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记》与人体五脏

 wangyong670 2015-11-22
《西游记》一书自问世以来就充满了神秘色彩,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学者分别从儒、释、道等不同领域对其进行了全面阐释,评论者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其实,如果从中医养生学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西游记》,就会发现其中还蕴含了人体五脏有机运行的奥妙与真谛。
中国论文网 http://www./1/view-5699318.htm
  “心猿”悟空
  在《西游记》一书中,孙悟空神通广大,能腾云驾雾,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并且还有一双能够识别真伪的火眼金睛,其实孙悟空的这些本领都隐含着中医养生学的寓意,都与人体五脏之一的“心脏”有关。例如,孙悟空能瞬间驾筋斗云驰骋十万八千里,寓指人的意念瞬间一动如行十万八千里之遥。
  在五脏对应的五行中,心为火。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就跟火有关,并且是太上老君的三昧真火所赐,在《西游记》一书的很多章节中,孙悟空都与火有着密切关系,在第四十二回“心猿遭火败,木母被魔擒”,孙悟空大战红孩儿,结果被红孩儿用三昧真火打败,幸亏猪八戒用按摩禅法将他救醒。在前往西天取经途径火焰山时,孙悟空也曾被铁扇公主借的假芭蕉扇烧得焦头烂额,后来与八戒一起降伏牛魔王,将牛魔王打出原形,迫使铁扇公主交出真芭蕉扇,最后用真芭蕉扇扇灭火焰山上的烈火,师徒四人才得以继续西行。
  再来看看孙悟空使用的兵器――金箍棒,金箍棒全称如意金箍棒,传说为大禹治水时所使用的定海神针,当年孙悟空在花果山上称美猴王时从东海龙宫所得,金箍棒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能大能小,最小时可与一根绣花针相似,可以“摁在耳朵里面藏下”。纵观整部《西游记》,这根金箍棒在各方神圣所使用的五花八门的兵器中显得卓尔不群,那么作者为孙悟空配备这样一种与众不同的兵器究竟有何用意呢?原来与孙悟空隐喻心脏所对应的,是作者用金箍棒来隐喻人体中肺通往心脏的肺管。在人体中,肺用来呼吸,并且通过肺管拉动心包经帮助心脏跳动,使血液在人体周身流动。因此,肺和心脏关系密切,肺管起着纽带桥梁的作用。而孙悟空如果离开了金箍棒,即使他再神通广大,斩妖除魔的本事也会大打折扣,这就是说,孙悟空凭借金箍棒斩妖除魔,正是隐喻了肺管协助心脏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的人体养生学道理。
  “脾胃”八戒
  猪八戒是《西游记》一书中一个喜感十足的人物,他十分好色,并且食量大得惊人,在高老庄,他的老丈人曾经这样描述这位妖怪女婿“食肠却又甚大,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够。”在取经路上,猪八戒也总是抱怨肚子饿,小说中有很多描写猪八戒吃东西的情节,说他吃饭时“如同恶虎”,吃起饭来“风卷残云一般”。
  在民间,人们还常用猪八戒吃人参果――食而不知其味,来形容吃东西时狼吞虎咽,不辨滋味。这个典故就来自《西游记》,话说唐僧师徒西行来到五庄观,镇元大仙让手下童子清风、明月取人参果款待唐僧,唐僧误以为是三朝未满的婴儿,千推万却不肯享用,当猪八戒从隔壁房间偷听到观里有人参果时,“口里忍不住流涎”,于是怂恿孙悟空到后花园偷果子,孙悟空将偷来的人参果分给沙僧和八戒各自享用,猪八戒馋虫拱动,将人参果囫囵吞咽下肚,吃完竟然连什么味道都不知道。
  在《西游记》里,猪八戒无论是身处险境还是即将修成正果之时,他始终都忘不了吃。作者在小说中将猪八戒隐喻为人的脾胃,中医认为,胃主消化,而脾有帮助消化的功能,因此经常将脾胃并称,同时,脾胃还可以转化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因此八戒又名悟能。八戒则是隐喻八种食物不能食用,即五荤三厌,五荤,即五辛,指五种辛味蔬菜,包括大蒜、小葱、韭等;三厌则是道教规定的三种不能食用的动物,分别为雁、狗和乌龟。
  “肝脏”沙僧
  在《西游记》一书中,沙僧外貌丑陋,但个性憨厚,对师父和取经事业非常上心。他是唐僧在流沙河收的徒弟。原是天庭中的卷帘大将,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盘踞在流沙河,吃人为业。早在观世音菩萨在前往大唐寻找取经人途经流沙河之时,就已经将他点化,使其皈依佛门,并赐法号“悟净”。
  “悟能”和“悟净”都是观音菩萨所赐,同时也都隐含了作者关于人体养生学的寓意。“哀伤胃,怒伤肝。”中医学认为,肝为将军之官,性喜顺畅豁达,如果经常生气、郁闷,就会导致肝气郁结,引起生理功能紊乱。在取经路上,每当唐僧、孙悟空和猪八戒彼此之间发生争执和纠纷时,沙僧都是从中调解劝说,充当和事佬。这隐喻肝脏的排毒作用,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能够将其他器官产生的毒素及时消解。
  同时,从阴阳五行的角度来讲,五脏与五行相对应,肝属木,性刚直,尽管沙僧不像孙悟空和猪八戒一样性格鲜明,但他任劳任怨、忠心不二,并且性格刚正不阿,在取经路上,无论妖魔鬼怪用什么样的手段威逼利诱,他都不会为之动摇,谨守佛门的清规戒律。
  “肾肺”合一的白龙马
  《西游记》中唐僧乘坐的白龙马,象征着人体五脏中的肺和肾。中医学认为,肺主气,发源于肾,肾为本,肺为末,母子之经气相通。肺是人体内气体的交换场所,而肾负责纳气,可以有效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只有肾的纳气功能正常,人的呼吸才会均匀协调,因此,只有肺和肾和谐相处,人体才会健康。
  中国传统文化也讲究龙马精神,龙马是传说中一种外形像龙的骏马,龙马精神则是形容像龙马一样身体健壮,精力充沛。在《西游记》中,小白龙吃掉白马,后来自己又化身为白龙马,实现了龙马合一,这就隐喻了肺与肾和谐统一的人体养生学原理。观音菩萨说:“你想那东土来的凡马,怎历得这万水千山?怎到得那灵山佛地?须是得这个龙马,方才去得。”这寓指肾在人体内的功能就像取经路上的白龙马一样,驮着我们的肉体走向人生旅程的彼岸。
  人们几乎每天都在消耗肾气,尤其在现代社会,由于工作和生活压力大,肾气的损耗格外严重,因此补肾对于维持身体健康显得十分重要,“肾为先天之本,肾之盛则寿延,肾之衰则寿夭。”早在几百年前,生活在明代的吴承恩就已深知补肾的重要性,《西游记》中的唐僧在取经途中停下来休息的时候,总是叮嘱徒弟们不要忘了放马,在吃饭前还要问马喂了没有,因为他深知马的健壮与否直接关系到他能否顺利到达西天。
  “五脏”主人唐僧
  既然几位徒弟分别隐喻人体的五脏,那作为师父的唐僧又有何寓意呢?其实唐僧象征人的整个肉体,在《西游记》中,唐僧法号三藏,因西天大乘三藏佛经而得名,大乘三藏分别为《法》一藏,《论》一藏和《经》一藏,是佛门的修真之经,可以劝人为善。其实三藏同时还隐喻人体养生学领域的藏元气、藏元精、藏元神,人的精气神蕴含在五脏之中,在五脏之外是保护脏腑的外围组织,腑脏和外围组织必须互相配合,才能避免精气耗散。人只有气足、精满、神旺才可健康。
  《西游记》中的唐三藏经常被妖怪幻化的假象所迷惑,分不清是非曲直,这就像红尘中的芸芸众生一样,在充斥着各种是是非非的现实世界里,经常感到困顿迷茫,被心魔与意魔所烦扰。
  此外,唐僧和孙悟空之间微妙关系的变化也隐喻了人的肉体和内心从分离走向统一的修炼过程,在唐僧刚开始将孙悟空从五行山下解救出来的时候,孙悟空尽管对唐僧的搭救之恩十分感激,但依然保持着他桀骜不驯的性格,在取经路上,孙悟空打死六个剪径的强盗之后,唐僧责怪他没有慈悲之心,孙悟空使个性子,纵身离去,只剩下唐僧孤零零一人。直到后来孙悟空戴上了紧箍咒,才开始对唐僧服服帖帖。
  在取经的途中,唐僧多次将孙悟空逐回老家花果山,每次都要等到真相大白,两人才会重归于好,后来他们历经艰难险阻,一起到达西天,修成正果。这象征着人通过修炼,从心猿意马达到身心合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