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类类推荐】小米手环社交传播的缺陷和痛点

 嘻唰唰在此 2015-11-22


类类点评
智能手环这块我不太懂啊。不过我相信智能硬件一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国内目前发展要滞后于国外,而且相对还处在草创期,智能硬件的爆发期应该在未来的5-10年,毕竟这个行业能提供给大家一些实实在在的便捷的。 本文作者:黄磊,达闻西进口食品COO,微信号:hedyhuan,欢迎和她交流。



先从产品层面的总结和分析开始,练练手。其实不喜欢写东西,所以更要多练习。


用小米手环好几个月了,一件看似没有核心功能的产品,天天戴手腕上这么久还不舍得摘下来,其实还是挺出乎我自己预料的。我分析了一下小米手环对我的价值点,大概有如下几点,重点按先后顺序排:


1、睡眠监控:我一直是个睡觉时间不太固定的人,有时候睡的很晚,睡眠时间很短,有时候困得不行,就睡得很早。怎么能睡得更正常点,是我潜意识里一直比较在意的。小米手环对我来说最好的一点就是睡眠的监控。包括开始、结束时间,深睡眠和浅睡眠的时间等。三个月下来,虽然没有认真想过算法,总体感觉它的数据还是很准确的,基本上都跟我自己的感觉保持高度一致。


有了这些数据,有时候我就会刻意调整下睡眠时间,比如最近都睡得很短,只要有点困,即使白天也赶紧放纵自己睡一下。


2、走路步数:每天走10000步已经是个基础运动量了,工作忙起来别说去健身房没时间,就是在办公室周围走几圈儿都难。所以这个数字也是给自己提个醒,要是连着好几天都不达标,哪怕专门抽时间也要补回来一定运动量。


3、其他小的功能点,比如震动叫醒功能、手机来电提醒功能,我在一开始是使用的,也在一开始觉得有用,后来反而不用了。从个人体验上来说,这两个功能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场景设计缺陷,因为不是今天讨论的重点,我放文章最后谈。



那今天重点是啥?重点就是想吐槽一下小米手环的社交环节在社交分享产品设计上的缺失。

(每当写到正题的时候,我从心底都升起一种情真意切的钦佩之情,钦佩那些能把一个简单问题写成洋洋洒洒一大篇的人,啥背景资料、历史典故、理论体系、心理分析…算了,总之就是说明自己读书少了…)


从3个月前开始用小米手环,微信排行榜的2-3个人,到最近1个月的爆发,我微信小米的排行榜已经20多个人了。但与使用人数明显不一致的是,我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基本上没看到过小米手环的分享信息,我自己也没分享过任何一次小米手环的信息。小米作为一个玩转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圈儿的品牌,这是为什么?


粗略分析一下,对于这些信息的分享,大家可能会有一些基本的顾忌,比如对暴露隐私、生活习惯和行踪的担忧等等。但是更深入地分析下来,除了具体步数、睡眠时间这些信息外,戴小米手环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目前互联网行业和传统行业都唯小米论的环境下,戴小米手环几乎就是给自己贴了产品达人、社交专家的标签。而坚持了多少天达到多少步,一共走了多少步,多少公里之类的,也是一件普遍意义上可以很骄傲炫耀的事情。所以,我只能得出结论,小米手环的社交传播在产品层面做得有问题!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


首先来看看具体的产品情况:

小米手环现在跟用户互动主要通过2个产品,一个是小米手环的App,一个是小米手环微信服务号。


1、小米手环的app

小米手环App是小米手环的主阵地,从功能看,由于提供设置个人基本信息、闹钟、查看充电情况等功能,买了小米手环的用户应该100%都会装这个App。


进入APP后的首页就是实时连接更新的步数数据。睡眠数据是需要滑动后才能显示出来的。界面如下图:


App右上角的菜单提供了更多功能,包括手环的基础设定、闹钟、个人信息、绑定微信、QQ健康及苹果健康等应用。而作为整个产品到社交平台的出口,也就是分享功能,也在这个下拉菜单里,如下图:



点击分享菜单后,可以分享的信息包括2部分,睡眠和步数的界面图,如下:



2、小米手环的服务号

小米服务号的主要功能只有两个:提供小米手环的排行榜和实时步数。


小米手环的排行榜是个亮点功能,也是最大的一个社交集合点。我的朋友圈里,谁用了小米手环、并且关注了小米手环服务号的,都会出现在排行榜里。每天晚上10点多,小米服务号会自动推送当天的排行榜。在排行榜里,大家可以互相点赞,点赞的动态信息也会推送到服务号里。



产品情况介绍完,来开始分析(真是好不容易进入正题,不是我啰嗦,主要是怕文章篇幅不够啊,这是没写过文章的人的心理阴影么?):


问题:

1.小米手环的排行榜,这是目前唯一一个小米手环朋友的聚集区,只有在这里,我才能看到所有戴了小米手环的朋友。但是朋友和朋友之间的互动,目前只有一个点赞功能,其它的评论和分享功能,在微信公众号这里都没有。也就是说,你的感觉是大家好不容易被每天凑到一起,但是不能互相说话~~~,这个场景设计非常反人类!


2.唯一的分享出口,也就是App上的分享菜单,分享的信息偏偏是用户可能最担心隐私泄露的每天步数和睡眠时间,而不是大家都愿意分享的、体现个人精神的信息,比如:我已经连续30天达到了目标!总共走了100公里,甩掉了2公斤肉肉!你们快来挑战(加入)我!分享错误的信息,变成了没有人愿意分享,尤其是这样的信息天天分享的还是严重重复的。你的朋友谁能辨别出你每天和每天之间12000步或者12001步的差异?分享没有动力,只有浅意识里的担心,当然就没有分享。


3.从另外一方面说分享为什么稀少?

分享的菜单隐藏在一堆使用频率如此之低的菜单里,谁会想起打开?而且分享的动作和有动力分享的信息应该是放在一起,紧密相连的。信息促进了分享的欲望,并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直接按到分享的按钮,才有可能达成分享。但是,在小米APP里,这2样东西的距离实在是太长了。如果套用时下流行的场景说,这个分享的场景被割裂了。


好了,产品层面的问题分析完了,看着好简单。但是,作为一个创业者,我实在是想继续猜测一下,这背后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这么像产品新手和不懂社交网络的团队做出来的事情,实在是难以让我就简单归结到水平和经验问题上。


我简单猜测一下好了:

小米手环没有推广压力,产品已经供不应求了,所以目前阶段的团队重点是解决好产品的核心功能和体验,例如硬件、数据模型、新功能等等。软件的产品这边的体验,根本就没提到议事日程上面来。


要不,还能是因为神马呢?欢迎大家讨论。


最后说一下小米手环的闹钟和手机提醒功能的体验问题吧。小米说震动叫醒以及智能叫醒,都很期待。结果发现它的闹钟功能是:反正不管你醒没醒,我都震动三次,好骚扰啊。关于手机震动提醒,后面觉得有点鸡肋。因为反正我属于手机达人,一天都盯着手机看。就算有漏掉的未接来电,也差不多10分钟就能回过去。最最关键的是,手环不可能轻易取下来,而震动这种沟通方式,打扰性还是非常大的。小米手环自己的振动推送是只有当你走到每天设置的步数时候会震动一次,这种每天震动1-2次的频率,我想是大家还能接受的,次数超过这个,心理负担就大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