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未过司考,请不要悲伤

 蜀地渔人 2015-11-20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每年11月中旬,作为一年一度司考成绩公布的日子,这对于全国那数十万等待宣判的司考生而言,用这十四字来形容他们各自的心境真可谓恰如其分。作为国内起点最高和影响力最大的资格考试,司考以其独特的魅力让无数法科学子为之又爱又恨,让每一个经历过司法考试洗礼的法律人为之刻骨铭心。


起源于2002年的司法考试,距今已历整整十四届,其间一幕又一幕的人间悲喜剧,在年复一年的轮回中重复上演。如果读到一些过来人的心情文字,我们可以深切的体味到,司考曾经带给他们的辛酸、无奈、喜悦和泪水。下面摘录一位妈妈考生,在描述自己查分后的情形,让我们共同分享一下她的酸甜苦辣:


2006年,我是怎样通过司法考试的

————妈妈考生


2006年11月22日,这一天于我来说是多么重要。对于每一位参加司法考试的人来说是多么重要。我通过了司法考试。当看见屏幕上的分数,我一下子哭了。孩子吓坏了,以为我没过,我哭着说,孩子!快!快给爸爸打电话!说妈妈过了!过了!

喜极而泣!


因为司法考试于我来说太重要了,好几年来,我一直生活在失意中,我经常说自己就是个倒霉蛋,如今,几年的晦气一扫而光。


因为司法考试于我来说太难了,作为妈妈级考生,我付出的努力要比一般的人多。所以,我坐在电脑前,流着泪看着屏幕不愿离开,舍不得关掉。我哭着给亲人打电话,因为,他们都知道司法考试对于我有多重要,都在期待着,盼望着。身在千里外的爱人马上跑到网吧,他要亲眼看到我的名字我的成绩。我在电话里哭着喊,你看到了没有!是我吗!是我的名字,是我的身份证号,准考证号!是我通过了!

感慨万千!


看到这段文字,我也同样感慨万千,心中除了祝福,就是感动。


梅花飘香,盖因它挺过了寒冷的冬季。成功泪甜,因为那是对付出回报的喜悦之泪。能够过关固然可喜,但是残酷的现实并非总是尽如人意,每年一定的通过率,注定了所有的考生都是分母,而只有少数考生会成为分子。


尤其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勤奋努力的考生,为备考曾付出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最终却很可能并没有出现在分数线之上,这样的结果无疑最让人难以接受。如同很多人一样,我也经历过不少失败,其实自觉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面对失败。


在那个花儿盛开的年代,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五彩梦想。正所谓尽吾志,则无悔。只要我们曾经努力过,付出过,争取过,就对得起自己的选择,对得起自己斑斓的青春,对得起亲人和朋友。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


至于结果如何,应当尽量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做到得意不得志,失意不沮丧。若如此,你就能够以坦然的心态,勇敢的去面对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你就不会为曾虚度光阴而后悔,也不会为曾碌碌无为而懊恼。


我注意到,有一些朋友数度在司考的战场上,因各种原因以不多的分差折戟沉沙,遗憾的铩羽而归。我也注意到,有许多的有志青年,伴随着漫漫司考历程,从青年一路走到中年,至今仍在布满荆棘的司考之路上艰难攀登。读到他们写的一些悲情文字,我的心里真是五味杂陈。


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哥哥,他也曾是其中一员。上世纪九十年代,我的哥哥为圆律师梦,曾三次参加律师资格考试,结果都因不多的分差,遗憾的以失败而告终。最终,怀着无比惆怅的不甘心情,无奈的挥手对律考说再见。虽然当时我还小,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哥哥也早已为人夫、为人父,但我知道,律考一直是他心底深处的一个结。


所以,当七年前的今天,在司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天,我第一时间就把电话打给了家乡的哥哥,告诉他我超出合格线八十多分通过了司法考试。那一刻,我分明能感觉到远方哥哥的欣喜与激动,似乎比电话这端的我还要高兴。因此,想起哥哥那些年的悲情与不易,想起自己学生时代经历过的考试失利,对于那些因各种主客观原因,而暂时没有考好的朋友的心情,我非常能够理解。


在这里,我最想对有些朋友说的是:不管你是谁,也不管来自哪里,只要能够勇敢走进考场接受挑战,说明你就是生活的强者。因为你接受的挑战乃是当今中国公认的最难资格考试,由于存在运气成份和各种客观条件,以及考查方式的缺陷等诸多非人为因素,至于过关与否和分数多少,根本不能说明什么,与个人能力更没有必然的联系。


理论不等于实践,学历不等于能力,考试同样不等于能力。司考即不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法律素养,也无法考出一个人从事司法实践工作的水平,更不能体现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甚至连应试能力可能都难以体现。


比如,一些非法学也非会计专业的朋友,有人考注会轻松通过,考司法却屡战屡败,有人考司法轻松通过,考注会却屡战屡败。又如,从当前情况来看,不少全日制的法学本科生、研究生考了数年也未能通过,可一些非法本的考生却经历一次或两次就顺利通过。


再如,有些人各方面能力都很强,法学水平也不错,但不是考不过就是跌跌撞撞的通过。还有一些人,则恰恰相反,其能力学识皆一般,却轻松甚至高分通过。在司考这个诡异的江湖里,太多现象恐怕很难用应试能力来解释。


十四年司考,可以分为两个鲜明的阶段,从02到06年的前五年,通过率一直保持在较低的程度,尤其是06年,多省最高分还不到400。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到了后几年形势急转直下,过关率一直居高不下。法治理念送分越来越多,考生高分也越来越多,四百多分早不稀奇(我身边朋友中没过的才算稀奇)。


曾经的天下第一考,如今已是今非昔比,特别是后来饱受诟病的小司考,令所谓的“四最”蒙羞,致考试信度和证书含金量大打折扣。现在社会,五花八门的资格考试多如牛毛,各种各样的资格证书遍地都是。司法证也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不宜把某种考试当作人生的重要目标,也无需非要通过司考来证明学过法律,更没有必要因为区区一纸证书而妄自菲薄。


人类拥有理想和目标,最终是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如果它不能带给我们快乐和幸福,那么不管是放弃还是坚持,同样都是生活中的智慧。当今社会,多元而开明,可供选择的道路很多,证明自己的途径也有很多。我们没有必要因为某种考试而否定自己,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天道酬勤,相信自己有双隐形的翅膀!


明天上午八点,羊年司考成绩就正式公布了!过与不过,生活都要继续,都要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过了,没必要得意,因为你考到的这个证书现已遍地都是。没过,也不必悲伤,因为你可能在其他行业做的更为出色。

最后,我衷心预祝大家明天好运!各位法律同仁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