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元亨利贞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更号六一居士。永丰县沙溪乡人。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生于四川绵阳。 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书法家、文坛领袖。以散文著称,“唐宋八大家”之一。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欧阳修对于当时北部少数民族怀有友好之感,主张宋朝与契丹友好相处。 公元1055年八月,契丹国母生辰,欧阳修以右谏议大夫名义,奉命出使契丹。 欧阳修一行路过雄州(今河北雄县),他写下了《奉使契丹初至雄州》: 古关衰柳聚寒鸦,驻马城头日欲斜。 犹去西楼二千里,行人到此莫思家。 出雄州,渡巨马河,来到西拉木伦河流域已是寒冬腊月。一路上北风呼啸,黄沙弥漫,四周一片萧索,征马声声悲鸣,冰雪在阳光下闪着熠熠光辉。 面对此情此景,他写下了《风吹沙》: 北风吹沙千里黄,马行确荦悲摧藏。 当冬万物惨颜色,冰雪射日生光芒。 一年百日风尘道,安得朱颜长美好。 揽鞍鞭马行勿迟,酒熟花开二月时。 距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20里,早有契丹大臣在路上等候。 稍事寒暄,欧阳修被请进迎接贵宾的豪华马车。在契丹宫廷侍卫队的护卫下,马车缓缓走进上京城。 欧阳修递交了国书,向契丹国王表达了北宋朝廷对契丹国母生辰的祝贺。 契丹国王久闻欧阳修忠直刚正,是北宋名臣,今日相见,恭敬有加,亲自陪同欧阳修参观了契丹的名胜古迹。 在上京期间,他写下了《奉使契丹道中答刘原父桑乾河见寄之作》: 忆昨初受命,同下紫宸朝。 问君当何之,笑指北斗杓。 共念到几时,春风约回镳。 所持既异事,前后忽相辽。 岁月坐易失,山川行知遥。 回头三千里,双阙在紫霄。 我老倦鞍马,安能事吟嘲。 君才绰有余,新句益飘飘。 前日逢吕郭,解鞍憩山腰。 僮仆相问喜,马鸣亦萧萧。 出君桑乾诗,寄我慰寄寂。 又喜前见君,相期驻征轺。 虽知不久留,一笑乐亦聊。 归路践冰雪,还家脱狐貂。 君行我即至,春酒待相邀。 元旦过后,欧阳修一行辞别契丹国王启程回国。契丹国王命人取来20锭黄金,欧阳修坚辞不受。契丹国王又命人捧来夜明珠,欧阳修婉言谢绝。 契丹国王肃然起敬,亲自送欧阳修上车,目送欧阳修一行渐渐远去。 坐在车里,他口占了《奉使契丹回出上京马上作》,表达完成使命后的喜悦心情: 紫貂裘暖朔风惊,潢水冰光射日月。 笑语同来向公子,马头今日向南行。 回程途中,他写下了《奉使契丹道中五言长韵》,详尽地记录了北国冬季景象和契丹人鞍马骑射、行围打猎、儿童走马、妇女弯弓、松壑冰溪、白草黄沙等等,真实地反映了辽王朝地理环境与风俗民情,表达了辽宋两国山川阻隔,但拥有同样的日月蓝天之心境: 初旭瑞霞烘,都门祖帐供。 亲持使者节,晓出大明宫。 城阙青烟起,楼台白雾中。 绣鞯骄跃跃,貂袖紫蒙蒙。 朔野惊飙惨,边城画角雄。 过桥分一水,回道羡南鸿。 地理山川隔,天文日月同。 儿童能走马,妇女亦腰弓。 度险行愁失,盘高路欲穷。 山深闻唤鹿,林黑自生风。 松壑寒逾响,冰溪咽复通。 望平愁驿迥,野旷觉天穹。 骏足来山北,轻禽出海东。 合围飞走尽,移帐水泉空。 讲信邻方睦,尊贤礼亦隆。 斫冰烧酒赤,冻脍缕霜红。 白草经春在,黄沙尽日濛。 新年风渐变,归路雪初融。 祗事须强力,嗟予乃病翁。 深惭汉苏武,归国不论功。 编辑/张力凡 顾峻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