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苑藏珍】曲径通幽处 别有一洞天 ——袁松年《豁然开朗》

 海明山水 2015-11-23
  提起上海的圣约翰大学,老上海们兴许都知道,这是中国第一所现代高等教会学府,有着“东方哈佛”之美誉。他曾培养出顾维钧、宋子文、林语堂、荣毅仁、邹韬奋、周有光等名人,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恰巧笔者的舅公也曾毕业于这所享负盛名的大学,所以念起同在这一所学府求学的袁松年老先生,心中怀着的满是崇敬——
  今天便要介绍一件藏于上海中国画院的袁松年先生的代表作《豁然开朗》。
  袁松年(1895年-1966年),又名袁十,字鹤文,广东番禺(今广州市番禺区)人,早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西洋画。对于西方美术的理解,因此联想到洋为中用,创造新的中国画,力求“国画的合理化”。所谓“合理化”就是想摆脱传统绘画中僵硬的笔墨模式,运用较写实的方法来表现山水和风景。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会员,上海文史馆馆员,黄浦区政协委员;著有《抒情小唱诗集》、《名胜写生集》,传世作品《太湖一角图》、《运菜图》等藏于上海中国画院。
  袁松年 《豁然开朗》 尺寸:139x69cm
  晋·陶潜《桃花源记》有云:“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初见袁松年的这幅《豁然开朗》,眼里浮现的就是如桃花源记里所描绘的武陵渔人所遇到的桃花林,画面中但见两侧山峰倾斜,山顶树木郁郁葱葱,山石以小斧劈皴或雨点皴皴染出明暗,意境空灵,崖上的树枝刻画细致,设色厚重,山下河流中一蓝衣少年划着一叶小舟,形态悠然,远处景色以淡墨渲染,似感觉豁然开朗一处极妙之地,其细节处理非常精妙。
  《豁然开朗》局部
  袁松年早年学习西洋画,对西洋画的一些技法掌握的非常熟练,素描的功底又扎实,而且他又注重写生,所以看他的这幅山水画,就会觉得非常讲究透视,比例,而且色彩丰富,层次感强,运笔坚硬。他后来改学中国画时,正值“四王”萎靡柔弱和软甜俗赖的画风遭到批判。陈独秀等人提出“美术革命”的口号,袁松年便把目光投向了“水墨苍劲”的南宋院画,他毅然放弃西洋画,专事国画创作,把宋画的高古和西洋画的光影效果结合在了一起。袁松年积极吸收岭南派水墨之养分,掌握水和墨在画面表现上的变化运用,在画中体现出南派山水独有的氤氲濡厚之感。
  袁松年早先取法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等大师,结合自己的笔墨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同时代的山水大家相比,袁松年的山水画更能体现出一种写实与灵动。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