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8月、9月最早看好并投资券商股的,但是先知先觉很可能会瞬间变成后知后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样的故事同样可以发生在券商股身上。

昨天,尽管果园的交通银行涨停、水涨停,破发股涨停,但是面对券商股的集体暴涨,我们觉得犯错了。因为思维的老化僵化,我们可能仅仅是吃了个券商的鱼头。降息后,除了我们抛出的极度超跌的光大证券连续暴涨,其他券商股其实是放量收集筹码的结构,即空中加油,而昨天似乎完成空中加油,进入拉升了。我们属于探路、带路的小股部队,我们后面才是浩浩荡荡的装甲部队。

我们习惯“逻辑在,利润在”,凡事要先明白再行动,所谓“先胜后战”,这样的模式在成长股身上似乎百战百胜。但是面对突然巨变的市场更应该“顺势而为”。我们忽视了另一个果园教条:“预测要少,反应要快”。我们至今无法理解部分现象,但我们必须正视当下,明年A股的死活暂时管不了。等我们搞清楚全部,恐怕行情结束了。

出现偏差很正常,克服“犯错后的”心理障碍,尊重市场、尊重趋势,勇于纠错,迅速纠错,这才是优秀的交易者。拒不纠错,死要面子,那是股评家的习性。因为交易者要票子,股评家要面子。

1,金融股(券商、银行、保险)似乎要一步到位,将估值修复和制造泡沫一气呵成。中小板创业板、B股、美股、东南亚可以在历史高位,金融股也可以历史高位。这似乎就是“理由”。很霸道的理由,但有钱就有话语权、定价权。

2,交通银行这样的破净股即将全部消灭,华泰、光大还刚刚收复发行价。接下来,破发股将大面积收复发行价,“投资破发股”的策略依然有效。但不会是所有破发股都会收复发行价。

3,金融一枝独秀,散户满仓踏空的格局还将大范围存在。资金仍在正向流入金融股,等未来资金流出金融股或许有百花齐放的时候,但目前还等不到这个阶段。

(因为沪港通冷清,没有预料到降息,且在降息后反应迟缓,以至部分过早抛出券商股及同花顺的客户损失巨额利润,特此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