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面蓝字“深圳市书法院”可加关注 ■序言
邵岩研究收藏展小序
刘正成
齐长城美术馆要为邵岩先生做研究收藏展,这很好!邵岩确实是当代书坛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研究的人物!
我们刚参加了剑桥大学徐志摩诗歌节,除了著名诗人外,也去好些著名书画家。在诗歌节中,展览了我们带去的书画作品,并由部分书法家进行了现场书写表演。在现场书写中,卲岩的现代书法表演是一个亮点,吸引了英国的诗人、教授、学者和从伦敦等各地赶来的文化界和经济界人士。当然,他还没有表演激情四射的喷墨创作,但他人书合一的创作过程已深深地打动了人心!
徐志摩的孙子从美国赶来,在书法表演的现场,硬塞给邵岩五千美金,把那张刚刚复制的《再别康桥》据为已有!这位徐志摩孙子是美国人,在美国出生、成人、成家、繁衍后代,他现在也是当爷爷的人了,说美国话,执美国审美观,除了皮肤像貌与中国有点关系外,他是纯粹的美国人。他欣赏的不是别的名家的楷书、行书、草书的徐志摩诗歌,而唯独欣赏这个行走在书法与汉字边缘的现代书法,显然不仅仅是他爷爷的诗的纪念,而是邵岩那幅“再别康桥”的视觉魅力!这是否能为我们提供一种最直接的审美经验:依靠在象形基础上创造的汉字的抽象性所做的新颖的视觉造型,可以直接打动另一种文化所塑造的审美视觉?
邵岩是一个中国艺术家,他不能捨弃他的母体文化与汉字的传统审美观。近些年来,他又致力于古代经典风格模式的寻找与创造。强调汉字造型的夸张变形,是他的审美追求的折衷。但一般的审美贯性经验已深感其离经叛道了,但熟知他风格轨迹的欣赏者又看到他的复归和多样性选择。
在一个有将近一万年的汉字艺术传统的中国,它的主流艺术观与审美观必须是保守的。但中国的历史也并非仅仅由保守所构建,邵岩是一个时代艺术多样化选择的经典记忆,他在著名的风行二十年的中青展中以现代书法作品获得进一次优秀奖、两次一等奖,这本来就是一个艺术的传奇故事,它是一个实验的艺术探索的标本。如果我们有兴趣收藏它和研究它,我们庶几能有双重的价值收获:艺术的和文献的!
预祝邵岩研究收藏展获得成功!
是为序。
二0一五年十一月十一日凌晨于泥龟梦蝶堂灯下
-------------------------------------------------------------------------
■艺术评论
邵岩:书法的边界探索与东方式叙述
肖文飞
在保留中国意象和意蕴的同时,邵岩一直在试探着书法中汉字的边界与书写的边界。他把自己的艺术经历划分为三个十年,“前二十年里经历了传统书法、现代书法,来自汉字的抽象书写,西方艺术观念的渗入,不断交替出现在我的创作中,从形而上理性建构到感性的本体主义解构,奠定了第三个十年和今后涉足抽象水墨,抽象构成领域的基础。”(邵岩《第三个十年时期创作谈》)
从最初的“晴雪”,到“桃花乱落红尘雨”,再到“海”“围”系列,这一阶段是对书法中汉字边界的探索,在保持可识读的前提下,不断地走向抽象,走向解构汉字的边缘。通过极具创造力的想象,辅以墨色的肌理变化,塑造汉字的形象,来营造起与文字内容相契合的具有魔幻色彩的意境,从而最大限度地呈现出汉字造型的多种可能性与丰富性。
而2008年初,一个偶然的事件又让邵岩开始试探书写的边界。突发心肌梗塞,手术期间,他发现“注射器”这个装满药液和血液用于救治生命的医疗器具,如能装满墨液去书写该何等的神畅和出人意料。这种缘于对生命刻骨铭心体验的发现让他欣喜不已,一发不可收拾,以“射墨”的方式,完成了《墨法三十六计》、《飞来好运》、《风来花自舞》、《悠然见南山》等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几千年来,书法就没有摆脱毛笔这一书写工具,而借助毛笔,“书写”的意味一直就是中国书法的核心。虽然由毛笔变为了注射器,用“射墨”代替了书写,但在邵岩书法中,原有的书写性并没有因此减弱,反而凭添了许多在正常书写状态下不可能呈现的意外效果,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显然,邵岩对他的发现是非常得意的,“‘注射器’射出的墨柱在高速挥写的过程中落在纸上的‘扇形的点’组合成的线极其精彩,出神入化。速度慢,墨线则呆滞,太快则不成形。‘八面出锋’还要慢中有快,把线的‘抛’、‘散’、‘放’、‘旷’的意境推到极致。”(邵岩《第三个十年时期创作谈》)这不能不说是邵岩对中国书法的创造与贡献。
如果仅仅如此,邵岩也就不能成为邵岩了。
邵岩之所以成为邵岩,更在于他现代书法中的东方式艺术叙述。
中国的现代书法,应该源起于日本的“少字数书法”。从手岛右卿的“崩坏”始,绝大多数的中国现代书法就没有突破手岛右卿、井上有一等日本现代书法的藩篱。日本的现代书法是一种更偏向于西方美学的叙述方式,强调一种刚性的张力与对立冲突,这显然不符合中国哲学的审美。邵岩则摆脱了这种局限,其作品虽然也强调张力,也有对立冲突,但已经不是主调,而更趋向类似于怀素、董其昌草书线条的锻造与空间的营造,以东方式的叙述,呈现出一种有机圆融的从容与韧性。这让邵岩的现代书法在具有现代性的同时,也具备了经典性的特征,超越了日本“少字数”书法,从而也超越了中国现代书法的绝大多数。
边界探索与东方式叙述是邵岩现代书法的两个关键词,前者确立了他现代书法的身份,而后者则确立了他执中国现代书法牛耳的地位。
------------------------------------------------------------------------- ▲新罗礁 尺寸:53cm×232cm 释文:夷僧一苇到新罗,礁触行(舟)不许过。大士威神环海震,大雄大力大思波。 款识:释心果《新罗礁》诗。甲午三月邵巖书 钤印:邵巖
▲八指头陀诗 尺寸:66cm×132cm 款识:八指头陀诗二首。甲午邵巖书 钤印:邵巖
▲缶翁诗 尺寸:68cm×68cm 款识:缶翁诗。乙未秋邵巖 钤印:一片诗心尘寄梦 君子之心如水 变通 邵 巖
▲冬夜 尺寸:68cm×68cm 款识:缶翁《冬夜》诗。乙未邵巖 钤印:邵 巖
▲张之洞 陶然亭 尺寸:22cm×69cm×2 释文:张之洞,陶然亭。 款识:邵巖书 钤印:自在人 君子之心如水 平步堂 邵巖
▲千秋富 四海春 尺寸:22cm×69cm×2 释文:千秋富,四海春。 款识:邵巖书 钤印:邵巖
▲七重一片七言联 尺寸:53cm×232cm×2 释文:七重宝树围金界,一片冰心在玉壶。 款识:邵巖书 钤印:邵巖之鈢 心怀敬畏
▲潭影竹香七言联 尺寸:53cm×232cm×2 释文:潭影乍从明处见,竹香偏向静中闻。 款识:邵巖书 钤印:与造物者游 君子之心如水 邵巖之鈢 心怀敬畏
▲无题 尺寸:66cm×130cm 款识:李华山人《无题》一首。甲午邵巖 钤印:君子之心如水 邵巖 耕田食
▲一画开天地 尺寸:230cm×51cm 钤印:邵巖
▲再别康桥 尺寸:70cm×137cm 钤印:邵巖
▲狂 尺寸:70cm×137cm 钤印:邵巖
▲莲花界 尺寸:50cm×50cm 钤印:邵巖
▲真 尺寸:50cm×50cm 钤印:邵巖
▲兴 尺寸:50cm×50cm 钤印:邵巖
▲传 尺寸:50cm×50cm 钤印:邵巖 -------------------------------------------------------------------------
▼千字文(横看) 尺寸:68cm×24cm 款识:时次甲午之冬于京华邵巖记 钤印:一片诗心尘寄梦 邵巖 信手
▼东坡诗(横看) 尺寸:95cm×33cm 款识:右录东坡诗二首。时次甲午冬于京华正福寺邵巖 钤印:美意延年 且由斋 壬寅年生 自在人 一片诗心尘寄梦 莲花思 邵巖 信手 古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