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说明会的互联网元素到社区商务模式

 焚梅煮酒话英雄 2015-11-20


昨天的提议得到了不少朋友的支持,也有一些伙伴觉得很遗憾于过去的未知未觉。其实也不至于如此结论。任何事情都有起始的触发点,为时未晚。还有朋友提问服务号和订阅号究竟有何区别。笔者在这里就不再回复了,因为度娘那里有非常清晰的说明。

利用说明会这个契机,实现销售伙伴、(准)客户与公司这三者之间的连接。一旦连接发生,我们就能够实现持续性。当然,这种持续性依然需要通过销售伙伴的不间断的介入,这样才会有更佳的效果。

一旦连接实现,对于公司来讲,非常关键的工作就是这个公众平台的有效运营问题。总体来看,我们现在比较缺乏这方面的策划运营专业人才。因为这种前提下的公众平台运营,必然会遵循“内容为王”的关键原则。所谓“内容为王”,绝不意味着每天都要向客户推送以保险为核心的各类内容。那样做的结果,恰恰可能带来(准)客户的反感,将心比心嘛。

于是,这个话题就会演变成为前天咱们提及的“社区商务模式”问题。当然,在笔者的理解里,社区商务模式也是分为线上、线下两大类型的。现在咱们主要是从线上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前天提及时,更多指向的是线下实体社区的概念)。笔者以为,时至今日,从公司角度看,应该在渠道或者教育培训部门设置专门的岗位来日常履行前述职责,不要小看这个岗位的巨大价值。既需要不断持续地、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准)客户的保险观念的有效培育,也需要销售伙伴的认同和喜欢,更需要让(准)客户觉得这个公众平台是有趣的、是有帮助的、是可参与的,更是愿意参与并能主动向外辐射分享的。

当然,渠道原有的策划或者说销售支持岗位以及客户服务岗位都应该与前述公众平台内容策划与运营人员有机配合,将线下与线上结合,形成联动,充实丰富多样的各类参与性活动,再通过销售人员这个灵活角色的牵线,将有限(销售人员每天的实地拜访量是有效的)与无限(客户对公众平台内容的网络分享可能是无限的)共同发挥出来。果真能实现上述描述情形,整个销售与管理工作将走向可控和有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