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次在国子监逛累了,去这家胡同小店吃点点心吧

 方珺逸 2015-11-25


文/iLOOK杂志


观品店内的各式点心

抵达“观品”的路径有两种:一是从雍和宫桥往南走,有太阳的日子,躲过雍和宫那片琉璃瓦的焦灼,向右转就是如今已经满是餐厅酒吧、设计小店的五道营胡同,胡同口像雍和宫大街上一样没有树,那么观品橱窗里的盆景会是你在这条胡同看到的第一株植物,从雍和宫到这家小店步行绝不会超过10分钟。但是有些人宁愿选择另一条要多花半个小时甚至半天的路。



店内橱窗里的盆景

从国子监街靠近安定门那一头的牌坊走进来,头顶上就有了胡同里的绿荫,路过不起眼的火神庙和几个仿佛空降在灰瓦堆里的设计师店和咖啡馆,左手拐进箭厂胡同,停下来看看意大利人开在大饼摊旁的画廊,走到底就是五道营胡同的藏红花餐厅,然后向东走,一路吃吃喝喝之后,在靠雍和宫的胡同口停下来。店的门面不过一米宽,可你很容易从黑色门框里透出的植物和半卷湘帘里认出它,走进去,就是这长长胡同散步的终点,一客盛放在手工瓷盘里的中式甜食,一顿好饭,一路闲逛后最完美的尾声。



店内绿植环绕

我第一次邂逅“观品”可不是这样从容。那是冬天刚刚开始冷的时候,我和许久未见的朋友在这条号称北京城区文艺青年散步地带的街见面,吃过饭也喝了酒,朋友还谈兴未尽,而我已经准备往地铁站走,忽然两个人都觉得冬天胡同的傍晚风有点儿猛,决定躲进最近的店里喝杯热饮。在渐渐暗下来的小巷里,有一间不到一米宽的有暖光的门,门口的石雕四方盆里种着一棵柠檬,黄澄澄的果子在发亮。“一家新开的 one-table 咖啡馆。”我俩笃定地走进去,看到高大八台后面,两张年轻的脸,错愕、羞涩又期待。



“请问有咖啡吗?”

“没有咖啡,真是不好意思,只有甜品。”抱歉的是一个笑眯眯的男生。

“甜品也可以,有 Menu 吗?”我实在有点儿冷了,看到漂亮的店,十分想坐下来。


他递给我一张浅褐色的纸,粗粗的触感,上面手写着四五样甜品和几种花草茶。前两行印象比较深,茉莉茶香慕斯和黑芝麻豆腐冻慕斯,后面是各种手工饼干,基本上看名字能猜出味道,不会让人联想太多。我和朋友各自点了茉莉茶慕斯和豆腐慕斯。


高高的木面吧台旁,是四张木头圆面的高脚椅,黑铁骨架,让人很想坐上去。等甜品的时间足够观察一家不大的店,如果说开在京都或台北,这样小巧放松的环境并不鲜见,但在北京这样一个以粗旷为荣的老城,细节处的精致有点儿超前,特别有台北咖啡馆的氛围。终于还是问了:“为什么不卖咖啡?”


“因为她(我)喜欢做甜品。”几乎是两个声音同时出来,继而都笑起来。我才注意到吧台后的女孩,她一直低头准备着慕斯,被高大的吧台遮住下半截脸。她抬起头,有一双精灵般的大眼睛,齐眉刘海盖住不小心没画对齐的眉毛。这个女孩儿生得十分娇小纤巧,倒显得小小的店面宽阔了几分。



观品主人易筱

她身边笑眯眯的男孩儿也不高,两个人穿着一黑一白的衣服,十分相衬。攀谈之下,偏偏他俩的名字各带一个“小”的音。男孩叫彭晓,女孩叫易筱,是一对恋人。一起考到北京学艺术,毕业后,彭晓白天做平面设计师,休息时断断续续地画画。易筱厌倦了广告公司的设计工作,说服男友和家人,开了这家叫“观品”的店。


“好了,请尝尝。”筱从吧台后递给我一个白瓷方圆盘,里面一个青翠的竹筒,一片竹叶。竹筒里乳白的酪,飘出淡淡的茉莉和奶香。舀一口,茉莉的甜味在未来上次第绽放,仿佛仲秋的早晨,被一片雨后的茉莉花园包围着,甜味过后,绿茶的香气骤然浓郁,如同采了茉莉穿过一片茶园。第二口,茉莉慕斯下一点点手工蛋糕的松软弹性和茉莉慕斯的香滑交织在一起,一韧一柔,好像福建茶人用大多饱满的茉莉侵染新茶,一层一层地侵染,从淡到浓,从浓到淡。



各式好吃的点心

这样多层次的味觉,并不像西式甜品,用充足的乳酪和香料制造华丽多变的口感,也不是和果子那种从一而终甜到化不开,而是始终淡雅宜人,却仿佛一根线牵引着,让你记得它鲜明的特点。我想起《红楼梦》里开白海棠诗社那一回开头写着,因大观园的果子成熟了,宝玉让袭人送些粉蒸栗子糕和新鲜红菱角给史湘云,那盒点心应该就是这样清雅的味道。


易筱想做的,正是有中国人味觉记忆的甜品。一开始找店面真不容易。她和彭晓也曾想过,万一找不到合适的店,就做网络甜品售卖。一旦有这个念头,却发现易筱想要做的,并不仅仅是做甜品,而是有一个哪怕小小的空间,慢慢浸润手作中式点心的环境和气息。古建筑爱好者彭晓终于在五道营胡同找到一家小到房租足可以承受的店面,只是原来是一家奶茶店,黄黄绿绿的装修让易筱不能想象改造后的样子。彭晓当天晚上就画出了新的设计图纸,包括每一件家具的手绘,易筱也有了信心。


吧台、高脚椅、木板展柜、条凳、四方桌,因为空间比较小,每一件家具的尺寸、样式都要他俩亲自做出来,构架搭好,易筱又想到要有和中式点心的形态相匹配的点心盘和茶杯,在景德镇烧柴窑的同学立刻送来了自己的手作陶盘和杯子,粗粗的质地衬托出点心的细巧,再送几个花瓶、古董竹篮摆上展柜,小小的屋子立刻有了器物店的精致。



用朋友送的残次品陶瓷做的花瓶

精致到有些游客站在落地窗门口,用相机透过橱窗的盆景和植物拍摄里面设计感的空间,却偏偏不敢进去。“好多第一次进来的人不知道我们是做什么的,以为是卖很贵的东西。”的确,如果不是因为太冷又在国外见过类似的咖啡馆,我也不会轻易走进来。两个人坚持不愿意在门口挂起写着”甜品茶歇“的招牌,因为那样感觉就不对了。


店内的古典家具装饰

“其实一开始更冷清,连续一周都没人进来,可是你们不也就来了吗?”彭晓很爱笑,仿佛房租压力也不用发愁,不过聊起感兴趣的事,他笑得细缝样的眼睛会睁大一些。在等待第二道点心的时候,我注意到店里唯一一面白墙上的四条幅水墨山水。说是水墨山水,却是以界画的建筑为主题的,水墨晕染出云烟和苍松,掩映之间是一进一进的古建筑,这样的构图与传统的山水画不同,反而是介于当代艺术与古典情怀之间。


彭晓很不好意思,他的爱好是古代建筑,不仅常常带易筱跋山涉水去看荒原里的古寺,还特别喜欢画下心中的感受。他的梦想,就是带易筱去京都看一看那些形似中国唐宋时期的建筑。而观品小小的空间设计里,也穿插了他对传统空间结构的感受,借景和小中见大。


这时易筱又端出了第二道点心,芝麻豆腐冻慕斯。她把整块嫩豆腐捣碎,加入芝麻和乳制品,做成一个球状。中间又夹了芝麻薄脆,质感的软和硬、温度的热和冷、香气的浓和淡,有无相生,和而不同,正符合中国人所推崇的中和之道。怎么让甜品从摆盘到味觉更有中国意境是易筱的兴趣。


芝麻豆腐冻慕斯

在之后的若干日子,我也很幸运地品尝到她依据季节制作的点心,比如出自两人的故乡湖南最有名大酒酿制成的枸杞米酒慕斯,放得越久,酒味就越浓,许多朋友慕着香糯酥脆的名而来,却发现最后一块已经被彭晓吃掉了。



竹筒里乳白的酪

这个时候,易筱只有拿出新烤的蒜香饼干和刚刚学着泡的红茶或普洱安慰他们。蒜香饼干其实叫蒜香一口酥最合适,因为都是新鲜的纯料烤的,一碰就酥,有几次带回家当茶点,掉在地上的饼干渣被猫咪添得干干净净。



大酒酿制成的枸杞米酒慕斯

易筱发明了新甜品,会在朋友圈里先发出来。美好的秋天从来是吃橙子、橘子的开始,当一群朋友等待她创作柑橘类的点心时,她却和彭晓第一次出发去了京都。即使他俩不在店里的日子,一些在甜品店邂逅的年轻人还是会偶尔到这家小小的点心铺聚一聚。


他们有研究艺术心理学的,有会自己做瓷器的摄影师,也有热爱书法的广告设计师,梦想靠写作周游世界的杂志编辑,在观品小小的客厅里,大家遇到志趣相投的朋友,也在新朋友身上看到很广阔的未知的世界。


图/文 颗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