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答题技巧
2015-11-24 | 阅:  转:  |  分享 
  
(九年上)答题技巧、要求、内容、题型



一、积累与运用(14分)(约用8分钟)

1.?内容:《沁园春》、15首古诗(包括25课词五首、课外诗词曲10首)、《出师表》

2.?题型:

(1)填写上下句:如,过尽~是,-----------。

(2)理解式默写:如,《渔》中功业未成,不知归期的矛盾心理的句子:----------,---------。

(3)归类式:表现军营生活的句子:--------,--------。

(4)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迁移式:如,形容人意气风发,老当益壮,可用《江》中--------,--------。

(5)与其他诗句意义相似式:如,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相似的诗句,在《渔》中:--------,--------。

(6)(化用诗句)对联运用式:如,军营里征夫思乡,南山下陶潜种豆。

(7)顶针式:如:草色遥看近却无,无可奈何花落去,去时雪满天山路,路转溪头忽见。

3.要求:

(1)端正、标准书写。如

(2)字形、字体准确无误。如,落、漠、雁、燕、唯、惟



二、古文阅读(15分)(课内古文10分,课外古文5分)(大约20分钟)

(一)课内古文阅读

1.内容:《出师表》、《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

2.题型及要求:

(1)文学常识填空:准确无误,写错字不得分。如:作者(诸葛亮)。陆游赞语:(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2)解释加点词在句中含义,与教材保持一致,通假字用“引号”,实在不会,可组词变成双音节或写一个近义词,大致意思对即可。如,亲—亲近,远—疏远,优—好的,劣—差的

(3)变相翻译:如:用自己的话理解“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含义;

(4)用原文语句答:照原文认真写,不许丢字、写错字,包括标点符号都要准确无误。

(5)简答题:根据平时掌握,或对课文内容理解,怎么想怎么答,注意关键性的答题字眼。如:《出师表》中一些答题语需要围绕着“报”与“忠”来答题。

(6)根据课文内容编写对联,从内容和形式上来考虑。如:鞠躬尽瘁名士骨,知恩图报老臣心。

(7)联系生活实际或体验,谈对此的看法;或结合文意,谈谈你的认识。注意审题,别丢项。(如,两个问,丟个问。)

答题时,用“从……中可以看出……”或者“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多写不犯病,少写少得分,不写不得分。

(二)课外古文阅读

1.阅读步骤:

第一步:粗读全文,掌握大概;

第二步:细看题目,研读字词;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

2.答题技巧:

可利用题目或文中的关键字、词、句或所给注解或所给题干来理解文意、题意。这些内容会给我们一定的答题启示,但常被忽略,一定要学会“借力打力”,如《子罕以不贪为宝》、《季布一诺》。

3.题型与要求: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根据平时课内积累或文意理解,可采用换字法或添字法。如:正—指正;令—使、让、叫、派;咎—过失;彰—表明、显扬;亡—逃走;谢—道歉

(2)用原文答:要找准,写准,照着写,不要丢字错字,标点符号也要写准;

(3)简答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可借力打力;

(4)联系实际谈看法或启示:属于发挥题,用“在我们学习生活中……”字样,要结合文意大胆多写,采用积极乐观、向上进取的语言来表达。(说正言)

(三)古诗阅读

1、范围:课内与课外,熟悉的、不熟悉的都包括

2、题型:

(1)文学常识:如:《己亥杂诗》中,作者是:龚自珍;要求准确无误;

(2)找关键词:如:《卜算子.咏梅》中,最能表现诗人坚贞品格的一个动词是:碾。要找准;

(3)变相翻译:如:《月夜》中,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的情境;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翻译要通顺流畅生动;

(4)考查主题及作者的情感:如:《鹧鸪》中,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要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感悟作者的情感;

(5)考查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如:《破阵子.为陈》中,“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6)考查名句:如《无题》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被人们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三、现代文阅读(28分)(约30分钟)

1.阅读步骤:

第一步:读:读通、读顺、读懂,要敛声屏气,专心致志,读得要久、细、复,对重要的段、句、词要做标记,要在阅读中找到自我,读出自己的感受、思想和情感。

第二步:思:正确理解文章主旨、作者情感,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去反复品味,触类旁通,找到文章的影子,引发共鸣,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第三步:写:要有正确而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要运用恰如其分、画龙点睛的语言来表达,要推敲、琢磨语言,做到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的完美结合。

总之,读不懂文章,不要急于看题;

?思考不深刻,不要急于做题;

没想好怎么表达,不要急于落笔。

3.??阅读题型、要求、答题技巧:

(1)注音:平翘舌根据平时掌握,也可以在心里默读几遍,觉得哪个顺口就写哪个;多音字一般写特殊音,如:悄然qiao??、殷红yan?、颤栗zhan?,不认识的字根据声旁大胆猜音,如:悸ji?、?恣zi、?佯yang?,

?拼音书写要规范,不能写成英文字母写法,注意四线三格,音调位置要写准,不能随意化,如:谋取mou

(2)结合文意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可用“这里指谁怎么的”,如:她惶急地看着我——这里指她看我惊惶而急切的神态。

(3)用原文答:带着问题到相应的段里找,找准,写准,包括标点符号,找不准就前后多带点句子,但注意别画蛇添足,注意抓题眼。

(4)读完文章的感受,请用生动语言描述出来:如:这篇文章,主题深刻,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读来如一缕春风拂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又如一股清泉,洗涤着我心底的尘埃。

(5)各段在文中的作用:

第一段:开门见山、开篇点题、开宗明义、引起下文、领起下文、总领全文、提挈下文、为下文……情节做铺垫、设置悬念

中间某段: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为下文……情节做铺垫(埋伏笔)

段首句:领起下文、概括本段内容或过渡作用

段尾句:总结本段内容或过渡作用

段中句:为下文……情节做铺垫或设置悬念

结尾段:总结全文、收束有力、首尾呼应、点明主旨(画龙点睛)、

深化主题、升华主题、点题、解释悬念

注意:深化主题,是对主题的强化、强调、深入;升华主题是对主题的提升、飞跃、转折;

如:主题是母爱的文章,结尾表达更爱自己的母亲,及感激、赞美之情。这属于深化主题;

结尾表达爱天下所有的母亲,及赞颂之情,这就是升华主题。

(6)此段或划线句采用哪种主要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7)描写方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

细节描写、环境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动态描写、静态描写、动静结合

(8)此文或此段采用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9)你是如何理解某句的含义的:在不改变句意的情况下,调整句序,添加一点自己的理解,换一种说法,或者将此句扩充一点。

(10)此文采用怎样的写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象征手法、对比手法、

侧面烘托、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11)赏析带有修辞方法的语句:

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谁的……特点,表达了……之情。

拟人——把……赋予人的……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谁的……特点,表达了……之情。

排比——极力渲染了……增强语势,感情强烈,富有节奏和文采。更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赏析带有人物描写的语句:答题语,如:运用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谁的.....特点,表达了.....之情;如果是动作描写,最好把动词指出来。

赏析带有环境描写的语句:作用:渲染.....气氛,烘托.....心情

(12)是否可以换词或换顺序或删去某词:一般答“不能,若换(删)(调)某词,就变成……句了,就改变句意,不符合事实,表达没有原来生动形象准确严密了。”

(13)概括文中写了几件事:根据分数写事件件数,语言要言简意赅,具体事要概括出来,(谁,什么事),不要以物代事,多写事件不扣分,有更多的得分点。

(14)结合原文评价某人的性格特点:“从……情节中,可看出他(她)是个……的人;”可在文中找关键词;

(15)回忆某一件事,生动简洁的概述出来并谈感受:按记叙文的六要素简洁叙述出来,结合事件谈感受,启发或影响,使你之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结构:事件+感受;

(16)迁移课内所学诗文:靠平时掌握和积累,写错字不得分。如:朱自清《背影》;鲁迅《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7)仿句:照着所给原句形式,局部换词排比句式。

(18)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或启示:结合并利用文中关键语句,大胆多写,要表达生动流畅,深刻有见地,写出层次,规范使用标点符号,每分必争,实在不会,可借用文中语句模仿并发挥。



四、名著阅读:(5分)(约3分钟)

根据平时积累和掌握,写错字不给分,张冠李戴不得分,理由不充分或者答题点不全不得满分,注意审题是“中国”还是“外国”,是“任意写”还是“所给备选”中的写,

是“评价人物”还是“评价作品”……写拿手的熟悉的名著和人物。建议答《西游记》、《水浒传》、《傅雷家书》、《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



五、作文:(60分)(约55分钟)

1.卷面美观,布局合理,字迹、字数、题目格式、开头形式、段数、统一笔色、黑色中性笔书写,尽量少勾抹或不勾抹。修改用等号=

书写要大方、整洁、流畅、切记大花脸或大黑点。文质兼美。正确并规范使用标点符号,题目、开头、结尾不要写错和写错字。

2.注意:凤头(吸引读者)--猪肚(有具体内容,言之有物)--豹尾(收束有力,号召鼓舞或余音绕梁……)

3.主题鲜明,注意开篇点题,中间呼应文题,结尾再次点题,首尾呼应,画龙点睛。

4.要有真情实感,要投入地写,注意多种描写方法的灵活运用及情节波澜。

5.注意写作角度的选择:一人一事;

一人多事;

多人多事;

6.最好不要写题记和小标题形式,回归原始的作文形式;段落之间注意过渡衔接,段尾或结尾感受要结合上文事件,不要脱节,感受要真实自然,充分深刻。不要匆匆收笔,草草一句话结束全文;

7.脑海中储存最感人的有关“亲情”“友情”“师生情”的具体真实的事例或者范文。

8.尽量不写小说或者讲诉他人故事,更不能写大而空的政治色彩浓的文章。

9.不要出现真实姓名、校名,不能出现英语和网络语言,要说正言、文明语言和书面语。

10.所选素材要反映真、善、美的正面事件。

11.材料作文:

找感悟点要抓材料的主题;

若写议论文注意结构:引材料——议材料并提出中心论点(点题)——围绕中心论点摆事实、讲道理、正反对比论证——总结全文,再次点题并号召鼓舞。

注意:引材料根据需要间接简洁引述,要引材料就放在第一段,要不就不引;

切记文体不清,议论文里既有名人事例又有自己亲身经历;

摆事实要切合中心论点,举众所周知的典型有代表性的事例。如诺贝尔、爱迪生、高尔基、张海迪、

李嘉诚、马云、罗阳、杨善洲、胡丙申、张丽莉、郭明义……



六.考场寄语:拥有平常心,充满自信心,审题要细心,书写要耐心,

怀揣感恩心,考试必顺心,考后必开心。

祝同学们期末联考取得理想成绩!









献花(0)
+1
(本文系室雅人美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