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票涨停前都会发出一个信号,散户看懂了,天天抓涨停

 rv2013 2015-11-21

熟练掌握起涨信号,就会在股市中成为常胜将军,抓住股票起涨前夕,熟悉K线图、技术指标以及盘面上会出现一些明显的特征,如果经过总结与观察我们一般都可以观察到一些买卖技巧,在股票起涨前夕先“上轿”,等待主力拉抬。通过观察市场,我们可以发现,强势个股在拉升初期,其K线组合、技术指标或是基本面上都会有一些异动出现,总结一下,我们会发现一些规则。 从个股的趋势和盘面看,个股会有一些的起涨信号:

(1)个股前期连续出现小阳线,然后突破放量创出新高。这中情况说明是主力在拉高建仓,是一个起涨信号。

(2)股价在底部区域,出现层层的大单买进,但是在卖盘上却是寥寥无几,这时候股价也呈现震荡状态,这时候是主力之间的相互打压,投资者可以趁机逢低适量买进。

(3)股价在低位拉出涨停,但是没有封死,一天股价都是在打开-封板-打开之间不断转换,相互之间的竞争博弈很激烈,成交量巨大,这种现象往往是主力在通过震荡洗出一部分不坚定的筹码趁机吸收,且都是伴随着突发利好的出现。

(4)股价低开高走,但是在盘中又出现砸盘现象,但是卖盘上抛售现象不明显,且每一笔卖出都有买单消化,随着股价的震荡运行,低点在不断的太高,顶部也慢慢的上移,尾盘再打压,这明显是主力在做打压动作,这样的个股投资者可以选择在尾盘适当买进。

(5)股价突破底部K线形态的颈线位置,成交量放大,然后股价在后市的连续几天都站在颈线的支撑位上,这就是说明突破是有效的,投资者可以买进。

从K线组合图形和技术指标上来看,个股的起涨信号是可以察觉的:

(1)股价不断回调,KDJ的KD值在20以下,J值则长期的在0附近徘徊

(2)5日的RSI值是在20以下,10日的REI值在20附近徘徊

(3)个股的成交量小于5日军量的二分之一,股价平缓运行,量能不断萎缩

(4)当日K线有很长的下影线,10日均线从下跌转为走缓一段时期,然后开始向上攻击20日均线位置

(5)布林线的上下轨的开口逐渐变大,中轨线开始向上翘头。

(6)SAR由绿变红,成交量逐步温和的放大,这可以看做是底部即将启动的标志。

从K线图及技术指标方面看,股票起涨有以下特点:股价已经经过连续的杀跌,KD值在25以下,J值长时间趴在0附近位置;5日RSI值在15以下,10日线RSI在25附近;成交量小于前一日成交均量的三分之一一下,股价不跌破最近的最低价而且量缩;日K线的下影线较长,10日均线由下跌转为走平已有一段时间且开始上攻20日均线;布林线中轨开口有放大迹象,中线开始上发散;SAR指标开始由绿色信号翻红色信号。

在上述情况下,若成交量放大比较温和,可以看作是底部启动的进仓信号。

股票涨停前都会发出一个信号,散户看懂了,天天抓涨停

如上图该股在上涨过程中温和放量,最后以一根放量大阳线,标志着该股的向上通道打开。

从个股K线走势及盘面反应情况上看,股票在涨之前有以下特点:股价在连续小阳后放量且以接近当天最高的价位收盘,是主力在抢先拉高建仓,可看作是该股起涨的信号;股价在底位,下方出常常出现大量的买单,而上方仅有零星的抛盘,并不时出现大手笔炸掉下方的买盘后,又扫光上方抛盘。此为主力在对倒打压,震仓吸货,可适量跟进;在低价位出现涨停板,却不封死,而是在“打开—封闭—打开”之间不断地循环,争夺激烈,且当日成交量极大。这是主力在利用涨停不坚的假象震荡建仓,这种情况往往有某种突发利好配合;股价低开高走,盘中不时往下砸盘,但跟风者不多,上方抛盘依然稀疏,一有大抛单就被一笔吞掉,底部缓慢抬高,顶部缓慢上移,尾盘却低收。这是主力在故意打压,以免暴露其痕迹。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考虑在尾盘急跌的时候买入;股价经历长时间的底部盘整后,向上突破颈线压力,成交量放大,并且连续多日站在颈线位上方。这个时候是我们的加仓点位此突破为真突破,应跟进。

以上几种情况,需要将个股走势与盘面特点结合技术指标综合分析,一旦发现两者都符合,就可以考虑介入。很有可能是该股中期的底部,以后的涨幅可能十分可观。结合目前的市场情况分析,个股股价大多已脱离底部,而且经过数天的调整之后,技术指标等已出现调整即将到位的迹象。个股符合其中的两条或者是多条,那么我们可以说股票的中期趋势良好,底部位置基本确认,投资者可以放心买进,坐等丰厚的利润。

————擒牛教学基地————

加本人微信【ans568】(长按字母可复制)精准把握主力动态。

关注本人微信至少能让大家解决以下三个问题:①.短线买卖点问题;②. 个股中线趋势把握;③.选股难,买了就跌卖就涨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