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际油价走势图1970—2013 2015年国际油价走势预测

 ZSdd 2015-11-21

自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大体经历了以下不同的三个历史阶段:

  1970-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国际油价走势图1970—2013 2015年国际油价走势预测

  (1)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驱动油价持续暴涨。

  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价格为1.8美元/桶;

  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10美元/桶;

  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20美元/桶;

  1980年,原油价格首次突破30美元/桶;

  1981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最高达到39美元/桶;

  随后,国际油价逐波滑落,从此展开了一轮长达20年的油价稳定期。

  (2)1983——2003年初,20年油价一直徘徊在30美元之下。

  1986年,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落至10美元/桶上方;

  1986年初——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基本上稳定在20美元/桶之下运行,只是在1990年9——10月间,油价出现过瞬间暴涨,并首次突破40美元/桶,但两个月后很快又滑落至20美元/桶之下;

  1998年底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至10美元/桶以下。

  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曾短时间内冲至30美元/桶上方,但很快又跌落至20美元/桶之下。

  2000-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国际油价走势图1970—2013 2015年国际油价走势预测

  (3)第三次石油危机时期(2003——2008年)。第一、二次石油危机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经历了长达20年的稳定期。20年后,国际原油价格再次步入一个全新的快速上升通道,第三次石油危机终于爆发:

  2003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再次突破30美元/桶,然后,不再回头。

  2004年9月,受伊拉克战争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再次突破40美元/桶,之后继续上涨,并首次突破50美元。

  2005年6月,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60美元/桶,并加速前行。

  2005年8月,墨西哥遭遇“卡特里”飓风,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70美元/桶。

  2007年9月12日,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80美元/桶,随后,继续加速上场。

  2007年10月18日,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90美元/桶,并在年底直逼100美元/桶!

  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出现大幅飙升,7月14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创出147.27美元/桶的历史高点。

  2009年,受金融危机冲击国际油价出现大幅回落,1月2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跌至33.20美元,为2004年4月以来新低。

国际油价走势图1970—2013 2015年国际油价走势预测

  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震荡整理,先抑后扬。纽约市场原油价格全年累计上涨8%,收于每桶98.83美元。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全年累计上涨13%,收于每桶107.38美元。2011年4月29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升至114.83美元/桶,为近三年来高位。

  过去三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国际油价走势图1970—2013 2015年国际油价走势预测

  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国际油价走势图1970—2013 2015年国际油价走势预测

  

2015年国际油价走势预测

  截至日前,NYMEX原油价格逼近60美元/桶关口,距离进入50美元/桶区间只有一步之遥。业内人士认为,此轮油价下跌的主要因素是供给增加导致的供大于求。尽管目前国际油价走势仍扑朔迷离,但多位人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短期内不排除国际油价进一步下探,但从原油生产成本角度而言,若油价持续走低,价格杠杆将使原油供给减少,从而平衡其市场价格。因此,预计明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将反弹至70美元/桶至80美元/桶区间,并逐步企稳。

  价格杠杆将使原油供给减少

  “根据目前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我们都不知道如何操作了。”某大型石油公司负责纸货操盘的一位人士对记者表示,几个月前还认为70美元/桶至80美元/桶是国际油价支撑位,但现在单从技术形态上看,每次原油价格稍有反弹,之后很快就是一个“深蹲”,整个盘面都在做空,导致他们也不敢做多。但他还是认为国际油价很难长期维持在50美元/桶至60美元/桶的水平。对于目前的操盘手法,该人士表示将严格遵守操盘纪律,做好套期保值。

  前段时间国际油价在81美元/桶左右徘徊时,上述人士仍认为,国际油价下跌到75美元/桶至80美元/桶区间,就会遇到支撑位,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生产商成本所致,从欧佩克国家预算来看,欧佩克国家原油预算平均价格是89美元/桶。

  而从影响国际油价明年走势的因素来看,乌克兰冲突可能结束、美国经济复苏加快等都将是利多因素。但与此同时,中国今年柴油需求较低,反映出中国经济增速缓慢;伊朗核问题缓和,对伊朗原油出口制裁也将放松,伊朗原油出口随之增加;美联储缩减QE,欧洲施行宽松货币政策等,这些也都是利空因素。

  此外,美国原油产量超预期增长,并逐步放开原油出口,这可能进一步加剧世界石油市场供需宽松态势,不利于国际油价的回调。据了解,美国政府6月批准两家石油公司可以出口最低炼化的凝析油,市场预计美国可能在2015-2016年启动解禁过程。

  尽管利空因素偏多,且目前国际油价仍跌跌不休。但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认为,短期内不排除国际油价进一步下探,但从原油生产成本角度而言,若油价持续走低,价格杠杆将使原油供给减少,因此判断明年上半年国际油价将反弹至70美元/桶至80美元/桶区间,并逐步企稳。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明年国际油价最终会落在75美元/桶至80美元/桶区间。尽管欧佩克一些较老的油田生产成本可能只有10美元/桶至20美元/桶,但非常规油和深海油的开采成本,已经接近目前的国际油价。

  根据银河证券石化行业分析师裘孝锋的数据,美国页岩油主流的盈亏平衡点在50美元/桶左右,一旦量产,其纯生产环节的成本其实不高,普遍在6美元至8美元/桶;生产环节的税费主要是产量税,按实现收入约10%征收,前段时间普遍在8美元/桶至10美元/桶,油价下跌后相应会降低。美国页岩油最主要的成本是折旧成本,普遍在25美元/桶至30美元/桶;另外是销售管理费用和管输费用,一般在5美元/桶左右。

  董秀成表示,美国这部分页岩油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一旦这部分石油减产,整个国际原油的供需关系就会发生转换。业内人士判断,明年油价供需仍将呈现宽松态势,供需基本面不支持油价走高,非欧佩克供应量将持续增加,对原油产量影响较大;金融机构投机行为监管加强,投机对油价扰动将减弱。

  供大于求成油价暴跌主因

  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内,国际油价从高位的107美元/桶,跌到目前的60美元/桶左右,对于其背后原因,上述原油纸货操盘手认为,从基本面角度而言,去年国际原油需求与今年同期基本持平,但今年供应较去年更加充足。

  以美国市场为例,三季度原本是美国汽油需求旺季,但今年旺季不旺。同时受页岩油革命影响,今年美国原油增长100万桶。今年一季度以来,美国商业库存一直在上升,目前美国商业库存已至5年来高位,对油价形成一定压力。石油进口需求持续下降,原油净进口量从2007年开始一直呈下降趋势,出口自6月起,从多年来的10万桶/日增长到30万桶/日。

  从美元角度而言,美联储稳步退出QE,美元稳定上行利空油价;从金融投机角度而言,金融监管加强,投机对油价扰动作用减弱,布伦特期货价格日间波动率在减缓;从地缘政治和突发事件角度而言,乌克兰问题三方会谈尚未达成协议,欧美制裁会长期影响俄罗斯原油产量。未来美国可能通过加大国内非常规油气生产释放战略库存等,以及与沙特进行联合进行增产压价。

  董秀成表示,此轮油价暴跌对美国而言总体是利大于弊,低油价对美国整体经济复苏更有利。而沙特原油之所以不减产,是因为其尚有几千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对国内经济影响利大于弊

  2008年油价下跌与此轮油价暴跌存在不同的原因。业内人士认为,2008年油价下跌主要是金融危机导致的需求萎缩,而供应面没有太大变化,因此导致严重的供过于求局面。而今年的此次下跌,则主要是由供应主导的下跌。美国每年增长近100万桶原油,但需求量没有增长太多,需求增长远低于供应量,导致基本面趋弱。

  关于本轮油价下跌对国内诸多行业的影响,董秀成认为,首先,国际油价下跌对国内经济肯定是利大于弊。经济运行成本下降会降低CPI上升压力。但目前CPI增速降幅过快,油价下跌可能进一步加剧中国经济通缩的风险,这应该值得警惕。

  其次,对于国内“三桶油”而言,油价下跌对以上游开采业务为主的中海油而言肯定是利空,这必然反映到其2014年的年报中;中石化下游炼化业务较多,上游原料成本下降,有利于其利润增长;中石油兼有上游和下游业务,因此可以通过内部调节对冲油价下跌带来的风险。

  第三,对于其他行业而言,平安基础化工分析师鄢祝兵认为,油价下跌有利于需求相对稳定的,并与汽车产业相关的改性塑料子行业,以及成本占比小、客户价格敏感度较低的印染助剂子行业等。

  董秀成表示,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油价下跌将使得一大批原本进口原油的资金留在国内,从而造成货币供给相对宽松,这对于当前股市将是一定程度的利好。

  国际投行:市场恐慌情绪可能蔓延

  全球原油供需紧张的局势持续,石油输出国组织将原油需求预期削减至2012年来低点,而美国原油库存和产量却双双上升,纽约和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再度跌至五年来低位。多家国际投行指出,当前原油价格战已经愈演愈烈,以沙特为代表的海湾产油国并未采取任何减产保价的措施,油价恐进入“惯性下滑”的状态,市场的恐慌情绪或进一步蔓延。

  供需失衡或持续

  欧佩克在10日发布的最新报告中表示,明年欧佩克原油的全球需求将会下降至2892万桶/日,创下2012年以来新的最低水平,较此前的预期减少28万桶/日。欧佩克指出,其明年全球原油需求低迷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消费增长疲弱和以及美国页岩油行业繁荣发展等因素影响,这也表明2015年全球原油市场供应过剩的形势还将加强。尽管原油价格此前已大幅下跌,但欧佩克仍在11月27日决定维持其日均3000万桶的产量目标不变,使得原油价格继续重挫。

  此外,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原油库存和产量却明显提升。据美国能源信息局10日公布的数据,上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增加150万桶至3.808亿桶。美国原油产量上升至日均912万桶,去年同期的产量为日均807万桶。该机构还表示,由于欧佩克不减产,加上美国的原油产量大幅提升,将纽约和布伦特原油明年年均价格的预测目标大幅下调至62.75美元和68.08美元。

  目前原油市场的“价格战”仍在延续。欧佩克的两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和伊拉克近日先后决定下调向亚洲出口原油的官方售价,另一大产油国科威特11日也做出了同样的举动。市场人士指出,短期内预计欧佩克国家将为争夺市场份额而不惜“放任”油价继续重挫。据媒体报道,沙特石油部长欧那密就在10日明确表示,沙特没有必要和义务一定要选择减产,油价是否会做出“自我修正”最终也只会由市场决定。

  市场恐慌情绪加重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最新评论,引起油价下挫无非五个原因,即美国页岩油发展、美元持续走强、地缘紧张局势缓解、全球需求放缓以及价格战持续。目前看这五点因素短期内都很难出现重大改变,这也就决定了油价可能仍将处于“自由落体”的轨道上,而更为严重的是市场已经陷入了无限的恐慌之中。

  彭博能源分析师指出,此前原油下滑对经济和股市都曾带来过明显利好,但此轮原油的过快下滑反而使欧美股市下跌,各界对全球经济的负面情绪也有所升温。例如价格下挫已经影响到大型石油公司。康菲石油表示,由于原油价格低迷,明年将减少20%的投资支出,英国石油在明年年底前将对全球石油和天然气部门进行裁员。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研报中再度下调了2015年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认为其会在2015年第二季度探底至每桶43美元。该机构分析师沃利斯奇指出,只要欧佩克不采取大规模干预行动,原油市场供求就会进一步失衡,供过于求的问题会在2015年第二季度达到顶峰。

  瑞信集团表示,原油市场恐怕仍然没理由趋于稳定,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原油市场疲软势头有所放缓。PNC资本原油分析师克弱沃表示,市场情绪目前非常恐慌,没有人知道欧佩克究竟下一步将如何行动。德国商业银行商品研究主管魏博格表示,该机构仍在寻求油价的“底部”,但在当前环境下似乎看不到底,除非欧佩克改变政策。

  油价下跌将在中期内利好化工行业

  截至美国时间12月10日收盘,国际油价刷新逾五年新低。美国NYMEX1月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88美元,跌幅4.51%,创11月2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并逼近60美元关口,报60.94美元/桶,创2009年7月份以来最低收盘位;ICE布伦特1月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60美元,跌幅3.89%,报64.24美元/桶,也创2009年7月份以来最低收盘位。

  数据显示,预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石油下游消费结构将保持稳定。其中,交通运输行业占据石油消费的60%左右,工业方面消费大约维持在25%左右。与油价下跌直接显著利好交运行业不同,油价下跌短期内或利空化工部分子行业,但油价下行至价格企稳后,成本下降将为行业带来实质利好。

  行业盈利水平有所提升

  在油价下跌和下游旺季效应不明显双利空下,化工品价格近期整体偏软,部分产品价格失去成本支撑一路下行,甚至跌至近年来新低。生意社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第48周,国内化工市场继续下行,目前尚无止跌企稳信号传出。

  生意社化工分析师张明指出,上游原油成本利空传导,使石化产业链受影响最大,加上市场需求清淡,将苯乙烯、纯苯、甲苯、二甲苯、苯酚、丙酮、苯胺的市场进一步推向深渊,在使得苯乙烯、丙酮等产品价格创下年内新低的情况下,也将整个化工行业拖向深度调整的轨道。

  不过,他同时指出,根据行业具体供需格局不同,预计后市不同产品价格走势将出现分化。券商分析师指出,短期内油价下跌将利空行业,但预计油价下跌趋势中期内难以改变,预计在价格企稳后,企业将受益于成本下降。

  平安证券研究报告指出,上轮油价暴跌发生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研究上一轮油价暴跌对化工行业影响可以发现,首先油价下跌影响面大,对无机化学品、橡胶等造成下行压力,油价下跌前期未下跌的其它化学品,随着时间推移,价格也呈下跌态势,但幅度低于油价。对企业盈利影响方面,油价下跌初期,由于库存调整,行业整体盈利不佳。此外,油价下跌对各子行业影响方向和强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部分子行业盈利毛利率有望在此轮下跌中显著改善。

  部分子行业成本显著下降

  部分需求增长、客户价格敏感度较低、竞争格局较好的子行业则将直接受益于油价下跌,对纺织化学品、涤纶、改性塑料等毛利率提升和改善盈利水平方面作用较为明显。

  汽车用改性塑料近年来需求一直较为稳定。这类产品主要原材料是石油下游的各种塑料,价格总体与原油价格的相关性较强。由于今年下半年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四季度更是加速下滑。随着原油及相关下游塑料原材料价格走低,行业的毛利率和盈利水平均有望出现好转。

  油价下跌同样将显著降低化学纤维行业成本。相对于产能过剩的锦纶、涤纶等化纤行业,需求稳定的氨纶、高端涤纶工业丝等子行业将直接受益于原材料成本的明显下降。

  此外,纺织助剂行业也将受益于油价下跌。据了解,助剂原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的90%左右,而原材料中60%以上是石化制品,随着原油价格回落,将使行业盈利得以改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