺说向谁?

 

宋·上方益

 

  品析:在生态环境没有遭到破坏的古代,特别是人烟稀少的山乡,春天一到,山花的气息、芳草的气息随处可见可闻。春暮花虽零落,但野草却分外茂盛,较野花更能透出一派生机。在这天地间无边的春色中,能告诉人们什么呢?孔子说:“天何以言哉,四时行焉,百物育焉,天何以言哉!”到底里面有什么“深深意”,且莫说出!还是让树丛中的黄莺去诉说吧!

 

独步曾无语,逢人口便开。

始随芳草去,又逐落花回。

薄雾筛红日,轻烟衬绿苔。

若将诗句会,埋没法王才。

 

宋·佛鉴慧懃

 

  品析:若非最后两句,简直是一首绝好的游春五律诗了。若是一人孤独地游,面对这大好的春色,也只好“心领神会”,无从说起。但春色给人的兴奋却藏不住,看到其他的游客,便止不住地要谈谈自己的“观感”了:“薄雾筛红日”——黄昏的薄雾如一张淡淡的绢纱,将西沉的红日再洗滤一番似的,使太阳显得更加祥和、凝静。薄雾沉绕山径,又如同若有若无的轻烟,扶衬溪岩边的绿苔……多美的诗情画意啊,可是禅师在这里却笔锋一转:“若将诗句会,埋没法王才”。法王是佛,景岑禅师在这则公案里表现了佛一样的智慧,向我们说深深的禅意,无上的大法,若仅仅作为一般的诗句去加以领会,那就埋没了、辜负了那一番苦心。

  下面再录两首供读者欣赏:

 

落花芳草如铺锦,满目春光入画图。

门外相逢亲切处,也胜秋露滴芙蕖。

 

宋·圆悟克勤

 

芳草织茵迎步绿,落花铺锦拂衣香。

归来说似诸禅子,荡荡风光绕画梁。

 

佚名

 

  (冯学成《明月藏鹭·六、《颂古联珠》选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