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需要将戏剧带入孩子的生活 大卫·安德森谈《戏剧与内在成长》

 Feuerwehrmann 2015-11-25

莎士比亚曾说过,整个世界是一个舞台。

我们都是自己的人生剧本中鲜活的角色,孕育出生命的戏。

华德福的戏剧课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它综合了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在华德福学校,幼儿园开始就有偶戏,戏剧是很重要的课程和特色。因为这个传统,戏剧表演也成为西方学校教育的特色之一,从幼儿游戏引申的角色扮演,到儿童的故事戏剧,到青少年的倾情出演席勒或莎士比亚戏剧;从节日中的庆祝演出,到毕业前的汇报表演,成熟的华德福学校的学生在戏剧老师及主课老师的指导下,演出一幕幕或大或小的戏剧,戏剧是学校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通过戏剧表演,或者经由字句、姿态、韵律、各种动作以及情感表现的练习,可以唤起一些也许一生当中都处于沉睡状态的感觉,如对艺术的鉴赏能力、节奏感、对形式的感受力和用身体表达的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人的一生都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不只是外在和审美那种浅表的影响。

当孩子站在台前表演时,未来的图景都隐藏在他们的整个身心中;当一个人卸下全副盔甲、真正地、全然地进入戏剧,仿佛有新的气息注入生命,让人感受到美好丰沛的情感!(电影也有同样的感觉,但比起现场的戏剧就差多了)在戏剧中,人是全然的敞开,真正的忘我,同时生发出理解、尊重和深深的慈悲,还有生活的幽默!能让成年人能更深刻地理解人性和命运,去体验自己生活领域以外的人生,提高自己的审美及感受力的同时,让自己的生命更丰满。


在史代纳博士关于语言和戏剧课程的最后四讲中,他给出了我们为什么需要将戏剧带入孩子的生活的三个原因:

首先,与学生表演一处戏剧,目的是为了增进他们对生命本身的兴趣和热情。史代纳经常告诫老师,他们不够热情。或许我们应该多演些戏,少开点会。与学生们一起带着对剧本、角色和演出的热情排演一出戏剧是增加对生命的热爱的直接途径!


其次,通过戏剧来获得对普世之灵心(world soul)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当我带着自己的灵心进入到朱丽叶的角色当中,我便有了一次机会以自己的心灵去体察她的内心,通过进入她的内心,我能够体察戏剧中所有其他角色的内心。这项活动极大的增强了我对普世之灵心的体验。这项活动最能发展的能力是什么呢?可以借用Van James2005年新西兰举办的艺术大会上使用的一个名词:回应能力(response-ability(注:在英语中,这两个词也是责任感这个词的分解)。他讲到所有艺术的任务必须是发展我们对人类生命所有可能的体验的回应力(审美=鲜活的体验)(注:审美一词在英语中对应的反义词为麻醉,麻木)在所有的艺术中,没有一种像表演艺术(包括表演,唱歌,弹奏,舞蹈)那样锻炼我们的回应力。帮助我们的学生锻炼在当下一刻创造性的回应是戏剧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动机。这项活动是对整个普世灵心的体察。


第三个原因是发展我们去感知自己命运的能力。史代纳明确的告诉我们,通过全然参与到展现一个舞台角色的创造性活动中,在观众面前,在灯光下,然而同时对观众和他们的回应保持有意识的觉知,我们能够发展出更加精纯的能力,这项能力将能够增强我们寻找自己命运之路的能力。他进一步告诉我们演员在这个方面比普通人占有优势。这点很难理解。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保持我们对我们周围的一切全然的觉知,并且同时塑造着一个角色——一个唤醒我们内心深处同理心的角色,一项能力就在发展过程中。这项能力帮助我们在自己的生命中,觉察到生命中关键的人和事件以及我们人生的使命并给予恰当的反应。


想象一下,我们作为老师编排一出戏剧时,在学生们记忆台词、学习台步、台上对话的过程中,我们就开放了自己的觉知,来发现学生内在的可能性。我们同时在准备带着热情、责任(回应能力)、勇气和智慧去认识他们自己生活的使命和朋友。如果我们认识到戏剧是通往永不枯竭的滋养之源的一个途径,会是怎样的情形呢?我们将会在戏剧中找到解脱。我们将不再把戏剧看成空洞的娱乐,而是生命的分枝,并使其回归本源。

如果老师认识到消除“枯竭”的良药之一是学会在与课堂、与学生工作的同时与自己更高的精神在一起,那么找到与自己内在更强健的那部分的链接后,他们就能够更加接纳真实而警觉的灵感,成为“永不枯竭的滋养源泉”。


史代纳提醒我们每一出现代戏剧都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之间的爱和幽默感!如果你还记得他创造的那尊巨大的人性雕塑——人类站在物质主义与幻觉的两极之间。他在这尊雕塑中还运用了谁来代表我们最得力的帮助者呢?幽默之灵!所以,当你在准备自己班级的戏剧时,一定要让它好玩儿!确保让你的班级完成了这出戏剧后,每个人能够说“我感到快乐和发自内心深处的全然幸福!”这句来自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话包含了一个健康的图景“我感到快乐”无疑是认识到我与自己的感受同在,并且能够活在那一刻——全然清醒而有意识的。“发自内心深处”可以理解为与不枯的灵感之泉同在,与从我们脚下升起的力量同在,我们之所以能够开口说话,就是这些来自于伟大宇宙能量的生命力所赐。

“全然幸福”或许可以来描述当我与语言的力量本身同在时的体验,在爱与自由中将声音释放到世界中,令他人能够听到,感觉到。如果确实这样做了,他人和我,事实上包括地球本身,都能够在这项创造性的行为中得到治愈。


戏剧里的工作多么令人振奋啊!何等的戏剧!何等的健康! 何等的财富(幸福)!(well-th--wealth)在展开戏剧,诵读和讲故事的活动时,我们同时在发展聆听的能力。在深深的静寂中,愿我们聆听生长,成熟,能够再一次听到星辰的语言,能够听到人类诉说爱与真!

---感谢邵蕊翻译和提供


大卫·安德森谈《戏剧与内在成长》

随着我们的成长,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个更多进入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感受和体验到自己与他人的分离,我们能够体验到我们的思想、感受,期望越来越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然而,这也带来离开集体的分离感和孤独感。

戏剧,是一个高度社会化的艺术。戏剧,把我们的思想、感受和期望集合在一个方向上,同时也把我们像一个团体一样集合起来。戏剧,让我们有机会体验一些比我们自己更宏大的,在我们身上发生作用的事情。这些事情不仅仅通过我们自己,也通过团体,服务于人生这场演出。我们会探索不是用我们的天赋,或者潜在能力去工作的意义。与之不同的是,我们和其他人一起,体验一种可能需要每个人,都比自己已知的能力去提升一步的经历。


为了能成就这样的经历,我们需要超越普通感官和能力的容量,去唤醒“心魂力”。心魂力,能够将人类的体验带到一个全新的、更深的水平。凝望独一无二的人类发展历程,我们将会建设一个关于戏剧的新图景。在这个图景中,戏剧扮演了反映人类潜能,和连接我们的角色。戏剧将我们与其他人连接在一起,也将我们与那些支持人类进化的重要力量连接在一起。


戏剧在很多层面上启发我们,它转化灵魂,创建与他人互动的创意社区。透过戏剧,我们识别出与其他维度经验的连接。通过戏剧练习与玩乐,我们将开发有利于生活及工作的各种能力。

戏剧的元素——移动、空间意识、语言、手势、即兴创作都是剧场有利的工具,这些工具帮助我们将觉知和意识带入我们的生活。它们可以阐明我们的冲动、显示我们的习惯、丰富我们的社交互动,它也可以引导我们获取更大的自由,让我们更自如地活动、有自在的姿态,让我们可以更坦然地面对世界。它令我们敏感,提升我们的觉知,塑造丰富我们生活的创造力,这般创意让“我”成为世界的联合创作人。

---------------------------------------

编者注:为了让更多的父母对戏剧与内在成长有深度的了解和体验,2015年元月大卫.安德森再次来到北京,将举办《戏剧与内在成长》工作坊,本次工作坊期间大卫·安德森将通过一系列即兴表演的活动,带领我们唤醒专注力、自发性和创造力,激活内在那份充满新鲜、好奇和跃跃欲试的能量,体验鲜活的生命。并且,大卫老师还会针对性的对我们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引导和体验。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阅读原文”关注相关的工作坊介绍。

---------------------------------------------

大卫·安德森 David Anderson (美国)介绍

演员、导演、剧作家和诗人。

毕业于英国艾默生学院华德福教育,主修哲学与戏剧。曾在德国华德福学校教授莎士比亚戏剧和英美文学,在新西兰Threshold戏剧学校教授演讲与戏剧。


1997年于纽约创立「遛狗剧场」(Walking The Dog Theater,WTD)现任执行艺术总监。


20多年来,已经在世界各地进行过1000多场演出,导演过40多部戏剧作品,包括14部莎士比亚戏剧。


大卫主演的30多部戏剧在百老汇外剧场和Walking the dog遛狗剧场定期上演,其中《黑色地球》和《遛狗》在全球巡演,大获好评。2007年,大卫凭借主演“哈姆雷特”一角获得英国独立报最佳男演员奖。

每年大卫在Walking the dog遛狗剧场固定演出一部独角戏《圣诞颂歌》,改编自查尔斯·狄更斯的经典同名小说,在每年的圣诞之际巡演,都为观众带来别样的感悟,有评论说:“大卫·安德森触及到的所有东西都有两个关键要素:清晰和人性。”大卫还主持拍摄过六部电影短片,发表过一部诗集和两部剧作。

大卫.安德森学承迈可?契珂夫的戏剧技巧以及鲁道夫.史代納的人智学观,擅于透过内在转化的能量流投入戏剧工作与生活中,将两者融会贯通,在意识、精神层面和技巧、方法论上兼收并容,并且呈现出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和体系。


想了解《戏剧与内在成长》工作坊详情,点击: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