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房雅玩之镇纸

 xiaoyao110 2015-11-23



      镇纸属于文房雅玩之一,古代文人在书房中,常将小型的青铜器、玉器放在案头欣赏,同时用来压纸或者压书,由此出现了镇纸,又称纸镇、镇尺。
    镇纸出现迄今1500多年,在明清时期镇纸的发展到了高峰期。镇纸的材质多种多样,以铜、铁、玉、瓷、木、竹居多,上面通常雕刻有梅、兰、竹、菊并配以诗句的图案,也有动物和人物的立体形象。明清镇纸的制作材料比较常见的有铜、玉、石、紫檀木、乌木等,其中以石镇纸为多。在造型上以长条形为主,一般是以成对的形式出现,上面刻有诗词格言或对联字画。这些图案往往寓意深刻,暗含了吉祥祝福的思想感情。
      清代一鸣惊人竹镇纸。此款造型小巧精致,为一只蝉匍匐在竹子上。长为7.6厘米,高为3.1厘米,宽为3.6厘米。竹节上的禅身型比较大,六条带毛刺的足分别抓住竹子的两侧,双翅合拢,上面的斑点清晰可见,翅膀下面,露出少部分腹部,宽阔的前颈一圈一圈凸起,双眼鼓鼓的,显得生机盎然。禅代表“一鸣惊人”之意,竹是君子的化身,竹蝉镇纸代表文人正直的操守和气节,以及淡泊高洁的品质。
      清代喜上眉梢镇纸,长方形一对,黑檀木镶贝壳,长30厘米,宽5厘米。乌黑发亮的背景下,衬托出鲜艳的花鸟图案。雪白的梅花芬芳吐艳,一只喜鹊停在弯曲的枝条上,正在悠闲地梳理自己的羽毛。在绽开的梅花丛中,点缀着红的、绿的果实。底部还有几朵大红花,配以尖细的绿叶。整个图案看起来富贵华丽,吉祥喜庆。古时人们认为鹊能报喜,故称喜鹊或报喜鸟,“梅”与“眉”同音,借喜鹊登上梅花枝头,寓意“喜上眉梢”。描述人逢喜事,神情洋溢的样子。
      清代马上封侯铜镇纸,长6厘米,高4.5厘米,由猴子、骏马组图。骏马蜷腿跪卧在地,马尾回卷,转首凝望。一只小猴端坐于马背之上,一手放于胸前,一手在搔脑袋,形态活泼可爱。整体造型诙谐有趣,意寓马上封侯,表达出古时人们对加官进爵,封侯拜相一种迫切渴望。“猴”与“侯”同音双关。猴子骑于马上,“马上”为立刻之意。侯为中国古代分五等贵族爵位的第二等级,这里泛指达官权贵。此图寓意功名指日可待。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吉瑞观念根深蒂固。传统吉祥图案是吉祥文化观念的代言,反映了人们的吉祥愿望和审美情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