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传统文化住进孩子心底(1)

 長寿麒麟 2015-11-23

让传统文化住进孩子心底

2015-03-17 12:05 来源:大江晚报电子版 我有话说
2015-03-17 12:05:40来源:大江晚报电子版作者:责任编辑:yfs001

我们和外界的交流越来越多,思想上、文化上的碰撞与融合也越来越多,对年轻人来说,世界似乎变小了,而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本似乎却是渐行渐远了。于是一些坚持学习国学经典并从中受益匪浅的人们行动起来,从纷繁浩荡的五千年历史文化中整理出最经典、最直达人心也是最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传授给年纪尚幼的孩子们,让他们从小开始接受国学精华的熏陶,从学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开始认识这个新世界。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国学班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学生个人的成长,也是对每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反思。

社区“请”来国学班

“老—师—好!”上午8点钟,3岁不到的潘际程由奶奶牵着小手,来到了都宝花园社居委办公室的公益国学班课堂。一见到站在门口迎接他们的张雪莉老师,这个虎头虎脑的孩子立刻站住,90度弯腰鞠躬,小脑袋都快碰到膝盖了,脆生生地喊了声“老师好”。见者动容,也让人不禁感慨,尊师重教的美德通过行动自然而然地表达,即使他只是一个两三岁的小孩子,眼前的这幅场景简直萌化人心。

“身体坐正脚放平,左手扶书右手指。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笑容温婉可亲的张雪莉是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一名教师,本身对中国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有着很深的研究,同时她也是芜湖市传统文化促进会的成员,和一帮志同道合的专家学者朋友们一起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推广。自从2013年文促会决定在汇成名郡小区成立首个公益国学班以来,她就主动请缨担任授课老师,如今,公益国学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都宝花园开设了公益国学班的第2个授课点,张雪莉又迎来了新的、更多的学生。

“非常欢迎国学班来到我们社区开课,社区特意为他们提供了教学场所。”2014年9月,都宝社居委通过文促会的一位老师牵线搭桥,将国学班“请”进了社区,并将社区书画摄影社团的场地提供作为课堂,由社区的书画爱好者们创作的书法绘画作品“装饰”了教室的墙面,内容大多是先贤哲人、文人墨客的诗文,置身其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见证孩子的一步步成长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每个周末的早晨8点30分,朗朗的读书声都会在都宝公益国学班的教室里响起,一二十个面容稚嫩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用清脆的童声整齐地朗诵《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张雪莉会给学生们准备好很多免费的教材,因为很多学生家长在送孩子来学习的时候,自己也会坐在教室的后排跟着听,久而久之她们也和孩子一样,成了班上的一名“大”学生。

“我们平常是每周日上午8点半上到11点,现在有二十多个孩子在这边上课,孩子们都很热情的上课,也没有出现迟到早退的情况。”张雪莉介绍,大部分的孩子来的时候都比较调皮,不太能坐得住,因为他们年纪都很小,最小的孩子潘际程只有33个月,不足3周岁,大的也不过上小学五六年级。老师们也从来不会强制要求孩子保持课堂纪律,而是循循善诱地引导,通过对《弟子规》《三字经》等古文故事的趣味解读、制作动画ppt等形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稳稳地”坐在课堂上,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耐性的培养和意志的磨炼呢。

9岁的郭庆常常是第一个到达教室的学生,他的妈妈因为家里做生意的原因,平常没有多少时间辅导孩子的功课,在上小学二年级的郭庆性格活泼好动,上课经常不认真听课,一堂课连20分钟都坐不下来,更别说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了。妈妈打听到有家长让孩子学习国学经典后进步很大,也给郭庆到都宝花园公益国学班报了名,让儿子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希望能改变孩子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小孩现在进步特别大,懂事有礼貌了,见到人都会规规矩矩地行九十度鞠躬礼,并且能安静下来学习了,平常也是主动来上课,班主任和我们都感觉孩子就像是变了一个人。”郭庆妈妈为儿子的转变感到非常欣慰,每天,郭庆都要在家里大声地朗读学到的国学经典,因为妈妈不识字,不能跟他一起看书学习,他就一句句地读给妈妈听,讲解其中的意思。

“在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像郭庆一样的,我见证了他们每一步的成长,从一开始无法静下来学习,到后来积极主动配合老师,这是一个进步,也是我们的自豪。”张雪莉对学生的进步看在眼里,也从内心里为他们感到高兴,国学班的学习不仅改变了孩子,也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家长,无论是心态还是行为,这也让她更加坚定了将传播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这条路继续走下去的信心。

传播传统文化需要更多社会力量

[责任编辑:yfs0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