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关于衰老的传言与事实

 残云伴鹤归 2015-11-23

人们常说,60岁是一个坎,身体素质开始大幅下滑,专家指出,其实未必。人的个体差异很大,健康的关键在于你自己,人到老年身体走下坡路是可能的,但不要轻信那些衰老传言,否则,会让人陷入衰老传言的陷阱中。




1.人到老年记忆力衰退?


一个常见的说法是,人老了,记忆力差了。其实,记忆力差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不少年轻人也有这个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年龄大了,未必记忆力就那么差,一般只是机械记忆力可能不如年轻的时候,但是却更有智慧了。


好多国家都有规定,担任国家领导人必须是中老年人。年龄大些,才会成熟,才会更加聪明睿智。传说“姜子牙八十遇文王”,帮助周文王、周武王开创了周朝天下。


老年人如果记忆力急剧衰退,可能是病态,一般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情况。生理性记忆力下降是指因身体机能衰退而导致的爱忘事,一般不伴有认知能力下降、人格异常等,对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无明显影响。病理性记忆力下降是指由于身体疾病而导致的记忆力下降,如脑梗塞、酒精中毒、老年性痴呆等。


疾病导致的记忆力下降,应通过治疗疾病来恢复脑力,如果没有疾病,可以采取预防措施,降低老年失智的可能。首先从饮食开始。多项研究显示,食用高饱和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的人患老年性痴呆的风险,至少比没有此类饮食习惯者要增加两倍。而食用全麦食品、水果、蔬菜、瓜子和坚果则大有裨益。因为它们提供纤维素和抗氧化剂,能保持动脉畅通无阻,为大脑输送充足的血液。




2.老年人不需要太多睡眠?


大脑内有一个叫松果体的小器官,分泌一种促进睡眠的激素——松果体素,这种激素直接掌控着人的睡眠节律。人在30岁之前,大脑松果体分泌的松果体素比较多,30岁以后,松果体素逐渐减少,所以,民间有“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的说法。


老年人与年轻人一样,同样需要通过睡眠休息来恢复体力和精力。成人每天睡眠7个小时左右即可,老年人也一样,只是老年人往往难以入睡和安眠罢了。引起失眠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环境原因、个体的不良生活习惯因素、机体病变或者不适、兴奋或者忧虑、情绪低落、紧张、害怕等等,都可能引起失眠。所以平时应该注意采取措施,保持良好情绪。


老年人睡前不要看过于惊险的电视剧,不要过多思考问题。傍晚和睡前尽量不要喝茶和咖啡,不要饮酒。可以吃一些有助睡眠的食物,如牛奶、苹果、香蕉、梨、大枣、小米粥、酸枣仁粥、莲子粥等。最好是在有睡意的时候再上床睡觉,不要过早上床。严重失眠应该去医院诊治。




3.老了锻炼未必已晚


好多人以为,人老了再开始锻炼已经晚了。其实,这也并非事实。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锻炼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与对年轻人的影响一样。研究显示,死亡率与每周燃烧的卡路里成反比,耗费的卡路里越多,死亡率越低。健身运动出点汗,挥发的不仅仅是水分,还消耗了脂肪,降低了血压和胆固醇,增加耐力,也会使睡眠更好。


还有一种说法相似的是,老了就不要跑步了。其实,老年人仍旧可以采取行走与慢跑相结合的锻炼方法。跑步是一种全身运动,可以使胃肠蠕动力增强,消化液分泌增多,提高消化和吸收能力;跑步能使呼吸肌发达,肺活量增加1~2升,有的运动员最大吸氧量可比常人提高33%~60%。长期坚持跑步的人冠状动脉不会因年龄而缩窄,保证有足够的血液供给心肌,从而保持良好的心脏功能。坚持跑步还能加强新陈代谢,延迟骨骼的退行性改变,预防老年性骨与关节病的发生,从而延缓衰老。


除非是膝盖和关节出了问题,否则就应该在行走中稍加慢跑运动。发现不对劲就要赶紧改变锻炼方式或频率,比如,把每周5~6次的慢跑减为3~4次。




4.驼背和肌肉少并非老人专利


驼背是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之一,它是由胸椎体塌陷呈鱼嘴样改变造成的,多个椎体塌陷就呈现驼背状态了。一旦驼背,就很难挺起胸膛。这个问题和缺钙有直接关系。假如重视吸收钙质,又有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挺胸走路,就不会驼背。假如不注意吸收钙质,身体缺钙,还有诸多不良生活习惯,那么老了驼背的概率会很大。补充维生素D与钙,完全可以预防驼背。


还有一种说法是,人老腿先衰。上了年纪,常会感觉腿脚不利索,大家常认为是骨骼衰老所致,其实是腿部肌肉减少引起的。


美国健身协会的数据显示,人在20岁之后,大多数人会每年失去约200多克肌肉,但通过力量训练可以补救。力量训练的一大益处是形成肌肉块,有助于减肥,这种好处并不会因年龄增长而改变。健康指南 微信号:jkzn1988


大多数女性在绝经期期间体重会增加4.5千克。但这并不等于体重增加不可避免,每天锻炼40~60分钟,每次燃烧300~400大卡的热量,就有助于保持良好的身材。




5.老了可以没有性生活?


大量的中外调查统计资料显示,60~65岁的男子83%能过正常的性生活,65~70岁的男子70%能过正常的性生活。老人过性生活是正常的心理与生理要求。80高龄的老翁仍有性生活的事例并不少见。所以,适当的性生活有益健康长寿是毋庸置疑的。为了“节精养生”、“节精长寿”,故意长期不过性生活是一种错误观念。


适当的性生活不但不会损害健康,反而能延年益寿。老年人若没有性生活,其结果是导致睾丸、卵巢、脑垂体前叶的促性腺功能都会下降,雄性或雌性激素分泌减少,反而会加速衰老过程。


那种认为性快乐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年人无权问津的观念是不对的。性学专家认为,性欲分为接触欲和缓解欲两种,但对老年人来说,性爱不单是指缓解欲与接触欲均获满足,也是指心理的满足,这一点更为重要。所以老年人过性生活如能使缓解欲与接触欲两者兼顾更好,若不能,则可通过接吻、拥抱、爱抚、倾诉、情感交流等活动获得生理与心理上的满足,亦有利于身心健康。由于错误观念造成内在的和外在的压力,使性功能提前“退休”,这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很不利的。


来源:《健康指南》2014年第12期[益寿抗衰老]第21页,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