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镜头中的博物馆(2)

 執古御今 2015-11-20

永乐青花竹桃纹带盖儿梅瓶,这件永乐青花晕散如同中国的水墨画一般。这种晕散的效果也是让中国文人开始喜爱青花的原因之一吧。一般永乐瓷很少有款,但晕散的效果比元青花和宣德青花要强,成为永乐青花重要断代依据。

[52 楼] 作者: chino    时间: 2011-5-13 11:01

梅瓶的局部,照片的反光很强,但还能清晰的看出苏离麻青产生的黑斑。


正德鱼莲纹盘,正德初期青花瓷使用的是江西的‘平等青’。这件青花器色泽偏灰,运用了双钩平涂的画法。此时的瓷器比永宣和成化几朝的水平相去甚远。

[58 楼] 作者: 会煮酒的青梅    时间: 2011-5-13 21:55



[59 楼] 作者: chino    时间: 2011-5-13 22:04

正德的款识,正德朝的四字款较多,德字和宣德朝一样中间少了一横。正德帝在位16年,是个有名的昏庸皇帝,朝政由太监把持。他本人好打仗,并且取得数十年来对蒙古人的首次“大胜”,由于战功赫赫,他不断升自己的官,什么各种大将军之类的,要是多活几年恐怕自己就篡了自己的位了。


正德的穿花龙纹盘,这时的龙还带有几分猛劲儿,毕竟此时的大明朝还未衰败。

[62 楼] 作者: chino    时间: 2011-5-13 22:43

嘉靖的云纹象耳瓶一对。嘉靖帝笃信道教,所以和神仙长寿沾边的题材很多。

[63 楼] 作者: chino    时间: 2011-5-13 22:46

他在位45年,共向景德镇派发了60万件的任务,加上前朝未完成的任务,景德镇官窑要完成多达百万件的任务,因为工作量实在太大,许多工作要有民营的窑厂承办,这也促进了民窑的发展。现今保存下来的明代瓷器以嘉靖朝的最多。整个嘉靖朝的瓷器工艺相对粗糙,但官民窑工艺上的差别不太大,关键是用的青料不同,官方任务选用回青料为主的混合颜料,正确的搭配使青花发色浓翠艳丽,民办的窑厂出产的青花依旧发灰。

[64 楼] 作者: chino    时间: 2011-5-14 06:43

嘉靖婴戏纹盖罐

[65 楼] 作者: chino    时间: 2011-5-14 06:46

嘉靖和万历时期婴戏纹饰很多,小孩的后脑画得都很大。

[66 楼] 作者: chino    时间: 2011-5-14 10:10

明天启莲池情趣图八方盖罐。天启是中国最黑暗的时代之一,所造瓷器也十分粗陋。

[67 楼] 作者: chino    时间: 2011-5-14 10:13

莲池中的水鸟看不出半点情趣,到有些象落水狗。

[68 楼] 作者: chino    时间: 2011-5-14 10:20

南极仙翁面带愁苦。

[69 楼] 作者: chino    时间: 2011-5-14 10:27

弘治朝的瓷器传世相对较少,其中黄色釉最为名贵,乃至后来康熙、乾隆朝都有仿制,但只有极少数能烧成弘治那种娇嫩的鸡油黄。

[chino 编辑于 2011-05-14 10:30]

[70 楼] 作者: chino    时间: 2011-5-14 10:30

弘治瓷的款识

[71 楼] 作者: chino    时间: 2011-5-14 23:16

正德黄地青花花果纹盘。这种工艺创烧于宣德年间,流行于成化到嘉靖。首先是在白瓷地上画上青花图案,然后罩上一层透明釉,入窑高温烧制,出窑后在白釉处再涂上一层黄釉,二次入窑低温烧成。

[72 楼] 作者: chino    时间: 2011-5-14 23:21

局部图,印象中几家博物馆的青花黄地盘都是正德年间烧制的。

[73 楼] 作者: chino    时间: 2011-5-15 00:05

弘治青花绿彩云龙纹碗。首先在白瓷胎上绘青花图案,其次刻出龙纹,经高温烧制;出窑后用墨彩钩边,填上绿彩,再经低温二次烧制而成。这只碗上的龙纹毫无气势可言,到象一只小宠物。

[74 楼] 作者: 会煮酒的青梅    时间: 2011-5-15 07:53

原文由 chino 在2011-05-13 22:08发表
常看会煮酒的青梅拍的片子,很羡慕老兄能四处游走
神交chino兄久矣,兄的几个帖子堪称经典,呵呵。
[75 楼] 作者: 会煮酒的青梅    时间: 2011-5-15 09:14


元青花, 鬼谷子下山, 大罐

[76 楼] 作者: 北极光223    时间: 2011-5-15 17:12

湖北省博物馆也值得看的

[77 楼] 作者: chino    时间: 2011-5-16 06:51

原文由 会煮酒的青梅 在2011-05-15 23:14发表

元青花, 鬼谷子下山, 大罐
老兄谬赞了,愧不敢当。这件大罐那里拍的?
[78 楼] 作者: chino    时间: 2011-5-16 06:56

原文由 北极光223 在2011-05-16 07:12发表
湖北省博物馆也值得看的
是曾侯乙编钟吧?我大学时到东湖边的湖北省博物馆,印象中还有许多极其精美的漆器。对武汉的夏天印象也极其深刻。
[79 楼] 作者: chino    时间: 2011-5-16 07:01

正德红彩鱼纹盘。感觉这鱼纹盘的红彩颜色很正,鱼脸是一种哭象,能吧鱼画出表情也属不易。

[80 楼] 作者: chino    时间: 2011-5-16 07:23

嘉靖五彩双龙花卉纹绣墩。嘉靖时期已经烧不出上好的铜红釉,所以其红彩只是容易烧制的釉上矾红彩(铁红),上一件正德的红彩鱼纹盘虽然色泽不错,但应该也是矾红彩。嘉靖时期的民窑也烧制彩瓷,它们可以用金彩,但黄彩仍是民窑的禁地。

[81 楼] 作者: chino    时间: 2011-5-16 07:30

五彩创烧于元代,到了嘉靖和万历朝达到高峰。一般都是青花五彩,也有在白釉地上用红、绿、黄、赭、紫等釉上彩,用700-800度的低温二次烧成。

[82 楼] 作者: chino    时间: 2011-5-16 07:34

上一张图是嘉靖时平遥府于丙申岁(1536年)在景德镇定制烧造的。

[83 楼] 作者: chino    时间: 2011-5-16 07:40

这是清代黑舍里氏墓出土的万历五彩花鸟纹洗。因为日本人在清末民初时对万历五彩红绿搭配的鲜艳色彩十分喜爱,所以万历五彩的名头很响。

[84 楼] 作者: chino    时间: 2011-5-16 07:51

嘉靖青花红彩鱼藻纹盖罐。这件盖罐用黄彩描绘鱼身,用红彩钩绘轮廓和鱼鳞,黑彩点睛。十二尾红鱼和青花水藻相映成趣,寓意金玉满堂。
[85 楼] 作者: chino    时间: 2011-5-16 07:52

局部图

[86 楼] 作者: 会煮酒的青梅    时间: 2011-5-16 07:54

原文由 chino 在2011-05-16 06:51发表

老兄谬赞了,愧不敢当。这件大罐那里拍的?
小弟在大都会里面偶遇,呵呵。
[87 楼] 作者: victorzhang    时间: 2011-5-16 07:56

湖北历史博物馆

[88 楼] 作者: chino    时间: 2011-5-16 07:57

原文由 chino 在2011-05-16 21:51发表
嘉靖青花红彩鱼藻纹盖罐。这件盖罐用黄彩描绘鱼身,用红彩钩绘轮廓和鱼鳞,黑彩点睛。十二尾红鱼和青花水藻相映成趣,寓意金玉满堂。
补图

[89 楼] 作者: chino    时间: 2011-5-16 07:59

原文由 会煮酒的青梅 在2011-05-16 21:54发表


小弟在大都会里面偶遇,呵呵。
此罐和我在大都会无缘,现在和老兄的照片有缘一会了。
[90 楼] 作者: chino    时间: 2011-5-16 08:01

原文由 victorzhang 在2011-05-16 21:56发表
湖北历史博物馆
这套压手杯有意思
[91 楼] 作者: 会煮酒的青梅    时间: 2011-5-16 08:09

原文由 chino 在2011-05-16 07:59发表

此罐和我在大都会无缘,现在和老兄的照片有缘一会了。


[92 楼] 作者: chino    时间: 2011-5-16 10:00

乾隆青花法华寺铭花卉纹觚,这是庙堂的五供之一。

[93 楼] 作者: chino    时间: 2011-5-16 10:04

不知这对花觚曾摆在中国那座法华寺里,首博收藏的应该是北京的法华寺吧。

[94 楼] 作者: 北极光223    时间: 2011-5-16 10:38

是随州曾侯乙古墓出土的编钟。出了漆器以外,湖北省博物馆还是有些好东东的,欢迎您有空来玩!

[2011-05-16 10:49 补充如下]

(回楼主的话)

[95 楼] 作者: 北极光223    时间: 2011-5-16 10:40

漆器(2)

[96 楼] 作者: 北极光223    时间: 2011-5-16 10:42

曾侯乙墓出土的(冰酒用的)青铜器

[北极光223 编辑于 2011-05-16 10:48]

[97 楼] 作者: 北极光223    时间: 2011-5-16 10:44

元青花(四爱花瓶)

[98 楼] 作者: 北极光223    时间: 2011-5-16 11:03

楚庄王墓出土的玉雕

[99 楼] 作者: 想要云游四方    时间: 2011-5-16 17:36

很多容易被忽视的亲藩陵寝博物馆往往有意外之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