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点的不是赞,是寂寞

 zxc725 2015-11-24

——本文系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一次课堂上,老师向我们提了个问题,她说现在每天朋友圈,空间的点赞是不是一种评论方式,有的同学还没怎么思考就凭着自己的经验回答是评论,对此观点我不反对但也不认同,思考良久,用一句话提出我的观点便是“点的不是赞,是寂寞”。

2009年facebook引入点赞功能,其表达的本义是喜欢,支持,然而随着微信,微博,qq等社交软件越来越受欢迎,一个疯狂而又神秘的组织,“点赞党”,出现了,并且逐渐将其本义延伸为“朕已阅过”,“我还没屏蔽你”,“嗨,你好”甚至是“调侃悲伤”等各种暧昧意味,虽然只有一个字,却承载了太多太多复杂的情感。

不得不承认点赞成为现在社会化网络媒体时代的伟大创造之一,我们既可以用点赞表示欣赏,祝福,赞美,也可以用点赞规避无话可说的尴尬,但是有一点容易被忽视的是在点赞的同时孤独寂寞感也会难以逾越。这似乎会令人感到些许悲哀,在社群化的交流中,点赞这种行为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并不能起到真实的了解作用,这种看似亲密实际不完整的情感并不一定能转化为现实中人际关系连接的枢纽,在别人失恋,失业,生病,伤心难过时的“点赞”比类似的'摸摸'更加可恶,因为这种表达安慰的方式显得更加没有人情味,更加冷漠,此时,不能用表达了什么情感来解释点赞的行为,只能说“点的是寂寞”。

研究表明,自卑者和高度自恋者每天在facebook上逗留1小时以上。希望获得别人的关注是人的天性,人们往往喜欢将在现实中的“埋没感”和抑郁感转向到虚拟的网络中,有时默默地点赞不是要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希望获得存在感,获得更多的关注,如果长时间“隐蔽”自己,便会减少人际交往,那么如此日积月累下去便会不觉地被别人遗忘,再想恢复就不是一句话的事了,至少在短时间内想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是很难的,那么“点赞”便成了博得存在感的好方法,通过点赞与圈子内的人保持联系,证明自己还存在。

写到这里突然心生可悲之感,用毫无感情的“点赞”来维系脆弱的感情线是不是一种悲哀。懒惰式的“赞”无形中增加了点赞者的孤独,跟风式的“赞”体现出点赞者的空虚,这和网络上流传的“哥抽的不是烟,是寂寞”是不是有种“异曲同工之妙”。

笔者认为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但绝不是“蜻蜓点水式的赞”,这仅仅只是浅层次的交流,这和带着冷漠的表情与陌生人擦肩而过有何区别?谁也不喜欢轻佻的表达方式。如果想要改变这寂寞空虚的“点赞之交”为何不给自己留点时间,退出网络,多一点时间与身边的朋友聊聊人生,谈谈理想,拉拉琐事,现实中面对面的交谈总比线上的“点赞”来得更实际。

古有点头之交,今有点赞之交,然而对还活在现实世界的人类来说,少点空虚寂寞冷的“赞”,多点温暖的微笑,才是人生应有的风景。

文/李桂香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