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验分享丨我们是这样拔针的!

 院前急救联盟 2015-11-19

日前,我刊微信平台发表话题:“输液拔针,一定要端治疗盘吗?”这一话题得到了护士朋友们的热烈反响,我刊收到很多与此话题有关的留言和来稿。今天与大家分享浙江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心内科护士长韩艳萍老师的来稿,为大家介绍一个解决拔针难题的好方法。


对于“中国护理管理”微信发布的关于“拔针”的话题,笔者有些看法和感受想和诸位分享。


1.拔针后易发生针刺伤


由于各种注射、采血、拔针操作在病房进行,而目前我国医院并未在每间病房设置锐器盒,因此针头从患者身上拔出后,护士拿着针头整理输液器、液体袋、安置病人等,易发生针刺伤。护士拿着裸露针头返回处置室处理用物,在途中可能发生刺伤他人,到处置室二次整理又是发生针刺伤的重要原因。若拔针后又有病人呼叫,护士会将针头回插到液体袋内,将这些物品随意放置,又是一个造成针刺伤的机会!这些情况很多文献都有报道,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也遇到过。


2.拔针端盘有弊端


既然是拔针端盘,那一定就是为了保证拔出的针头第一时间处理,防止针刺伤。那治疗盘内要有利器盒、污物桶等,常规的治疗盘内好像容纳不下,另外,治疗盘端到病房,放在哪里,病床上?床头柜上?……都有些不规范。


3.临床护士应有自我防范意识


如果我们不带任何用物,在拔针后针头没有被及时处理而发生针刺伤的机率就会增加,所以工作中要做好自我保护,不能怕麻烦,遇到问题要分析原因,想办法改进。


4.应为护士提供方便的工作条件和用具


文中提到更换液体要端治疗盘,是为了方便消毒瓶口。其实,在临床上使用的液体,有的包装是设计成有两个头的拉环,一个拉开后可用于往液体内加药,另一个拉开后可直接接输液器,均为密封的,省去更换液体时消毒瓶口的步骤。提供方便的用具也是提升护士执行力的一项措施,正如李冰老师点评中提到的病室备治疗盘、在走廊里加设护士分站等。


5.分享我院做法


自从2010年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开展以来,我们用治疗车作为移动工作站,每个管床护士拥有一辆治疗车,工作在所管病房之间。但常规使用的治疗车体积大,使用不方便,依从性不高,经过大家的反复试验,最后设计出一款小型、轻便、灵活的治疗车,长45cm,宽35cm,台面上放治疗盘,有两层抽屉(抽屉上有密码锁),放置待输液体及操作用物,治疗车旁边挂利器盒及污物桶,治疗车下层放置使用后的止血带、空液体袋(空液体袋不属于医疗垃圾),护士静脉穿刺、注射、采血等各种操作或拔针后用物处理均借助小小治疗车来完成。输液、采血、注射拔针后,立即将针头置入利器盒,分离针头,在确保安全环境下整理用物。


由于治疗车体积小,灵活,实用性强,深受护士喜爱。我们病区42张病床,治疗车有5个,使用时随护士在病房,不使用时放在走廊上安全位置,巡视时发现要拔针,则走出病房,将治疗车推进去便开始操作。5年来,我科护士姐妹们已将小小治疗车作为得心应手的工具来使用,减少了来回奔跑的体力消耗,节约了时间,避免了针刺伤发生。在工作中,大家摸索出静脉拔针流程,并达成一致:

解释——PDA扫描—确认液体已输完——打开利器盒盖子——撕下胶布,留下带敷贴的一条——关调节器——拔针——针头置入利器盒——分离针头——整理用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