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伯益族的历史贡献和地位

 城堡游魄 2015-11-20

  伯夷修改.jpg伯益部落是东方以鸟图腾族团中的重要一支,系嬴姓少昊的后裔。伯益在舜帝时任掌管山泽的“虞”官,政绩突出,又佐禹治水,造福于民。舜帝以其功封于秦(今河南范县)。他在皋陶卒后,又被推举为禹的继位人,地位显赫。夏启夺位称王后,伯益子孙被封立数国。其中秦、赵两国势力较大,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秦横扫六国,建立土宰中国的第一个封建制王朝为历史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古史传说时代的帝尧、帝舜至禹时期,东方形成了偃姓皋陶、嬴姓伯益两个近亲部族。他们都以部落长的身份出仕中原,成为以舜帝为首的华夏部落联盟最高管理机构成员,因政绩突出受到舜帝、禹的赏识和民众的拥戴。他们的支族或裔族被封或因各种原因迁徙诸地,为华夏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秦、汉民族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拙文侧重论述先秦时期伯益族及其后裔族的业绩和贡献。
  一、伯益与皋陶是同祖于颛项的两个东方鸟夷的近亲部族大约距今七八千年前,黄河中游有传说的古有熊氏(少典氏)、有蟜氏、有巢氏及燧人氏等,黄河下游有传说的古华胥氏及有巢氏、燧人氏的支族,黄河中上游的偏北部有传说的柏皇氏等。当时黄河上游及北方草原地带还有一些氏族,长江以南亦然。虽然说那时还是母系氏族社会,但氏族中只是首领是由德高望重的“老祖母”担任,氏族内的成员则有男有女,族外婚的情况是知其母不知其父,男子依附于女方。她(他)们所处的时期为考古学所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约与“前仰韶文化”时期相当。居于今河南新郑一带的有熊氏和居于今洛阳至华山一带的有蟜氏支族逐渐西迁入今甘肃天水与陕西宝鸡市一带,两地相距不远。到了距今6000年前,西迁的有熊(少典)、有蟜两个支族通婚、派生出炎帝神农氏族;距今5000年又派生出黄帝轩辕氏族,两个氏族分别活动于渭水、北济水流域。炎帝传八代,相当于考古学说的“仰韶文化”时期,黄帝与炎帝的第八代孙榆罔帝(又称参庐)同代,已处于“龙山文化”的父系氏族社会时期。他们的支族或裔族有的迁入西方,有的迁入北方,有的徙入江南,与当地土著族结合成为氏族首领或融合入土著族,以至造成后世“炎帝为西羌之先”、“西羌为炎帝之先”的不同记载。与此同时,黄河下游的古华胥氏部族的支族或裔族也向北、向西、向南迁徙,与有熊、有蟜、西方氏族、北方氏族及南方氏族等交错。古华胥氏族与燧人氏族通婚派生出“风姓”的太昊伏羲氏族,又大体沿古华胥氏族的路线迁徙,其年代约与炎帝神农氏相当。太昊部族衰落,其后裔氏族少昊氏部落兴起,与黄帝约处于同期。由于气候变化、氏族增多或为寻找新的生息地等原因,黄帝部族和榆罔帝族又先后由渭水流域东迁入今河北涿鹿、河南淮阳。当时,少昊部落占据今山东中部、北部及西部,蚩尤部落占据今山东南部,山区与海隅还有些小氏族。榆罔帝部族后又入陈(今淮阳),东迁鲁 (今山东曲阜),与东方的蚩尤部族发生领土之争,战败后西撤,联合同姓族共工氏裔族(令河南辉县)抗拒蚩尤,复被打败。榆罔帝率族人渡黄河求救于涿鹿的黄帝,联合击败并斩蚩尤,渡河追击至鲁,让未参与战争的少昊主持东方的氏族或部落事务,登泰山祭祀而西返,至彭城(今江苏徐州)又击蚩尤残军,蚩尤族余民逃往江淮地区。黄帝率族要退回涿鹿,又战败榆罔帝族,渡河追击至郑(今河南新郑,时称有熊之墟),迁都于此。黄帝联合榆罔帝族余民(榆罔率部分族民逃入江淮地区,遭到土著和蚩尤族民排挤又南迁江汉)和东方少昊部落组成所谓的华夏(居于中原沃土和崇奉祖先华胥氏之义)部落联盟。因此说,炎帝、黄帝的父族为有熊(即少典)部族,母族为有蟜部族,非祖先为“西羌族”。少昊部落强盛,经济、文化在某些方面比黄帝、炎帝后裔族进步,但他尊重黄帝,不与之争夺,关系较好。他们相继“去世”后,少昊的后裔颛顼部落强大,西迁于帝丘(令河南濮阳)。他l 0岁时就帮助“父亲”少昊治理东方之事,“静远以有谋”①,威望同高,故在黄帝崩后被推举为华夏部落联盟最高军事首长,其支族、裔族也因而地位日显。颛顼崩,其兄的儿子喾复登帝位,喾崩、子尧继位。尧帝时,东方的有虞氏、皋陶氏及伯益氏部落强盛,舜以德贤登帝位,对炎、黄与少昊后裔一视同仁,予以重用。由此知、华夏族是以炎、黄和太昊、少昊部族为主体的,且是交错为华夏部落联盟最高军事首长的。
  伯益、伯翳及柏翳,系一名字的几种写法,翳又写作 ,益又写作嗌。“嗌”为燕子的叫声,伯益的名字和姓都来自一燕子,说明其部族是以风鸟中的燕子为图腾的。顾颉刚先生《尚书研究讲义》云:“益即燕,亦即玄鸟。玄鸟本东方民族崇拜之神鸟,在神话中为鸟兽之长。”杨宽先生《中国上古史导论》云:“伯益在传说中为玄鸟之后裔,本人又能调驯鸟兽,其后裔又有鸟身人言,其与鸟之关系若是甚密切也。”《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郯子云:“我祖少皞挚之立也,风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太昊、少昊系均以 “风鸟”为图腾的东方氏族、虽然不能确证少昊就是太昊的儿子,但少昊系太昊的后裔族则是可以肯定的。
  皋陶部族以皋鸡为图腾(凤鸟),伯益部族以玄鸟(凤鸟)为图腾,同为太昊、少昊后裔氏族,是他们为同祖族的近亲部族证据之一。②皋陶氏族以居地而改姓曰偃,伯益则随少吴模拟“凤鸟”(今燕子)的叫声袭姓为“嬴”。《说文解字》段玉裁注曰“偃、嬴,语之转耳。”扬向奎先生云: “嬴、偃音同,或即一姓,”“徐之嬴姓,舒为偃姓,今知徐、舒为一,偃、嬴自非二矣。”③郭沫若先生云:“皋陶是偃姓,伯益是嬴姓。偃、嬴,一音之转,当是从两个近亲部族发展下来的。”④仔细研究,偃、嬴二姓还有一定的区别,但总的都与少昊的居地或凤鸟图腾有着紧密的关系。这是皋陶和伯益系两个近亲或胞族的证据之二。
  皋陶、伯益部族虽关系密切,但他们不是《史记·秦本记》所说的“父子”关系。其理由为:一是居地不同。《史记·五帝本纪》《索隐》引《帝王世纪》云:皋陶“生于曲阜,偃地,故帝(舜)因之向赐姓曰偃。”曲阜,系少昊之墟地,其后向淮河流域发展。何光岳先生释:“皋陶所封的皋,当为少皞氏之墟,亦即皋陶的生地曲阜,舜帝封他于皋,是命他为少皞氏部落的酋长。”②伯益族则向西、向北发展,活动地是“从今山东直到河南东南部,在传说中的皋陶后裔北侧的一条弧线上。”④二是姓氏由来不同。皋陶以生地名而姓偃,伯益承袭少昊模拟玄鸟叫声的“嬴姓’:帝舜重封伯益为嬴姓部落长以不尊宠时,只封伯益,而不封皋陶,说明皋陶并非伯益之父。清人粱玉绳《史记志疑》云:“舜赐伯益嬴姓,不赐陶。秦谓嬴姓始自伯益,故以伯益为首。皋陶乃偃姓,当为英、六诸国之祖。秦与皋陶无涉。”《荀子·成相》云:“禹得益、皋陶、横革、直成为辅。”《吕氏春秋·求人》云:“得陶、化益、直窥、横革、之交五人佐禹。”直窥即是直成。“把益与皋陶并列,且把益置于皋陶之上,说明他们之间非父子关系。”⑤同为东方鸟夷中的皋陶、伯益两个近亲部族,为什么关系密切而又形成有别的两个支系呢?这是因为他们在发展中“随着部落群的繁衍与分布,各走各的迁徙路线,于是便按习惯用法,把嬴与偃两姓分开,而变成燕族两大系统;偃姓便奉皋陶为祖,他的后裔主要向南发展;嬴姓则奉伯益为祖,他的后裔主要留在山东,或南迁淮水、或向西迁。但不论怎么分化,两姓的关系仍然密切,而且视为一族。”②这也就是春秋时期楚灭偃姓六国、蓼国等时,秦先公表示哀叹的根由。


伯夷4.jpg  

  二、伯益对华夏族的贡献及其支族和后裔族的分布伯益部落的初居地在嬴(今山东莱芜市西北40里的嬴地),既是农耕区,又是鸟兽聚集之地,加之地处黄河下游,水患较多,又要不断治水保土,因此,伯益族富有治水、农耕经验,又有知鸟性、兽性并善于驯养的经验。“于是以益为朕虞”(马融曰:掌山泽之官)。①伯益担任此重要职务后,尽职尽责,全力为民办事。《孟子·滕文公上》曰:“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火,禽兽逃匿。”舜考察“大臣”政绩后表扬说: “益主虞,山泽辟。”①政绩是突出的。这是伯益为华夏族做出的第一个大贡献。伯益部族的初居地距鲁(今山东曲阜)不远,地多水潮湿,适于种稻,所以他为虞官后,也在黄河中下游的潮湿、多水地区推广种稻经验。《广雅》云:“稻穗谓之禾。”《后汉书·献帝纪》云“ 字从禾从鲁,或从禾从吕而作‘稆’”。李江浙先生考证:“ 所从之‘鲁’是地名,即山东曲阜县。其字从吕而作‘稆’中的‘吕’,即古嬴姓吕国、当为今山东吕县。两地相距不远,都是伯益之族的初居地。由此可见, 和稆所之禾,都是野生稻。伯益是取野生稻,又把野生稻逐渐驯化为人工稻并不断推广稻作技术者。稻生于水,不生于湍濑之流。”⑥考古资料知,距令7000多年前,浙江河姆渡、湖南彭头山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出土有稻壳。因此,伯益在黄河流域改野生稻为农植稻并加以推广是可信的。这应是伯益对华夏族做出的第二个大贡献;《汉书·地理志》载:“秦之先伯益,出自帝颛顼,尧时助禹治水,为舜朕虞,养育草木鸟兽。”知鸟兽习性,又善制弓箭捕捉鸟的伯益族在主畜方面也贡献突出。李江浙先生云:既然“至”与“臻”、“秦’相通,而“至”的甲骨文形,与“各”(正)以足至一地示“至”义相同,那么就“说明大费及其族人是制箭能手。大费(伯益)之所以能够佐舜调驯鸟兽获得成功,并且继舜之后为虞官,显然与此有关。故此‘至’字可以成为大费及其族人的代称。”⑥“至”“秦”相通之说来自张揖的《字诂》,他说:“至”的双体是“臻’字的象形,可知“秦”与“至”字相通。这应是伯益为华夏族作出的第三大贡献。此外,《世本》云“伯益作井”,解决干旱地区民之用水和灌溉,也是一大功绩。
  伯益政绩突出,与禹关系密切,舜帝表彰禹治水大功时,禹亲为伯益请功。《史记·秦本纪》云:“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已成,帝锡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帝舜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尔皂游。尔后嗣将大出。’乃妻之以姚姓之玉女。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伯翳。舜赐姓嬴氏。”舜帝厚赏伯益,又将宗族姚姓美女许予益为妻,足见其舜对伯益的器重。伯益的嬴姓早已有之,舜帝重赐,一是表不尊宠,二是将颛顼之墟地封给他,让其管理少昊、颛顼的部族。
  舜帝崩,禹任华夏部落联盟最高军事首长,伯益仍为“朕虞”,颇有威望。禹为表彰伯益的功劳,又增封其土地。《史记·夏本纪》载:“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或在许,而后举益,任之政。”伯益被禹正式决定为继位人,并协助禹处理国家事务、进行考察。经过l 0年的考察,禹认为伯益可胜任国王的职务。《史记·夏本纪》云:“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避居箕山之阳 (今河南登封县)。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史记》的这种记载,是从传统的“禅让”观点撰写的。实际上,禹崩后,子启为其守孝三年,由伯益代行王政。三年启之丧毕,不甘心为伯益之“吏”,遂在朝臣和诸侯的支持下夺权。《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云:“启与友党攻益夺之天下。”《晋书·束皙传》、刘知几《史通·疑古》引《竹书纪年》均云: “益干启位、启杀之。”从当时伯益的地位和其族国的势力分析、夏王启不会杀益。因他还要得到东方诸国的拥护和支持,以巩固政权。《古今人表考》也说“启六年”,“益卒”。伯益被废王位后,又回到了故地秦国为侯,他卒后,长子大廉继侯位。从启为王后,嬴姓诸国未起兵反叛的事实中也可以说明伯益未被启杀掉,而是妥善处理了王朝政权内部的这个问题。
  夏王启为安慰德高望重的大臣伯益,团结东方民族的国家,又分封了不少嬴姓诸侯国。《史记·秦本纪》云:“大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路史·国名纪七》云:大费生大廉、若木、恩成。《古今人名考》亦云:伯益有子“恩成”。大廉继位为秦国侯。若木继位为费国侯,后以“费”为姓。恩成封于何处,不洋。叶兰重修《泗州志》卷二云 “夏后氏封伯益若木于徐。”即今安徽泗县南境。原费国(今山东费县境)地为谁占据呢?我们认为是夏后将伯益的小儿子恩成封在那里,仍以父亲的“官号”称费国。史国强先生云:出自嬴姓的费姓、“是伯益的后代子孙,因伯益佐禹治水有功,受到大费,其裔孙有人名昌,在商朝做官,以祖先封邑为姓,称为费姓。”⑦因此,我们认为:伯益小儿子恩成封的费国 (今山东费县)夏代仍存。夏末随王朝灭亡了。费昌叛夏归商有功,其国由徐改封到中原的今河南淇县的邶地。伯益族及其支族、裔族迁布地区很广,“今山东泰山以南至苏北、皖北,西至鲁豫交界的太行山麓,东至海”,都是其族的迁布或活动地⑧。“伯益之后有向各方迁徙者。北迁者如汉置益昌县,在今河北霸县。唐置益津关,金改益津县,在今河北水清县。渤海国置益州,在今辽宁丹东市东北,故鸭绿江原叫益州江。在伯益原居地的山东,有汉置的益县,在今寿光县西10公里,有北刘置的益都县。南迁者,如汉元封二年置益州郡于今云南晋宁县东晋城镇。汉置益州县,即令湖南益阳市,南临益阳江,即今资水下游。”⑤尽管这些地区是否都因伯益族迁住向得名还有值得商椎之处,但伯益族分布地比较广泛则是可以肯定的。伯益族及其裔族迁布的中心地区是在今山东西部、河南省南部、苏北、皖北、远及东北、河北、山东、陕西、甘肃及江淮等地⑨,是一个可与皋陶族相比拟的庞大民族,也是华夏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伯夷5.jpg  

  三、伯益族及其后裔族或目的贡献与兴亡夏朝初伯益卒后,他的三个儿子中,恩成的费国至夏末就亡国了;长子大廉(鸟俗氏)的秦国,虽然经历坎坷,但后世却兴旺发达;二子若木(费氏)的费国、徐国,费国在夏商地位重要,但至商末也亡国了;伯益支族的一些小国大都在商、周或春秋沦亡。《史记·秦本纪》云:“太史公曰: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莵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这些应为嬴姓伯益的直系国。郭沫若先生说:“其中除秦、赵为周代建立的国家外,其他的都相当古老。如运奄氏,即商朝的奄国,在今山东曲阜县。徐氏,即商朝的徐国,在今鲁南和苏北地区。终黎氏,也作钟离,在今安徽凤阳县。黄氏,到周代为黄国,在今河南潢川县。江氏,在令河南正阳县。他们活动的地区,从今山东直到河南东南部、在传说中的皋陶后裔北侧的一条弧线上。”④徐国。前已述及,它系夏后启改封伯益二子若木于徐所立之国,商初北迁于今河南淇县的邶地,称邶国,商末又迁于费亭(今山东鱼台),其后裔有的以徐国而徐姓、有的以费国而费姓。若木后裔的费国,至商纣王时有大臣费仲、奸诈贪婪,武王伐纣时被杀,国亦亡。
  郯国。《春秋大事表》云:“郯,帝少昊之后所封,案杜预:嬴姓围也。郯在今山东沂州府都城县西南百里有郯城。”即在今山东郯城县。夏亡后,郯国归于商朝,因都属于东夷鸟夷族的同族,故郯与商朝关系密切。商末周初,郯国参与反周,遭到周王的镇压。后来,郯国臣服于周,被封为子爵国。春秋时期,郯国以灵活多变的外交手段自保、时而归服齐国,时而归服吴国。后来它又时而降于越国,时向降于楚国,有时又靠近鲁国,战国末年终为楚灭。郯国亡后,子孙以郯为姓氏,世居沛国(今江苏沛县)。据有关姓氏书的记载,郯姓后又演绎出啖、淡、澹等姓。
  莒国。嬴姓国,在今山东莒县。莒国约在夏商时亡国,民以国而为莒姓。可能是莒早亡而弱小,后世多以炎帝后裔的吕国姓吕。
  终黎国。又写作钟离国、嬴姓,亡国较早,民以国为终黎氏或钟离氏、钟氏。《姓源》说出自子姓,当另有钟离国。《通志·氏族略·以邑为姓》说:春秋时期,宋桓公的曾孙伯宗入晋做官,被晋国的郤氏杀害,其子州犁逃奔楚国,居于钟离(即终黎,今安徽凤阳市一带),其后以邑为氏。这个姓氏、地名系秦之后裔终黎氏而来。
  运奄氏国。即奄国,嬴姓,在今山东曲阜。历夏至商,成为东方较大的诸侯国。西周初,它参与武庚叛乱。《史记·周本纪》载:“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薄姑氏,殷诸侯,封于此,用灭之也。”势力较强的奄国从此灭亡,民以国为奄姓。
  菟裘国。嬴姓的一支,祟拜菟裘之珍贵服饰,立国于今山东泗水县后,便以菟裘为国名。该国弱小,历夏、商至周仍存,至春秋为鲁固所并。
  将梁国。即嬴姓梁国。嬴姓的一支在尧舜禹时及以前,活动于今山东泰安东南的梁父山、梁山县与郓城县间的梁山泊、邹平县、成武县东北(古称梁丘)、费县西南的梁丘集等地。夏代,梁人部分西北迁入今河北磁县东(汉置梁期县),山西长子县东的梁水及山西离石县东北的梁山。梁的一支又迁入今河南商丘(汉设梁国,梁孝王设梁苑),开封(魏称大梁)及渑池县的梁坡等地。进入河南的梁人后又西南迁,入居陕西汉中的梁山及四川北部,故《尚书·禹贡》称“梁州”,进入汾水流域的梁人后又渡河至少梁(今陕西韩城)、粱山(今永寿县);山东留居的梁人还有一支南入梁溪(旧时江苏无锡的别称)、梁郡(今安徽砀山县)。由于梁人迁布地方很广,故战国人写《禹贡》时,九州中专有“梁州”之设。当为伯益的支族,在禹治水时被舜帝封于梁,夏代梁人迁入后立国。《史记·秦本纪》云:“梁,嬴姓。”梁国,夏、商时为诸侯国,西周时亡国。周王封宗子于梁,爵为伯,称梁伯国,姬姓。可见梁姓有嬴姓梁氏和姬姓梁氏。
  黄国。嬴姓,系鸟夷的一支。这一氏族是以黄莺为图腾的,它初居于今山东黄县东南的古黄城,又迁于掖县南的黄山、博兴县的黄山与黄阜及济南的黄山,至夏代成为“九夷”中的“黄夷”。黄夷来自少昊族,十分古老,其支族有的在颛顼高阳氏时就西迁入山东冠县的黄城、河南的黄沟、黄池、黄亭、内黄及外黄一带,即今河南的封丘、内黄、外黄及兰考县。黄部族的一支后来又迁入汾水下游,一支迁入今河南潢川县,至夏代分别建立黄国。前者,在春秋初为晋国所并。后者,周朝封为子爵、在国内则称君,春秋时期 (公元前648年)被楚固消灭。黄国亡后,民以黄为姓,部分余民被楚王迁入今湖北黄冈、黄陂及黄梅,另一支则南徙广西,成为黄洞蛮,大都成为壮族”。②江国。子爵,嬴姓国。这个以鸿鸟为图腾的氏族初居于山东,夏代西迁入今河南鸿沟而立国。它在商代为诸侯国,部分人徙入今河南荥阳县及息县西的江亭。商末,江国迁于今河南正阳县。周武王伐纣,江国派兵支持,被封为子爵国。春秋时期江国被楚灭亡,余民以国名为江姓,时为公元前623年。
  修鱼国。少昊有子曰修,任帝喾的水官,有功。其子孙便以祖先的名字为姓。修姓有女曰女修,系秦人的祖母。修氏族初居地为蓚县(今山东德州县),这里有以鱼和蛇为图腾的部族,修族与其结合称修鱼氏或修蛇氏族。夏代,居于鬲(今山东鬲县-按:秦置县,治所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北武家庄,北齐省)的后羿族在扩土中曾攻打修蛇族,并斩其氏族首领修蛇。修鱼族人被迫西迁,商代时入居今河南原阳县的修泽。商王封其为修鱼国。该国商末周初亡,地名仍存,余民以修鱼为姓。
  白冥氏。白、冥为二国。冥又写作寘、慎,国在今河南陕县,春秋时期亡于晋国。东夷的九夷中的“白夷”,即其是以白鸟为图腾的氏族。徐旭生先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认为“白鸟”即“白鹤。”白族在商代建立白国于今河南息县。楚平王灭白国后,封其孙子于白国故地,称白公胜,嬴姓的白冥氏后为楚人白姓所取代。
  蜚廉国。《史记·秦本纪》云:“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是时蜚廉为纣石北方,还,无所报,为坛霍太山(今山西霍县)而报,得石棺,铭曰‘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死,遂葬霍太山。”其军由子季胜率领,复被周王解散,沦为奴隶,流落在晋南。其国亡后,民以蜚廉为姓,部分人又逃回老家山东。《孟子·滕文公下》云:周公伐奄,“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说明飞(蜚)廉族人逃回山东后,为君报仇,又参与武庚叛乱反周,遂又遭到灭亡。
  秦国。伯益自从被舜帝封于秦(今河南范县)后,秦人、秦族、秦地及秦国等称就已出现。夏商时期,秦诸侯国地位重要,王朝内大臣相继有秦人或费国人担任。殷纣王时,秦侯大廉的后裔恶来在朝为大将,蜚廉率军守北方。恶来拚命反抗周军而被杀,周王遂废秦国与蜚廉国,又废其嬴姓,民沦为奴隶,部分人逃回费(今山东费县)、费亭(今山东鱼台)等地,后又加入武庚的反周活动,被周镇压。蜚廉的儿子恶来(又称恶来革)被武王杀后,有子曰女防,也逃入晋南依附其叔父季胜。周懿王时,西戎(犬戎)侵犯,周派兵镇压。为了徙民守边,懿王迁赵城的大骆、非子父子族民于西垂(今甘肃礼县与西和县一带)。《史记·秦本纪》云:“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今宝鸡千河乡魏家营),马大蕃息。孝王欲以为大骆嫡嗣。申侯之女为大骆妻,生子成为嫡。中侯乃言孝王曰‘昔我行郦山之女,为戎胥轩妻,生中潏,以亲故归周,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令我复与大骆妻,生嫡子成。申骆重婚,西戎皆服,所以为王,王其图之。’于是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赢。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分其土为附庸。’邑之秦(今甘肃清水县),使复续赢氏祀,号曰秦嬴。”秦国不断发展,历春秋、战国,终于统一中国,建立了秦朝。其民部分人便以国名为姓氏。
  赵国。周穆王封造父于赵起,以地名而姓赵。造父下传六世至奄父,曰公仲。周宣王时征戎,公仲为御。千亩之战时,奄父救出宣王,立下大功。奄父有子叔带,在朝为臣,幽王昏庸,叔带离朝回到故地赵城,晋文侯任他为臣。叔带传五世至赵夙,灭耿、霍、魏三个小国时立功,被封于耿,称耿大夫。叔带的后裔赵夙有子赵衰,为晋大夫。赵衰子赵盾掌国政,为卿士。赵盾下传赵烈侯,周王正式封赵国为诸侯国。公元前228年秦灭赵,余民则以赵为姓氏。
  伯益的裔支还建立了不少小国:弦国,嬴姓子爵国,在今河南潢川县西南,春秋时期被楚灭国。谷国,由谷人所立之国。以谷为图腾的这个氏族初活动于今山东曲阜西北的小谷城,后西迁于今河南商丘县南的谷丘,又迁于新安县的谷水。约在商、周时谷人南迁于今湖北谷城县北,春秋时期,被楚所灭。嬴姓麋国,在今湖北郧县,春秋被楚灭亡;复国,为嬴姓中善于制輹的部落所立之国。该族初居今山东武城县东北,即《汉书·地理志》记载的清河郡之复阳县。复族后迁入今河南桐柏县东,商、周时立国,春秋时期被楚所灭。葛国。《风俗通义》云:少昊后有葛氏。葛天氏族以发明葛藤纤维织布为衣,又以葛根为粉食用而著名,称葛天氏。它居于今山东莱州,后为嬴姓伯益族所并,仍以葛为部族号。夏代,葛人西迁于今河南宁陵县北的葛乡。《孟子·滕文公下》云:“汤居亳,与葛为邻。”注:“夏诸侯国,嬴姓之国。”《后汉书·郡围志二·梁国宁陵县条》云:“宁陵固属陈留,有葛乡,故葛伯国。”商灭夏时先灭葛国,以葛为姓的余民散居于今河南长葛及新蔡县北的葛陂等地;谭国。嬴姓,夏商有谭国,周代仍存,在今山东历城县东南70里。齐师灭谭,子孙以谭、覃为姓。不羹国。西不羹在令河南襄城,东不羹在令河南舞阳。楚灵王七年 (公元前534年)灭东、西二羹国。薄姑。嬴姓国,夏、商时期为诸侯国。西周初,薄姑参与叛周之乱,被镇压。《逸周书·作雒解》云:周成王二年,命周公、召公 “凡征熊盈族十有七国,俘维九邑。”熊为郯国,盈即奄国,十五国即嬴、偃的同姓国薄姑、鬲、谭、徐、谷、州、绞、郦、萧、费、弦、黄、葛、秦、齐,共十七国,其中多为伯益族及其裔支国。至于这些国家演变出来的姓氏,则多不胜举。
  综上所述,伯益族是源于嬴姓少昊、祖于颛顼高阳帝的强大部族,尧舜至禹时就分布在今山东、河南一带。伯益出仕中原为舜帝主虞后、在管理山泽、治水及平水地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夏王禹去世后,还代理王政三年,后回到秦国为侯。其后裔和支裔族在夏商周至春秋立国者甚多,广布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及湖北等地,为传播华夏文化、开发诸地经济及促进民族融合起了重大作用。尤其是秦国和赵国,历春秋至战国,都成为“七雄”之一。秦王政继承先辈遗志,经数十年征战,终于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统一王朝,其体制又为汉代所承袭。秦统一了各民族,组成了以秦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为汉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可以说,伯益族是可与夏、商、周相提并论的伟大民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