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沟通案例27:拿标准说事

 DataPoint 2015-11-24






      有朋友A常常说,自己的表达能力不行。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在他与同事或他人沟通的过程中,他常常感觉自己的观点常常被轻视,或者在谈话的过程中,常常感觉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这种感觉让他非常不爽。

      A问我,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说,这可能只是一种感觉,当然,也不排除你的表达缺乏足够的技巧,从而导致自己比较被动的地位。 A问,如何在谈话过程中增加自己说话的影响力,并处于话题的主导地位呢?

      这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我说主导话题并不容易,但也不是无路可寻,至少你可以使用很实用的一招:建立话题的标准。

      A问,什么意思呢?

      我启发他,先说了一个与沟通无关但与标准有关的现象。我说,常常有人说公司之间的差别,说一流的公司卖标准,二流的公司卖技术,三流的公司卖服务,四流的公司代加工。我补充道,标准是一把标尺,说能建立标准,谁就有绝对的主导权。不仅企业是这样,在沟通的时候也是这样。

      A说,听起来非常抽象,问我,侯老师,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明下?

      我说,好。

      我对他说,常常有人问我,侯老师,能不能给我推荐一本写得比较好的沟通书籍?

      说完这句话后,我看了他一眼,然后问他,如果换成问你,你怎么回答?

      他说,很简单啊,你把你评价最高的书告诉他就好了。

      我说,没这么简单,如果我直接告诉他某一书名,他会紧跟着问我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呢?这本书适不适合我呢?在工作中能不能用得上呢? 说得直白一些,就是当我告诉他书名以后,通常来讲,他会有很多疑惑。

      A说,确实是这样。如果是他,也会问这几个问题。

      所以,我往往不先直接告诉他书名,而是先与他探讨好书的标准。

      我会大概会这么说:我认为一本好书,通常要有三个标准,第一有好的方法工具,有具体的步骤,保证可以操作,能学得会;第二有具体的案例,保证看得懂,并且有趣;第三是适合你的身份,因为不同的书的受众常常不一样。你说对不对?

      我问A,如果是你,会同意我的标准吗?

      A说,很有道理啊,并且肯定会追问“哪本书符合这三个特点呢?”

      没错,通常对方就是这样并迫不及待地追问的,然后在我介绍了具体书名之后,提问的人基本上都是高高兴兴记下书名,并说改天去当当网去购买。

      我问A,我已经告知你方法了,现在知道怎么操作了么?

      A说,好象懂一点,但还是说不清楚是怎么操作的。

      那就再看一个例子。

      有一次,广州培训圈的同仁搞了一次分享活动,下午结束时大家决定一起聚餐,但有关选择在哪里用餐大家意见不一,有人嫌远,有人说味道不好,有人嫌等待时间长。 因为人比较多,我开始没有言语,让大家先说。但最后大家问到我,侯老师,你觉得我们去哪里吃比较好呢?

      我笑着说,刚才听了大家的讨论,我发现大家来自不同的区,相隔甚远,但今天聚在一起不容易,所以我认为今天我们选择的用餐地点必须符合三个特点:第一是交通要便利,这样我们可以吃完后马上可以坐车回家,第二是等待时间不能长,否则浪费时间,第三是味道要不错,大家同意吗?

      大家都说“对啊”,然后问“侯老师,那我们去哪里?”

      然后我说了一个我认为符合这三个特点的地方,几乎没有人提出异议。

      我再问A,现在看出套路来了吧?

      A想了想说,是不是在说出答案之前,先说出三条有关方案的标准?在众人认可自己的标准之后,再亮出自己的方案。

      完全正确!我回答道。

      为什么这样说的效果会好得多呢?A不解地问。

      答案其实很简单。

      当对方提出问题时,你不假思索地给出答案,对方认为你的答案是缺乏充分考虑的,经不起推敲,这是其一。

      所以你应该作认真思考状,然后再说出答案,这样会比迅速给出答案要好。但问题是,即使你有所停顿,如果还是先说出自己的方案再补充原因,对方还是会认为你预先准备好了方案,后面的原因是你强加的。这是其二。

      所以在回答之前,先建立一个有关解决问题的标准会比较好。但因为每个人的角度不同,如果能兼顾大多数人的想法,就能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所以标准不能只说一条。中国人有事不过三的原则,所以我建议通常说三条。

      A说,有道理有道理。但他紧接着问,有时候我说不上三条怎么办?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我的建议是,平时多加练习。只要你说多了,坚持凡事说三条,你所说的话听上去就很有逻辑。

      说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平时你和对方说一段话,如果你只是平平常常地说,对方觉得没什么印象,但如果你把这段话分成三点,在表达时加上第一、第二、第三这几个词语,即使内容完全相同,第二种表达方式的效果要好得多。

      说话常常是一种感觉,如果对方没有时间细细推敲你说话的逻辑。

      当然,在实际工作及生活中,还是要多想多推敲,倾听对方的声音,增加实实在在的内容与逻辑,寻找与对方的共鸣。

      其实,我今天说的这一招并不新鲜,在现实生活及名著中屡屡出现。

      例如,在三国中徐蔗推荐诸葛亮用的就是此招。

      当时的情形大概是这样的。因为徐蔗的老娘被曹操绑架了,他不能再为刘备效劳,所以打算推荐诸葛亮。但因为诸葛亮当时只有26岁,比刘备小整整20岁,如果直接推荐,效果自然打折,会引起刘备的疑虑,所以他的说话策略就是建立被推荐人的标准。徐蔗先说有一个人比他的能力大得多,此人有治国的才能并且对老板会忠贞不渝,在引起了刘备的兴趣之后,最后再说出这个人就是诸葛亮。

      这种表达方式其实蕴藏着一个重要的道理,在表达的时候一定要引起对方的好奇心,重要的东西先不说出来,而是让对方等待。

      试想一下,如果对方只要听你讲第一句就知道你要表达什么,你的讲话内容完全不能引起他人的兴趣,哪里还谈得上话题的影响力?

      所以,切要记得侯老师的这句话:在探讨重要的问题时,不要直接说出你的看法,而是先建立解决问题的标准。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如何建立标准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 把标准放在前面,在你的标准得到认同之后,再说出你的看法或方案。

      第二:至少要有二条标准,说说话留有余地。如果只有一条标准,万一这一条被对方否认掉,你的方案马上被判为死缓。

      第三: 说出标准时要有停顿,要一条一条地说,不要急于一口气说出三条标准。在说的过程中关注对方,充分制造对方的期待。

      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给大家布置二道练习题,请大家用上述方法练习一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文章后面留言。

      练习1:公司每年都安排员工外出旅游,今年的旅游月份又到了,现在上司问你,今年你推荐大家去哪里玩?

      练习2:下班了,办公室同事问你,晚上去哪里喝酒?


【作者简介】

    侯熙儒,三茅人力资源网专栏作家,曾任全球知名咨询机构Thomas Group 的中方顾问,参与了美国专家对恒安、金杯、康佳集团的咨询及流程再造,后担任上市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现任多家大型央企(如多家银行、国家电网、三峡公司、中国南车等)的TTT及课程开发讲师,主讲《TTT》进阶课程、《课程开发》、《向乔布斯学演讲》等课程,内容实用性强,深受企业学员的好评,客户重复采购率达85%以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