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里的字我都已经认识了,难道不是阅读吗?还需要理解什么吗?可事实真的不是这样子的。 当我们读完一本书时,会由衷的感慨或者发出某些联想时:“这本书的故事好像在写我的人生一样”“这本书的故事说的真有道理”“要是这么好的事情发生在我的身上……”这才是最高境界的阅读。 我们不仅仅认识了汉字,还读懂了故事,站在一个较高的程度理解了作者写作的目的,我想才是读书的根本目的。 在我的价值体系中,我将分多个维度为大家分享关于阅读理解的技巧,本次课程为大家分享关于如何帮助孩子推测剧情能力建设。 重点说明:推测剧情是很重要的能力! 预测剧情还能算是一种能力吗?这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吗?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一些具有熟练阅读能力和技巧的孩子时,他们都流露出这样的神情。 我看图书的封面就知道故事在讲什么? 我读第一段的时候就知道故事在说什么? 你看,故事里的这些插图就是在说故事情节呢,还有你看这里的标题、图书封面里的简介、作者推荐,这些都能让我猜到故事在讲什么。 …… 显然,对一些能够掌握丰富阅读技巧的孩子来说,推测故事剧情的能力就很简单,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已经具备了这样的能力。当很多孩子具备推测故事剧情能力时,他们的阅读速度就会很快,这样的优势在未来中英文的阅读及学习中,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那么推测故事剧情的能力到底要如何建立起来?或者在实际生活中要如何在亲子阅读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孩子开始有意识的进行剧情的推测?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分享系列的技巧。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预测故事剧情能力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不一样,针对学龄前儿童、小学生低幼、小学高年级的孩子,分别有不一样的行动建议。 一、学龄前儿童(3-5岁)手把手一起猜剧情! 学龄前儿童的推测剧情的能力一般情况下都储备不足,推测剧情能力对他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技能,虽然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也会自己摸索和学习,但是作为家长我们还是需要在阅读过程中教会孩子去推测,或者说教会孩子有推测剧情的意识,有了意识辅以行动,孩子才能逐渐掌握。 推测故事剧情的能力往往要结合很多内容,这也是我们在前面课程中分享出来的“串联法”,孩子需要掌握串联的能力和技巧,那么要串联哪些内容? 1.作者为读者留下的各种线索,比如:文字、图片或者其他的一些内容。 2.孩子自己的方式,因为很多孩子在学龄前识字不多,可以通过翻看故事的插图、甚至一些动画片之类的辅助手段帮助孩子来推测剧情。 在阅读开始前或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提问法让孩子进行猜测,当孩子能够推测出剧情时候,我们要肯定和鼓励孩子的回答。 要注意的是,孩子的思维永远和大人是不一样的,所以孩子能推测到什么程度,请家长只引导,不要过多的根据自己成熟的经验来左右孩子的思考。当孩子在推测剧情时,他们会利用串联的策略(或者他们自己的模式)来找到答案,并想法设法来证明他们的答案。 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找到线索点,就跟破案一样,当孩子知道图片、封面还有七七八八的信息能够帮助他们学会推测剧情时,在下一次的阅读中他们就一定能够用起来! 二、1-3年级儿童(6-10岁)一起推测剧情! 当孩子有一定量的阅读基础之后,在1-3年级,10岁之前进行阅读推测故事情节时,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参与话题讨论来进行。因为与这个阶段孩子进行话题讨论,他们能听懂我们在说什么,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我们的话题讨论中,在一起阅读并进行剧情推测时,他们甚至能比我们做的更好。 在实际行动上,当和孩子一起阅读一本书时,可以通过下面一些方法来帮助孩子(和孩子一起)进行剧情推测。 1.当拿到书时,孩子如果不排斥,我们看到图书的封面,我们发表一些看法。 2.当看到图书封面、标题等信息时,给孩子一些提问,鼓励他们来表达。比如: 这本书会讲什么呢?会是爱情故事还是亲情故事呢?是教我们道理还是其它?根据你孩子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提问,鼓励孩子进行做答。 3.当我们一起阅读到一些重要的片段时,我们可以用一些方式引导孩子参与思考的过程,比如: 我猜故事的剧情是这样的……因为我发现……,你认为呢? 故事剧情看样子要大反转了啊?小兔子可能要受伤害了?你看这里…… 你认为下一阶段会发生什么呢?说说看。 每一本书中我们都能找到这些暗含下一阶段剧情信息的重点段落,找到他们,然后和孩子一起探讨,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 三、3-6年级(10-12岁)玩玩改变剧情的游戏! 推测剧情不是目的,推测剧情也是在帮助孩子对正本图书的中心思想进行重点梳理,高年级的孩子如果一直有阅读的训练,那么推测剧情对他们来说真的不是难事。 在故事的每一个段落中、在每一次主角的重点语句中,他们都能找到故事的中心思想线,也能自行的推测故事下一阶段的发展。 这个阶段,单纯的推测故事走势的能力就要在阅读过程中弱化,在阅读过程中和孩子一起将推测故事的能力要进行升级训练,比如:通过一些条件更改设置,让孩子对故事进行改编。 比如: 1.更改故事的主角,将故事主角更改为孩子自己,看他们如何演绎故事! 2.更改故事各类角色出场时间,故事的剧情要如何发展? 3.要改变故事的结局,故事中那些要素要进行替换和更改? 4.故事中是否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如果改变这些不合理,是不是结局会有大不同? 推测剧情的能力和任何一种阅读理解能力一样,并不能完全割裂阅读过程而存在,在阅读过程中家长应该根据孩子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点选择性的使用,这些阅读理解的策略都只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一本书中的重点知识,并在阅读完成后形成孩子自己的理解,任何没有理解的背诵、没有自我价值判断的复述都不是最高境界的阅读。 |
|
来自: Tony2015go > 《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