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家餐厅为了“有趣”放弃了外卖

 时间变成水 2015-11-19

这家餐厅为了“有趣”放弃了外卖

文/何姗(掌柜攻略记者)

“有肉食堂”的老板Ben其实是笔者的福州老乡。我还在读高中那阵子,本土年轻设计师的品牌刚刚露出尖尖角,他也有一个自己的服装品牌。后来某一天,听说这人去了北京。去年到了他的餐厅“有肉食堂”,我才重新“认识”了他一遍。

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吃肉的地方,其中有不少Ben各处游历吸收来的菜系,也带着一些福州老家的影响,比如招牌的大肘子,就是福州的慢炖法,而调味上则为了北方市场加入了很多八角、桂叶等香料,并减少了糖的使用。

“有肉食堂”最早在偏僻的北皋,周围有些人气的地方就是798和草场地两块艺术区了。后来继续做服装生意的Ben在这里有一个工作室。因为喜欢做菜,又喜欢摩托车,所以他和当时的女友就这么愉快地决定给周围片区的人送餐去了。两个人自己接单、烹饪、外送,完全是石器时代式的工作方式。

“在路上”很难玩成“新常态”。渐渐地,“底线”一而再再而三“失守”了。本来不对外开放的工作室,开始有邻居甚至慕名而来的人敲门求口饭吃,他开始在前面玄关处摆了桌椅接客。冬天到了,玄关处不断漏风,实在无法就餐,就这样工作室终于被占领,从只开一桌,到两桌,只做预约生意,成了一个标准的私房菜馆。因为菜式和空间的独一无二,这里渐渐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打下了自己的口碑。

但是Ben一开始其实最想做标准化生产、质量产量可控的外送生意。

2015年的冬天,Ben在散步的时候看到日坛地区一个店面以优厚价格出租,他一拍脑袋就签了下来,“有肉食堂”就这样进城了,而且一进就进到了CBD片区,北皋老店需要预定的菜式这里上门就可以吃到了。

在经历半年左右市政改造的不测风云之后(这里插播一个提醒,新店开张前后一定要尽量去了解同区的基础设施、市政改造等活动的安排,不然面对着被挖烂的路面或者裹成木乃伊的楼体,我知道你们都不想的),店铺经营进入稳定阶段,工作日中午晚上的高峰期客人络绎不绝。

Ben又开始重燃做好外卖的心。然而进城的食堂,需要面对另外的光景。

首先,他们的客单价要高于一般白领盒饭水准,所以在线上外卖平台并不是十分具有竞争力;其次,他们也参与过一些更加细分群体的高价位餐饮平台,但一是因为这些平台并不负责外卖,而店铺自身也很难构建起有效的外卖队伍, 二是因为这些平台吸引的订餐客户来自城市不同地区,如果额外花十几元钱请单词快递服务无疑非常不合算;再次,如何真正“入户”,在办公室之间传播,又需要额外的地推或者新媒体宣传的人力,这也是小店无暇顾及的。

其实,尽管开来了市区,“有肉食堂”还透着远在北皋时候的感觉。用Ben的说法,整件事情比较“江湖”。熟客前来的时候,往往不用点菜。平时上新菜的频率也并不十分固定,只要有新的想法大家都会拿来一试,偶尔客人也会撞到菜单外的新产品,而每隔一个多月,菜单都会进行一次大调整。

外卖要求的是非常高的效率和稳定性,以及同样高效稳定的物流。这和他们本身舒服小馆的气质截然相反。

Ben找来多年的好友“神棍”来负责日坛店的店面管理,现在,他在筹备下一个食堂。开店还是根据合作人来,因为做餐厅对他来说像一种游戏,不停有新的人和新的合作方式出现,每家店的风格也不尽相同。

下一家有肉食堂,听说可能要做西餐了。

(本文为掌柜攻略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