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PS练习(Camera Raw功能太强大了)

 yzsuys 2015-11-21

以下是官方帮助文件摘录出来的全部功能,就当个速查手册吧:
“相机原始数据文件”包含来自数码相机图像传感器且未经处理和压缩的灰度图片数据以及有关如何捕捉图像的信息(元数据)。
“Photoshop Camera Raw 软件”可以解释相机原始数据文件,该软件使用有关相机的信息以及图像元数据来构建和处理彩色图像。对相机原始图像进行调整时,将保留图像原来的相机原始数据。调整内容或者存储在camera Raw 数据库中,作为元数据嵌入在图像文件中,或者存储在附属 .XMP 文件中。

A.“基本”选项卡中的色调控件来调整图像色调范围。
『白平衡』调整白平衡是指确定图像中应具有中性色(白色或灰色)的对象,然后调整图像中的颜色以使这些对象变为中性色。
A1.【原照设置】使用相机的白平衡设置。
A2.【自动】基于图像数据来计算白平衡。
A3.【色温】将白平衡设置为自定色温。如果拍摄照片时的光线色温较低,降低可校正该照片;如果拍摄照片时的光线色温较高,提高可校正该照片。
A4.【色调】设置白平衡以补偿绿色或洋红色色调。
A5.【白平衡工具】单击预览图像中应为中性灰色或白色的区域,以使所选的颜色完全变为中性色。
A6.【曝光】调整整体图像亮度,它对高光部分的影响较大。该值的每个增量等同于光圈大小。+1.50 的调整类似于将光圈加宽 1 1/2。同样,-1.50 的调整类似于将光圈减小 1 1/2。
A7.【恢复】尝试从高光恢复细节。Camera Raw 可从将一个或两个颜色通道修剪为白色的区域中重建某些细节。
A8.【填充亮光】尝试从阴影恢复细节,但不会使黑色变亮。Camera Raw 可从将一个或两个颜色通道修剪为黑色的区域中重建某些细节。
A9.【黑色】指定哪些输入色阶将在最终图像中映射为黑色。增加“ 黑色” 可扩展映射为黑色的区域。在阴影中进行的更改最大;而在中间调和高光中进行的更改要小得多。
A10.【亮度】调整图像的亮度或暗度,向右移动滑块时, 压缩高光并扩展阴影,而不是修剪图像中的高光或阴影。
A11.【对比度】增加或减少图像对比度,主要影响中色调。在增加对比度时,中到暗图像区域会变得更暗;中到亮图像区域会变得更亮。
『注意』:在移动【曝光度】、【恢复】或【黑色】滑块时,请按住Alt键以预览修剪高光或阴影的位置。移动滑块直至修剪开始,然后向回移动滑块以进行微调。
A12.【透明】通过提高局部对比度来增加图像的深度,对中色调的影响最大。使用此设置时,最好放大到 100% 或更大。
A13.【细节饱和度】调整饱和度以便在颜色接近最大饱和度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修剪。该设置更改所有低饱和度颜色的饱和度,而对高饱和度颜色的影响较小。还可以防止肤色的饱和度变得过高。
A14.【饱和度】均匀地调整所有图像颜色的饱和度。

B.“色调曲线” 选项卡中的控件对图像进行微调。
『色调曲线』表示对图像色调范围所做的更改。水平轴表示图像的原始色调值(输入值),左侧为黑色,并向右逐渐变亮。垂直轴表示更改的色调值,底部为黑色,并向上逐渐变为白色。如果曲线中的点上移,则输出为更亮的色调;如果下移,则输出为更暗的色调。45 度斜线表示没有对色调响应曲线进行更改:原始输入值与输出值完全匹配。
B1.【参数】选项卡中的色调曲线调整图像中特定色调范围的值。中间区域属性【暗调】和【亮调】主要影响曲线的中间区域。【高光】和【阴影】属性主要影响色调范围的两端。
B2.【点】选项卡中拖移曲线上的点。在拖移点时,色调曲线下面将显示“ 输入” 和“ 输出” 色调值。

C.“细节” 选项卡上的锐化控件可调整图像中的边缘清晰度。
『锐化』根据指定的阈值查找与周围像素不同的像素,并按照指定的数量增加像素的对比度。
C1.【数量】调整边缘清晰度。
C2.【半径】调整应用锐化的细节的大小。
C3.【细节】调整在图像中锐化多少高频信息和锐化过程强调边缘的程度。较低的设置主要锐化边缘以消除模糊。较高的值有助于使图像中的纹理更显著。
**.【蒙版】控制边缘蒙版。
『注意』图像至少放大到 100%。按住Alt拖动此滑块可查看要锐化(白色)的区域和被遮罩的区域(黑色)。
『减少杂色』杂色是图像中多余的不自然的内容,它们会降低图像品质。图像杂色包括灰度杂色和单色杂色。灰度杂色使图像呈现粒状,不够平滑;单色杂色通常使图像颜色看起来不自然。如果拍摄时使用的 ISO 感光度高,或者数码相机不够精密,照片中可能会出现明显的杂色。
C5.【明亮度】控件可减少灰度杂色;
C6.【颜色】控件可减少单色杂色。
『注意』图像放大到至少 100%

D.“HSL/ 灰度” 选项卡中的控件调整各个颜色范围。
D1.【色相】更改颜色。
D2.【饱和度】更改颜色鲜明度或颜色纯度。
D3.【明亮度】更改颜色范围的亮度。
D4.【灰度混合】如果选择“转换为灰度”,则只能看到一个嵌套选项卡。使用此选项卡中的控件可指定每个颜色范围在图像灰度版本中所占的比例。

E.“分离色调”选项卡中的控件设置灰度图像的色调。
可以在整个色调范围中添加一种颜色(如棕褐色外观),或者创建拆分色调效果(为阴影和高光应用不同的颜色)。最亮和最暗部分保持为黑色和白色。也可以为彩色图像应用特殊处理,如反冲处理的外观。
E1.【色相】用于设置色调颜色。
E2.【饱和度】用于设置效果幅度。
E3.【平衡】控件以平衡【高光】和【阴影】控件之间的影响。正值增加【阴影】控件的影响;负值增加【高光】控件的影响。

F.“镜头校正”
『色差』是一种常见问题,它是由于镜头无法将不同频率(颜色)的光线聚焦到同一点而造成的。有一种色差导致每种光线颜色的图像均在焦点上,但各图像的大小略有不同。可以将这种色差看作是在远离图像中心的区域中出现的互补色边缘。
F1.【修复红/ 青色边】调整红色通道相对于绿色通道的大小。它补偿红/ 青色边缘。
F2.【修复蓝/ 黄色边】相对于绿色通道调整蓝色通道的大小。这样就可以补偿蓝/ 黄色边缘。
『注意』缩放至预览图像一角的区域。为了获得最佳效果,该区域应包含非常暗的细节和非常亮的背景,或包含黑色细节和白色背景。寻找颜色边缘。如果要调整红/青色加边,请按住Alt以隐藏蓝/黄色加边。同样,在调整蓝/黄色加边时,请按住Alt键以隐藏红/青色加边。
『去边』去除镜面高光周围的色彩散射现象的颜色。
F3.【所有边缘】可校正所有边缘的色彩散射现象,包括用颜色值表示的所有锐化更改。
F4.【高光边缘】来仅校正高光边缘(在这种边缘中极有可能出现颜色加边)中的颜色加边现象。
F5.【关闭】可关闭去边效果。
『晕影』是一种镜头问题,可导致图像的边缘(尤其是角落)比图像中心暗。
F6.【数量】增加以使角落变亮,或者减少以使角落变暗。
F7.【中点】减少将调整应用于远离角落的较大区域;或者增加将调整限制为离角落较近的区域。
『裁切后晕影』要对裁剪后的图像应用晕影以获得艺术效果。
F8.【圆度】正值增强圆形效果,而负值增强椭圆效果。
F9.【羽化】增大将增加效果与其周围像素之间的柔化,值降低会减小效果与其周围像素之间的柔化。

G.“相机校准”调整相机的颜色显示
『相机配置文件』对于支持的每种相机型号,Camera Raw 使用颜色配置文件来处理原始图像。这些配置文件是通过在标准光照条件下拍摄颜色目标而生成的。
G1.【Adobe Standard】相机配置文件显著改善了颜色显示,这对暖色调(如红色、黄色和橙色)尤其明显。
G2.【Camera Faithful】可靠设置
G3.【Camera Landscape】风景设置
G4.【Camera Neutral】中性设置
G5.【Camera Portrait】人像设置
G6.【Camera Standard】标准设置

H.“预设”
可以将所有当前 Camera Raw 图像设置(或其中的任何部分)存储为预设。使用“ 预设” 选项卡底部的按钮来存储和删除预设。也可以应用“ 预设” 选项卡中的预设。

I.“快照”
通过创建“快照”,您可以记录图像在任意时间的状态。快照是存储的图像重现,其中包括截至创建快照时所做的一整套编辑操作。通过创建图像在编辑过程中各个时间的快照,可以轻松地对比所做调整的效果。如果希望使用图像在另一时间的版本,还可以返回之前的状态。快照的另一优势是,您可以处理图像的多个版本,而无需复制原始图像。

J.【目标调整工具TAT】调整色调或颜色
支持直接在照片上拖动,校正色调和颜色,而无需使用图像调整选项卡中的滑块。对有些用户来说,在图像上拖动的工作方法更加直观。
J1.【色相】、【饱和度】、【明亮度】选择要进行的校正类型,在图像中拖动即可。可能会影响到多种颜色的滑块。
J2.【灰度混合】可以将图像转换为灰度。
J3.【参数曲线】TAT工具将根据图像中单击处的值,调整“ 高光”、“ 亮区”、“ 暗区” 或“ 阴影” 曲线区域。

K.『专色去除』可用于使用另一区域中的样本修复图像中的选定区域。
K1.【修复】使样本区域的纹理、光照和阴影与所选区域相匹配。
K2.【仿制】将图像的样本区域应用于所选区域。
K3.【半径】去除工具影响的区域的大小。
『绿白圆』指定样本区域
『红白圆』指定将要仿制或修复的所选区域

L.『调整画笔』应用局部调整
L1.【曝光】设置整体图像亮度,它对高光部分的影响较大。
L2.【亮度】调整图像亮度,它对中间调的影响更大。
L3.【对比度】调整图像对比度。
L4.【饱和度】更改颜色鲜明度或颜色纯度。
L5.【透明】通过增加局部对比度来增加图像深度。
L6.【锐化程度】增强边缘清晰度以显示细节。
L7.【颜色】将色调应用到选中的区域。单击效果名称右侧的颜色样本框,选择色相。
L8.【大小】指定画笔笔尖的直径(以像素为单位)。
L9.【羽化】控制画笔描边的硬度。
L10.【流动】控制应用调整的速率。
L11.【密度】控制描边中的透明度程度。
L12.【自动蒙版】将画笔描边限制到颜色相似的区域。
L13.【显示蒙版】在图像预览中切换蒙版叠加的可见性。
『注意』十字线指示应用点。实圆指示画笔大小。黑白虚圆指示羽化量。

M.『渐变滤镜』应用局部调整
『注意』绿点表示滤镜开头边缘的起点。红点表示滤镜结尾边缘的中心。连接这些点的黑白相间的虚线表示中线。绿白相间的虚线和红白相间的虚线分别表示效果范围的开头和结尾。

N.“工作流程选项”
『工作流程选项』为从 Camera Raw 输出的所有文件指定设置,其中包括颜色位深度、色彩空间、输出锐化以及像素尺寸。
N1.【色彩空间】指定目标颜色配置文件。选择“ProPhoto RGB”。
N2.【色彩深度】指定在 Photoshop 中打开文件时是采用每通道 8 位图像的方式,还是采用每通道 16 位图像的方式。
N3.【大小】指定导入到 Photoshop 时图像的像素尺寸。默认像素尺寸是拍摄图像时所用的像素尺寸。
N4.【分辨率】指定打印图像的分辨率。此设置不影响像素尺寸。
N5.【锐化】允许对“ 屏幕”、“ 雾面纸” 或“ 光面纸” 应用输出锐化。
N6.【在Photoshop 中打开为智能对象】单击“ 打开” 按钮时,Camera Raw 图像在 Photoshop 中打开为智能对象图层而不是背景图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