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论“胸怀伴奏”对笛子演奏的作用

 长青姜丹 2015-11-25
摘要:伴奏在笛子演奏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只有正确处理主奏与伴奏的关系才能达到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境界。因此演奏者必须分析伴奏音乐对主奏旋律的衬托意义,从而可以更全面把握伴奏声部的全过程。在主奏与伴奏的横向联接、节奏、力度、托垫渲染等方面应深入分析主奏与伴奏声部的关系,通过训练“胸怀伴奏”可以促进演奏者综合能力及更完整地表现音乐作品。
  关键词:“胸怀伴奏”;笛子演奏;具体表现;训练
  笛子是我国民族器乐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之一,它的音色纯朴、悠扬,可以模仿多种生活声音,但由于它是一种单旋律乐器,在演奏的过程中音乐的整体表现难免会显得单调,所以笛子演奏中,伴奏音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伴奏音乐的掌握,可以让演奏者更好地表现音乐作品的内涵,所以在笛子演奏的训练过程中,对于伴奏音乐的分析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做到“胸怀伴奏”,使音乐作品可以更完整生动地表现出来。
  “胸怀伴奏”是指演奏中把主奏和伴奏作为一个整体来考量,即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除对主奏声部作全面掌控外还要对伴奏声部的全过程有全面的把握,并且对二者的关系作深切的理解。[1]为了可以对“胸怀伴奏”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必须对伴奏音乐的各方面进行了解以及作系统的训练。
  一、把握伴奏声部的全过程
  1.学会如何背记伴奏谱
  学习曲子的同时有必要多找些相关的资料对作品从多方面的理解及认识,其中伴奏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某种意义上说,伴奏是对作品的一种诠释),因为一个作品伴奏部分(无伴奏除外)的过板音乐、填充句子、和声、复调等都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都是需要伴奏来完成的,故熟悉伴奏对把握作品的完整性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熟悉伴奏对于抓住作品的风格特征:比如北方民歌粗犷高亢;江南小调婉转细腻;内蒙民歌舒展宽广;新疆乐曲热情奔放等也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伴奏,常因旋律感不强,而不容易背记,所以要想背记,还得讲究方法。从大体上抓住伴奏的特征,比如每个乐段的开头、结尾及段落间过渡的几个大特征;然后熟悉一些富有旋律性的过板音乐、填充句子、复调音乐等;最后具体从每个乐段音区的大致走向、织体结构及左右手旋法特点逐一击破。
  2.分析伴奏谱在衬托上的变化及意义
  伴奏的变化对乐思的转变有较大的辅助、推进作用。
  如《牧民新歌》的乐曲中段,以四个小段落展开乐思,各小段均为方整的十六小节,这四个小段落在乐思的展开上是起、承、转、合的关系,伴奏中起句的右手是半分解和弦,左手是半分解和弦的点缀性跳音,显得欢快、明朗;承句左右手均用分解和弦,显得深情、柔美;转句右手柱式和弦,突出左手低音区分解和弦与主旋律高音区形成对比,拉宽音域,显得更加豪情奔放;合句双手都是柱式和弦,显得更加肯定、自豪。这样乐曲就显得既有明亮、灵活、爽朗的风格,又有含蓄、抒情、柔美的特点。
  二、深入分析主奏与伴奏声部的关系
  1.伴奏与主奏横向联接的关系
  引子、间奏、尾奏均视为伴奏部分,但这些部分蕴涵着内在的特定意义,或者是意境的描绘或者是形象的刻画。没了它,乐曲是不够完整的,要适当处理好它与主旋律之间的关系,否则就破坏了其本身的意境和音乐形象,所以旋律与伴奏的横向联接点非常重要。要处理好这一横向关系,首先要做到的是对旋律或伴奏的切入点心中有数。
  如下图例:作品《花泣》
  在作品《花泣》中的引子伴奏由慢渐快再渐慢,没有明确的拍点让笛子切入,这时只能根据伴奏渐慢的那道“气”很舒服地联接,主奏出来快了显得突然,慢了就显得音乐断节。
  2.伴奏与主奏在节奏、力度上的关系
  节奏如同心脏跳动的脉搏,伴奏与主奏在节奏上要求统一。如能在节奏音型上获得默契,给人一种向前的推动力,伴奏在增强律动感的同时,音乐也就得以充分体现。
  节奏音型及力度是反映乐曲风格和情绪的直接的表现,明朗欢快的节奏型常结合柱式和弦的跳音,更能突出其灵巧性、跳跃性。
  例如《牧民新歌》
  处理好伴奏与主奏力度的关系更能体现乐曲的完整性。
  3.伴奏对主奏托垫渲染的关系
  抒情、优美及歌唱性的旋律常用分解和弦伴奏,更能体现旋律的流畅性及情感线条的流动感,音乐反映热烈、奔放、豪爽、积极向上的性格的时候多用柱式和弦,并用快速密集的节奏型体现旋律的紧凑感,更能表达其肯定的积极向上的音乐形象。悲伤、愤怒等情绪则多用低音区大震音辅以力度的推动,更能反映内心的愤满不平以及坚定的信念,反对某些社会现象的决心。
  根据江南丝竹的“花音八法”①技巧的你简我繁的原则,旋律长音常用伴奏旋律填充以达到丰满的效果,当主旋律比较丰富,技巧比较突出时伴奏则比较简单,只用一个柱式和弦或琶音。其他还有紧打慢唱、你进我出等原则,使得主奏与伴奏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而达到最佳效果。
  三、“胸怀伴奏”在实际演奏中的作用体现
  对于“胸怀伴奏”在实际得作品演奏中所体现的作用,以下试举几首笛子作品通过对演奏中妥善处理主奏与伴奏关系的分析来对“胸怀伴奏”的具体体现作进一步说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