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書一直讀,要讀到哪裡去?

 师公 2015-11-21

文、圖╱曾凡寧

這些天歐陽娜娜的新聞的確讓身為母親的我多加關注;看了來龍去脈,故事以女孩從柯蒂斯音樂學院休學開始,一直到遠赴巴黎看秀而沸騰喧擾。

歐陽娜娜氣質清新,粉絲除了少男少女,也有許多媽媽長輩們關注;號稱是有史以來在兩廳院演奏廳裡年紀最小的獨奏家,卻突然從音樂學校休學轉而向演藝圈發展。當年給予讚賞的婆婆媽媽姊姊們無法接受一個學齡階段孩子中斷求學路,紛紛表示關切,關切過頭卻釀成口水戰。幾天過去,又因為飛到巴黎看秀被批評愛慕虛榮,價值觀崩壞。

說到底,因為大眾均普遍認為孩子就應該心無旁騖好好讀書才對;其他的,等長大再說。在德國,我卻觀察到了不同的教育觀念與求學態度。

女兒上幼稚園第一個星期,我接到幼稚園主任來函約時間訪談。

一坐下,主任開門見山:「亞洲媽媽通常對孩子的期望與要求很高,不過我希望您明白,幼稚園是讓孩子學習團體生活的第一步,手腦開發等相關課程我們都有一定的教學程序。這些學習並非課業上的學習,而是在態度與觀念上的培育。請您不要對接下來我的要求感到突兀:我希望您可以放手、放心讓孩子自己體會學習的樂趣。我們在過去與亞洲媽媽來往的經驗發現,你們習慣性給孩子過多的期許,這些期許都會造成壓力;而這些提早與過度學習的想法與幼稚園的教育方針有出入。」還記得主任切切提醒,不要讓女兒提早拿筆練字;這些都是上小學之後才應該開始學習的。

回家路上腦袋裡跑馬燈轉不停,雖然當著主任的面沒有順勢應認,卻也有種被逮到胳肢窩發熱的囧感;主任一席話的確當頭棒喝。女兒上了幼稚園,我這才從頭學習如何當個媽媽。

夏天天氣好,女兒帶泳衣蛙鏡防曬乳液到幼稚園玩水,在附近公園野餐,參觀消防局、公車總站、博物館還有看展覽;冬天裡這些小傢伙擠在幼稚園廚房裡幫忙烤蛋糕餅乾,到附近公園滑雪、拜訪老人之家,到劇場看音樂劇演出。每天女兒總有分享不完好玩的故事;而我也從那時候開始養成一個習慣,每天下午接女兒回家時總問:「今天好不好玩?」

我慢慢懂得當初幼稚園主任提到的學習樂趣;因為好玩才會產生興趣,有了興趣才會投入專注力,這才是培養學習的第一步。

在女兒三歲到五歲這個階段,我領悟了:「比起提早衝鋒陷陣,給予一個健全的學習環境、養成從生活細節裡處處留意觀察的敏銳力其實來得更為重要。」

不過,是在女兒進入國小之後,我這才真正徹底放棄一廂情願的「為母大計」。

德國每一省區的教育部每年會提供新的學年教學計畫給級任老師做參考(德國共有十六省區),內容有教學進度、方針安排以及教課書選購單等,班級級任老師可以在一定範圍內,依照自己對書籍排版方式、顏色設計的喜惡來挑選課本;也就是說,即使同個學校同年級不同班級的學生,使用的課本都有不同。

想要幫女兒複習功課?沒辦法,課本通通留在學校。檢查家庭作業?最好不要,這樣老師才清楚孩子在學習上的困難點。那請老師開閱讀書單好了,不用,孩子想看什麼、念什麼,雜誌上的小食譜、產品包裝背後的使用說明、報紙副刊的四格漫畫、超市裡附贈的主婦月刊等,都可以。

上課時數沒有短少,校外教學安排也很豐富,體育課、音樂課、藝術創作課,外加自由選擇的選修課程,女兒很喜歡上學。為什麼?因為很好玩。

那麼教學緊湊度還有競爭力呢?不擔心,都在掌控之內。一樣有升學壓力,不過不是每個人都得滿分直升高中上大學。相較於茫茫一頭栽進求學大海裡,德國人更注重自我性向認知;把一件有興趣的事發揮得璃淋盡致,比從大學畢業之後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來得更為重要。

女兒現在四年級,即將面臨直升高中,或是進入(類似)職校的轉淚點階段。從現在起半年內女兒在學校的成績表現,可以決定她接下來五到八年的求學路。我這亞洲魂媽媽開始緊張,恨不得自己拿課本幫女兒複習研讀,順便帶筆上考場代打。女兒的級任老師則保有一貫的從容教學態度,功課並無明顯增加;堅信課堂裡的授課時數已足夠,不該增加孩子們的負擔與壓力,有充分的時間休息也很重要。不過,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暗示孩子們,接下來會有比較多的小考,希望孩子們有心理準備。

一向懶惰學習的女兒回報了這則消息,開始在考試前一晚主動溫習課業;開學至今一個多月,每每看似有困難的新課題出現,總讓我暗自跳腳,卻很神奇地都在幾天學習過後迎刃而解。考試成績不是最好,我們也都沒有把握是否直升高中,不過女兒從來不覺得有壓力,還是很喜歡上學。

在女兒從六歲到九歲這四年間,我學到了:「信任自己的孩子是很重要的事,讓他們放開心胸均等學習,才有更多機會融入這個寬廣的世界。」

這些年來也從身旁年輕朋友們身上體悟到在不同教育方針下所培育出來的價值觀。

幾個還在大學就讀的朋友們提過,當初高中畢業考上大學後,有些人決定先保留學籍到其他國家邊打工邊玩,短則個把月,長則一到數年;有的人則選擇先進行為期三年到三年半的相關在職訓練(Ausbildung),之後,才重返校園繼續求學。第一次聽聞下巴久久闔不上;怎麼可以這樣,先把書讀完不是比較重要嗎?

對絕大部分一板一眼的德國人來說,生活體驗與經驗是真真實實的知識;晚幾年讀書,換來更多扎實準確的實戰經驗。一旦從校園離開,學歷與經歷都具備了,才是職場上備受歡迎的求職準將。

我們亞洲人總認為讀書很重要,先把書念完,其他的再說。

其實,回過頭來歐陽娜娜的故事在德國根本不犯規;她已經達到了九年級之後(國中畢業)就可以先進入在職訓練的最低標準,她選擇的產業是演藝圈,期限則無上下限,而在職進修的確有薪水收入。將來,不管是否重返音樂界、繼續求學,歐陽娜娜都會把這些年來讓人過度關切的過程轉化為人生經歷;即便沒有亮眼的成績、無法獲得滿分,都會是段很好玩的時光。而且不能否認,這些很有意思、很過癮的經驗是許多「已經把書都先讀完」的人都無法擁有的。

至於讀書?不能否認的確也很重要。在德國教育觀念裡,書隨時可以讀,不過學識與經驗是相輔相成的。在亞洲環境中,書必須一直讀,而且要先讀完,其他的再說。只是,一直讀要讀到哪裡去才夠呢?

德國巴伐利亞州的教育制度在國小四年級就以學業成績分發學校;當初聽聞覺得壓力頗大,現在了解固中道理則坦然接受面對。因為升高中上大學根本不是人生唯一出路;如果在年紀輕一點的時候先進入職場,培養了專業技能,因為熟能生巧便會產生興趣,有了興趣就覺得好玩,因為好玩才會長久堅持。在日後的專業領域上若有求知慾,那麼繼續進修則只是時間上的安排。

在女兒即將進入人生第十年歲月時,我了解了:「並沒有走錯路的人生,只是在那些峰迴路轉的沿途上,你有沒有能力靜下心思好好欣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