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话体现一个人的修养!中老年人要给自己定个'话规'!(必读)

 txzhxsh 2015-11-23



树老根多,人老话多。都说人老了都爱唠叨,话多了都不讨人喜欢。那怎么才能做一个“会说话的中老年人”呢?


人到了一定年纪,不妨给自己定一个说话的规矩:少说,慢说,轻说,笑着说,想好了再说。




//
少 说
//


指的是控制“话量”。不要想说多少说多少,而是要把话说准、说精,说得四两拨千斤。


只要能把话说清楚,说明白,中老年朋友应该把嘴巴让给耳朵,把说让给听。


在与家人、朋友交流时,尽量别绕弯子,直接说就好了。对子女的一些教导,说一两遍,对方不肯听,也就不用再多说了。


少说,能展现你的大度和宽容,历练和得体。



//
慢 说
//


指的是控制“速度”,它的好处是能把话说得有条理,有分寸。


中老年朋友有时容易激动,但只要把语速放慢,情绪就激动不起来。这样你还有时间一边说,一边观察听者的反应,随时应变。


慢说,会让你有一种从容的心态。




//
轻 说
//


指的是控制“音量”。有理不在声高,中老年朋友说话,切莫高声。


嗓门一旦放开,大声说话,一令精伤气耗,二使情绪失控。情绪失控,将使嗓门更高,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中老年朋友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中隐藏着不良后果。


轻说,表现的是一种优雅与教养。




//
笑着说
//


笑容是老年人脸上一道夕阳般灿烂的风景。


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列为人生的四大需要。中老年朋友就应慈颜常笑。


一句话,笑着说和板起脸说,效果是不一样的,不信,您试试看。


笑着说,传达的是一种宁静、安详和自得。




//
想好了再说
//


想好了再说,指的就是“三思而后说”。


说话是一门学问,做学问当然要动脑筋想,否则就是信口开河。人老了,就要懂得:傻子才用嘴说话,聪明的人用脑子说话,智慧的人用心说话。


想好了再说,表现的是一种成熟,一种大智慧。



说话也是一种修养。少、慢、轻、笑、想,就是中老年人说话应该有的文化修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