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泵友可能都会自信满满的说对低压油路的排查肯定没问题,对简单的低压油路的故障已经了如指掌,但你是否知道低压油路正常工作时就会析出空气?你是否知道滤清在工作时并非满杯工作?本期就将结合现场处理的车辆起动困难的案例详解低压油路的原理和排查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起由共轨之家泵友和共轨之家一起处理的车辆难起动的故障。故障症状:车辆停止运行静置一段时间后(一小时以上)再次起动时起动困难,甚至无法起动。故障属于无规律偶发故障,该故障出现后必须按压手油泵排气车辆才能起动,车辆运行起来后加速加油,轨压一切都正常。熄火后故障等待一段时间故障有时又会出现。 车辆出现故障时读数据流:只有起动时轨压几乎没有为0;同步水温等其他数流据均正常→油路问题导致;怠速工况下测量喷油器的回油量:1缸7毫升/分钟,2缸15毫升/分钟,3缸12毫升/分钟,4缸10毫升/分钟→4支喷油器完好;低压油路已经检查,管路连接处已经全部重新拧紧,整个低压油路未发现问题。滤清器已经全部更换→故障未解决;看到这里相信大部分泵友都崩溃了,油路也就这么部件都换过了,为什么故障还是解决不了呢?再继续往下看之前请各位泵友思考下,各位要是遇到同样问题该怎么处理?我先把这个故障的现场调查结果跟大家分享。将低压油路全部换成透明管,停放一段12小时后,低压管路出现长段气泡(190cm),气泡积聚在油泵进油口处造成车辆无法起动。观察气泡来源为滤清器产生,见下图1;更换新的该品牌滤清器,路试后停放1小时后,低压管路依旧产生长段气泡(120cm),见下图2;更换另一品牌滤清器,路试后停放1小时,低压管路有小股气泡(5cm),故障解决,见下图3。

为什么更换了新的滤清器故障依旧,换了其他品牌的滤清器故障便可以修复?为什么在启动时候共轨压力不够,但不报轨压低故障码? 为什么滤清器会产生空气,为什么更换了新的滤清器故障依旧:正常情况下,柴油中会溶解一定量的空气,当柴油通过滤清器滤纸时压力下降,溶解在柴油里的空气会析出一部分(原理类似可乐打开瓶盖时气体大量析出)。滤清器在正常工作时都处于半杯油的状态,正规的滤清器都有空气管理系统(及时将空气排出):

正常行驶过程中一部分空气会随着燃油进入油泵后排出:
更换了新的滤清器故障依旧,换了其他品牌的滤清器故障便可以修复:首先,发动机停机后,输油泵前端发动机出口处为负压:
单向阀打开需要一定的压力。原车品牌滤清的出油口单向阀压力较小,停机后的负压吸力可以将单向阀打开,将滤清中的空气吸出到输油泵的入口,造成再次起动时输油泵吸不到油,导致车辆启动困难或无法起动。新品牌滤清器的出油口单向阀压力较大,停机后负压吸力无法打开单向阀,输油泵前能够保持一定的燃油,便于下次起动时油泵迅速建压,所以更换新品牌滤清器后,故障便解决。
为什么在起动时候共轨压力不够,但不报轨压低故障码: 这是由ECU控制逻辑决定。在发动机起动阶段ECU是不监控轨压错误的。为尽快达到起动条件的轨压值(200公斤),ECU将燃油计量单元的开度开大只进行开环控制。只有到发动起来以后ECU才进入闭环控制开始监控轨压的错误。试想如果还没启动就开始监控轨压错误,那岂不是每次起动都会报故障码了?这就是为什么起动阶段就算轨压达不到也不会报故障的原因。 这取决于发动机停机时间长短以及析出气泡的多少,油泵能承受一定的气泡,但若气泡较多积聚在油泵进油口,就会造成车辆难起动甚至无法启动。相反,如果管路内气泡较少后就能够购顺利起动。
其实这个故障归根到底就是油轨压力不足的故障,和有故障码的油轨压力低的油路排查方法是相通的,只要各位泵友掌握方法,那么低压油路的问题就再也难不倒大家了。推荐使用工具:透明管,透明管一接(最主要是滤清器到齿轮泵前),则油路情况一览无余(进油是否有顺畅,是否有气泡等)
 推荐方法:打吊瓶实验,从油箱或油壶直接接一根油管到输油泵前端可以直接确定低压油路是否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