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饥饿游戏:嘲笑鸟(下)》:美版“大逃杀”烂尾收官

 冬日彤 2015-11-22

(本文作者吾血之血是Dreamers电影评论刊授权作者,授权本号刊发本文)

《饥饿游戏:嘲笑鸟(下)》:美版

所以在婊迷们的期待呐喊声中这个反乌生力军也迎来了最终的收尾,本人对这整个系列是完全没看出什么门道,但据一位小学生影迷表示:《饥饿游戏》系列是她人生中看过的最好看的电影,没有之一……

《饥饿游戏:嘲笑鸟(下)》:美版

《饥饿游戏:嘲笑鸟(下)》:美版

很多北美影评人说这是系列最佳,我个人而言,相比之下,最佳的还是系列第二部的超长预告,所以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有一种被坑的感觉,总是坚持看下去怕漏掉什么神剧情和神场面,结果发现后面的剧情更坑,后面的场面更水。

《饥饿游戏:嘲笑鸟(下)》:美版

由于本片除了槽点满满前途实在没什么点去唠,索性下面聊一下本片唯一的看点和亮点詹大婊姐:

《饥饿游戏:嘲笑鸟(下)》:美版

“饥饿系列”电影本身意思不大,但她的意思很大,它让我看到了表姐美丽的一面,换句话说,在有演技的同时,她是可以有明星魅力,这种商业保证可以使得她未来的路子更广。

《饥饿游戏:嘲笑鸟(下)》:美版

《饥饿游戏:嘲笑鸟(下)》:美版

《饥饿游戏:嘲笑鸟(下)》:美版

作为一个90后,她已经3次提名一次折桂(今年大卫O拉塞尔由再次携带爱将讲述《奋斗的乔伊》获奖几率也不低),所以劳伦斯在独立电影和主流电影,在商业片、艺术片中游刃有余,确实她在市场号召力、观众喜爱度和学院认可上都非常棒,要不然《X战警》也不会专门为她改剧本,当然这些都要基于她的选片选角眼光真的很好,且目前作品成片质量都非常棒的前提下,她的作品目前基本没有flop的情况出现,期待以后在不同导演下调教出更多风格,和不同的演员对戏擦出不一样的火花,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她年轻,艺术生命还很长久,可以像神话前辈凯瑟琳赫本、贝蒂戴维斯和梅姨那样在舞台上尽情挥洒,甚至与她们比肩,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

《饥饿游戏:嘲笑鸟(下)》:美版

其一没人能否认大表姐的完美表现,她奥运健儿般的身形和挥之不去的村姑气质绝对是小说主人的不二人选,其他像史坦利·图齐、伊丽莎白·班克斯唐、托比·琼、唐纳德·萨瑟兰斯等好莱坞演技派也都非常给力,将一些符号般的人物刻画的惟妙惟肖,影片中的生死抉择的确能形成很强的代入感,年轻人在反抗暴政中轰然倒下也固然可歌可泣。

《饥饿游戏:嘲笑鸟(下)》:美版

但《饥饿游戏》让我最不爽的就是全系列充满了装逼,明明也是中二的偶像剧情节,却偏要套一个反对强权、自由民主的外衣。其他不说最基础的世界观就理不顺,“饥饿游戏”本身的逻辑就说不通,为了压迫人民和制造恐慌,所以制造这么一个杀人游戏?在游戏里当上全明星,就能给贫民窟带来希望光芒?首都的贵人看到你杀人乐呵呵的,看到你怀孕了就一个个良心发现,呼吁停止游戏?这什么跟什么?根本毫无逻辑。大家都说《暮光》烂,但《暮光》的逻辑在他那个世界观里是理得顺的,"饥饿"连这最基础的一条都没做到,真心无力吐槽。

《饥饿游戏:嘲笑鸟(下)》:美版

话又说话来——相较R级的《大逃杀》,PG13的《饥饿》确实有些小孩子玩过家家的即视感,即便不试图用《大逃杀》里血腥杀戮场面、对危机关头人性刻画来批判《饥饿游戏》系列有多烂,片中所有的动作场面都被处理的相当凌乱,导演刻意回避血腥镜头,再加上原著小说故事薄弱情节,和略显狗血的剧情,导致故事到了后半截明显拖沓乏力到平淡结尾更让本片看似一部没有高潮的影片,而此系列之所以在北美能获得如此高的票房成绩,或许没看过《大逃杀》的北美青骚年真的太傻太天真了,或者说米国人民欣赏其中反抗精神,在中国更关注情感问题,所以除了北美市场,全球各地普遍遭遇水土不服的现象,反过来,美国人看《小时代》这种电影会在中国这么受青少年欢迎,也会觉得很奇怪。

《饥饿游戏:嘲笑鸟(下)》:美版

而据我观察,此系列在国内口碑分化的很严重,有些觉得很赞,有的觉得很烂(像我一样感觉被坑了),而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部分观众对影片的预期差别很大,且大部分观众没有原著基础,毕竟饥饿系列既不是有中国大牌明星的爱情喜剧,也不是那种狂霸酷炫的好莱坞大片,而且影片本身的类型也不太明确,说爱情也不温馨,说战斗有一半在铺垫,科幻也谈不上,说剧情也不是,说热血反动吧,由戛然而止了,所以比较尴尬。

《饥饿游戏:嘲笑鸟(下)》:美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