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贵阳之夜:刮起“多彩贵州风”(到中国旅游晚上看什么④)

 闻诗人 2015-11-25
  《多彩贵州风》剧照
  眼前,春光扑面;耳边,笙筒奏鸣。已经不止一次在贵阳大剧院欣赏大型民族歌舞诗《多彩贵州风》了,可那绚丽多彩的舞台色调,精美华丽的民族服饰,热情奔放的民间舞蹈,天籁般的侗族大歌——这桌专门为中外游客量身定制的精美文化盛宴,总是让我从心田里荡漾出阵阵生命的激跃,体味出一种作为贵州人的文化认同感。

  大凡来过贵州的国内外游人,无不赞叹这里资源之富集、风光之壮美、民风之淳朴。早在明朝,大思想家王阳明便赞叹“天下山水之秀聚于黔中”。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先生第一次踏上贵州这片神奇秀美的土地,就动情地赞赏这里是“文化之州、生态之州、歌舞之州、美酒之州”。前不久,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考察贵州旅游业时,则以旅游专家审视而理性的眼光,道出了“贵州旅游全身都是宝”的慨叹。

  贵州分布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一年中拥有1000余个精彩纷呈的少数民族节日,“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风”是这儿的真实写照。然而,就是这个“歌的海洋、舞的世界”,就是这个能与相邻省份媲美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富矿”,过去许多年中却一直默默无闻,也不能进入主流审美的视野。缘于历史、地理上的封闭而保存下来的原生态多元民族文化元素,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

  如今,由艺术家们精心打造的大型歌舞诗《多彩贵州风》,终于让人们在有限的时空里,感悟到多元民族文化的灵魂与精华,“坐游”多彩的贵州。

  夜幕降临,坐进剧院,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立刻扑面而来:苗族男子群舞《岜沙邦哟生》里的从江岜沙汉子肩上扛着猎枪,迈着铿锵步履从深山田野里走来,个性鲜明地表现出一种强劲粗犷的生命节奏,生动地演绎着“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的古今传奇;瑶族歌舞《飞溜飞》记录着生活在深山箐林中的瑶族同胞,在阳光下享受着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土家族集体舞《摆啊摆》“讲述”了源远流长的摆手舞,如何从远古的庆典仪式发展到今天的民族狂欢;布依族的女子群舞《妈妈歌》里,吱吱的纺车旁流淌着布依女儿的似水柔情;仡佬族的民歌《情姐下河洗衣裳》,那动人心扉的甜润嗓音,随着清波飘向远方,仿佛让人回到了宁静秀美的村寨、河边……

  由20多个节目组成的这部歌舞诗,包括苗、侗、瑶、土家等7个民族的歌舞,宛若一泓清澈透润的潺潺山泉,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山水画卷。它原生而不原始,粗犷而不粗俗;不是简单的原生态展现,更不是猎奇和迎合时尚;它是一种人性本真意义上的艺术升华,为贵州旅游注入了厚重的文化元素。

  作为一个地方的标志性文化品牌,《多彩贵州风》汇聚了贵州最优秀的文艺人才和民族民间文化,被确定为全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成为贵州对外旅游宣传的“烫金”名片。它已与《云南映象》、《印象刘三姐》并列为“西南三部曲”,被文化部评为2007年优秀出口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而靠市场化成功运作,持续这一艺术生命的多彩贵州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也被授予了“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被评选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多彩贵州风》自2005年10月公演以来,已为50多万名海内外观众演出达500余场,承载起贵州对外交流“文化名片”的重任,还踏上了贵州演出史上尚无前例的文化“破冰”之旅。近几年来,从黄浦江畔到黄河沿岸,从江南杭州到首都北京,从美丽的伦敦泰晤士河到浪漫的巴黎塞纳河畔,从佛教盛行的印度到艺术繁荣的俄罗斯,《多彩贵州风》巡演所到的国内20余个城市及欧洲、亚洲多个国家,无不“刮”起清新浪漫的贵州原生态文化“旋风”……

  西方有句格言:一台戏的生命是观众走出剧院后开始的。是的,常常听到这样的叫好声:“不看《多彩贵州风》,不算真正到过贵州”。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文化参赞沙利文先生看过节目后就曾这样表示:“这台晚会令我有一种冲动:马上就到贵州去!”

  情感的派生和归依来源于任何有生命力的艺术。《多彩贵州风》这台大戏浓缩了贵州的钟毓山水、民风民情,集原始古朴与唯美时尚于一体,带给观众的是一种视觉和听觉的双重震撼。我们期盼着这股山野里的风把“多彩贵州”这张名片“刮”得更远,也把贵州旅游“吆喝”得更加风生水起、蓬勃生辉。

  

  温馨提示:大型歌舞诗《多彩贵州风》在贵阳大剧院上演,演出时间长约90分钟,每张门票共有120至380元五种票价。目前这台歌舞诗正在进行新的改编,届时前往贵州观光旅游的中外游人可自行选择观看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