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4 肌痹

 解脱之道图书馆 2015-11-24
 64    肌痹


    肌痹是因热毒与痰湿郁于肌肤,留而不去,而致肌肤失养,以对称性近端肌肉乏力、疼痛、麻木,或有萎缩,伴眼睑紫红色斑疹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相当于“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等病。

    64.1   诊断依据

    64.1.1   以肢体肌肉软弱无力,肌肉酸痛,皮肤不仁或目胞及面颊、颈部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皮损为特征。以上症状可急骤出现,也可相继出现,并逐渐加重,以致手软难握,臂软难举,足软难履。甚则累及咽、颈项及胸部肌肉。严重者可出现复视、斜视、吞咽及呼吸困难。

    64.1.2   多见于20~40岁女性,病前可有外感史,或关节痛史。

    64.1.3   急性患者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 血沉增快,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 CPK) 常显著增高,醛缩酶、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丙氨酸转氨酶( ALT) 及蛋白电泳 α、β球蛋白在活动期增高。

    64.1.4   肌电图示低电位、短波幅、多相波。纤颤电位、阳性棘波,插入电位延长。

    64.1.5   组织病理学检查肌纤维有炎性改变,肌纤维破碎,透明变性,横纹不清,间质内有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

    64.2   证候分类

    64.2.1   湿热阻络: 肌肉、关节酸楚,重着无力,肌肤不仁或有肿痛,伴有身热不扬,皮肤瘙痒,咽痛,尿灼便干。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64.2.2   阴虚热郁: 肌肉、关节酸软乏力,疼痛,低热,烦热口干,咽痛声嘶,复视,形体消瘦,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质红少津,舌苔薄黄,脉细数。

    64.2.3   脾虚痰湿: 肌肉疼痛酸楚,肌肤不仁,松软无力, 手软难握,臂软难举, 足软难履,身倦困    中医内科病证诊疗常规    85重,面色萎黄,胃纳减退,口黏多痰。舌淡,舌苔白腻,脉濡或缓滑。

    64.2.4   热郁肌肤: 目胞、面颊、颈部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斑片,局部灼热,或有瘙痒,或有疼痛,肌肉酸楚、乏力,低热,口干。舌质红,舌苔黄,脉细数。

    64.3   治疗方案

    64.3.1   辨证施治

    64.3.1.1   湿热阻络证: 清热化湿,祛瘀通络,方如二妙散合身痛逐瘀汤加减。

    64.3.1.2   阴虚热郁证: 滋阴清热,宣痹和络,方如地黄饮子加减。

    64.3.1.3   脾虚痰湿证: 健脾化痰,祛湿宣痹,方如异功散合防己黄芪汤加味。

    64.3.1.4   热郁肌肤证: 清热解毒,凉血通络,方如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64.3.2   其他疗法

    64.3.2.1   中成药:  湿热阻络证可选用二妙丸、三妙丸等清热化湿类中成药;阴虚热郁证可选用知柏地黄丸等滋阴清热类中成药;脾虚痰湿证可选用香砂六君子丸等健脾化湿类中成药;热郁肌肤证可选用牛黄上清丸等清热泻火类中成药。

    64.3.2.2   针灸:  取肩髃、曲池、合谷、阳溪、髀关、梁丘、足三里、解溪等穴。肺热加尺泽、肺俞等穴;湿热加阴陵泉、脾俞等穴;肝肾阴亏加肝俞、肾俞、悬钟、阳陵泉等穴。

    64.3.2.3   推拿:  上肢,拿肩井,揉捏臂、手三里、合谷,点肩髃、曲池等穴,搓揉臂肌数遍;下肢,拿阴廉、承山、昆仑,揉捏伏兔、承扶、殷门,点腰阳关、环跳、足三里、委中、犊鼻、解溪、内庭等穴,搓揉股肌数遍。手法刚柔相济,以深透为主。

    64.3.2.4   理疗及功能训练:  加强肢体功能活动,使经脉气血流通,有助于提高疗效。或在理疗科或康复科医师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肢体理疗及功能训练。

    64.4   注意事项

    64.4.1   并发症处理

    64.4.1.1   肿瘤:  本病易并发肿瘤,发生肿瘤的部位依次为胃、卵巢、子宫、鼻咽、食道等,如发现相关症状,可予以胃镜、鼻咽镜、B超、CT和MRI等检查助诊,一旦确诊,应作相应治疗。

    64.4.1.2   重叠综合征:  在本病基础上可同时重叠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其他结缔组织疾病,统称“重叠综合征”,可作相应治疗。

    64.4.2   本病由于长期应用激素或自身免疫功能紊乱易并发感染而死亡,故增强抵抗力,预防感染颇为重要,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劳累、过度精神紧张等诱因,还可适当选用提高免疫力的各种中西药物,一旦感染,应及早应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

    64.4.3   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应注意预防消化道出血及胃肠道穿孔等严重副作用发生。对选用雷公藤或青风藤制剂等药物者,须定期作血常规、肝功能、尿常规等检查。

    64.4.4   重度炎症的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可作关节和肌肉的被动活动, 每日2次, 以防止肌肉挛缩。恢复期可适量轻度活动,根据肌力恢复程度,逐步增加活动量,但应避免过度疲劳。

    64.5   疗效评定

    64.5.1   临床治愈: 关节疼痛、肿胀消失,活动功能正常,理化检查正常。

    64.5.2   好转: 关节疼痛、肿胀减轻,活动功能好转,理化检查有改善。

    64.5.3   未愈: 关节疼痛、肿胀及理化检查无变化。

    64.6   病名注释

    本病证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第20 条,第4款;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第1.1条,第55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