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的“苦情”文化

 薇多丽雅 2015-11-25

此篇文章的标题,我一直犹豫不定该怎么写,之前拟定了两个标题:中国的“哭”文化,中国的“悲情”文化。后来想想还是觉得用“苦情”比较能代表此文的含义,因为不管哭也好,悲也好,背后都少不了苦的感受。

之所以想写这个话题,是因为最近总出现一些让人“泪奔”的煽情文。初见“泪奔”这个词,觉得挺新鲜,而且表达得很形象,很到位,非常佩服造出这个词的人。

可是这样的词汇或文章见多了,反而觉得“泪奔”变得不怎么有价值了,进而感觉煽出来的情,和奔出来的泪有贬值的趋向,水分增多,并伴有情感透支这个副作用。

既然谈到“泪奔”,我就先从“泪”开始说,也就是讲讲中国人的“哭”。

 

哭有很多种,不细讨论,大家都能总结出来。只想说一说我看到的两种哭。

去年正月,我姥姥病发住院紧接着病逝,把过春节的喜庆气儿给打的粉碎。

家里出了这样的大事心情都很沉重,带着伤感,家里人忙着给姥姥办理后事。

我们家族住在一线城市,办丧事很简单,没那么多讲究,只把姥姥的遗体安安静静地送到火葬场去,然后进行海葬。

在上灵车之前,我们一家人和几位护送的好友在医院的太平间给姥姥做了个简单的告别仪式。在向老人低头默哀的时刻,家人都很安静。他们心里难受、流着眼泪,却都没有嚎啕大哭,或是闹丧,而是安安静静地送别我姥姥。

待姥姥的遗体火化之后,家人们才默默地抹去眼睛上的泪水,然后自己平复情绪。

但我知道,他们每个人的心情跟我都是一样的难过,而我也跟他们一样,只是在默默伤感着,没有外露出多么悲痛的样子。

这情形,有点像西式的葬礼一样,家人亲朋对逝去的人都是默默低头流泪,并送出最真诚的祝福。

  

办完姥姥的丧事,我就离开老家,奔赴我在外地的居所继续忙自己的事。

那是个四线小县城,紧邻礼仪之乡,人们都很和气。

可是,在我有次参加当地朋友家的丧事后,我彻底晕了,平时看不到的夸张和惊悚情景都能在那时看到;平时觉得很好的人,在丧礼上会突然变成另外一个人,难以置信!

参加过一次农村葬礼,才知道什么叫闹丧,能闹到什么程度。

一家人办丧事,全村人或全小区的人都知道,且都喜欢聚众围观看热闹。因为办丧的那家是哭声震天动地,撕心裂肺,悲痛欲绝。所有淋漓尽致的表现,你都能看的到。

我以为影视剧里演这个桥段时有些夸张了,谁知现实里看到的,比影视剧里展示的更极致。

有的人穿着孝服,满地打滚地哭;有的则哭哑了嗓子,有的还险些哭背过气去。

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哎呦我的亲娘唉,你苦了一辈子走的太早了,都没好好享清福唉……”

除此外,一些家族的长辈,还能连唱带哭的。因为方言问题,我听不懂她们在唱什么,听起来像戏曲,只见她们边擦鼻涕眼泪,边唱起了什么词。

更让我不得其解的是,那个家族的长辈正哭唱的起劲呢,突然旁边有人跟她说了个什么事,她就能立马止住哭唱,很冷静地跟旁人对话。当一有亲友过来吊丧,在牌位前鞠躬磕头的时候,那长辈又立马入戏,又一次拍着大腿哭唱起一段,眼泪是说来就来,说没就能没呀。

见此番情景我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噎着,非常纳闷她是伤心啊还是不伤心呀,这情绪能转变那么快,快到这个程度,难道说,她情绪控制能力那么强呀?

我心里不由地“咯噔”了一下,油然升起一股“崇敬”之情,仿佛眼前出现了一座“奥斯卡小金人”,然后手捧着小金人的就是那位会哭唱的大妈,并在其旁边自动显现出几个字:最佳女配角奖,或是,最佳敬业奖得主。

那位大妈的确够最佳,也够敬业,因为她制造的哭的氛围,真的让我这不太相干的人都掉眼泪了。在那种氛围的渲染下,即便是这家的仇人,都能感动得掉下泪的。

所以经过这一拨又一拨的感染,我也不由地跟着哭了几回,跟他们不同的是,我只是默默地哭,别人看的到看不到我哭,我根本不在乎。

可即便我用“最少的精力”这样一次次哭,也觉得情感虚脱了。如果再参加这种样式的葬礼,我真得掂量一下自己能有多少承受力以抵御过度的情感透支。

我当然理解这种办丧礼的形式是人家当地风俗,但我也自问一句:有这个必要吗?

伤心,谁都有,人生在世,谁又是轻松容易,顺顺利利地过活呢?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故事背后都免不了心酸和苦痛,可一味地大放特放悲苦的情绪,过度渲染悲情,是要给谁看呢?能起什么作用?是博取别人的同情,还是要人分担你的痛苦?

无论是这种张扬的丧礼,还是过于煽情的文章,我都觉得越来越乏味。

早年春晚有个著名的煽情女主播,只要是她讲话,我立马转台,她说话不到一分钟,眼泪就能自动掉下来,真受不了她。好好的春晚,喜庆欢愉,勾出那些心酸事,不是大煞风景吗?整个春晚应该是件艺术品,再或者就是供人娱乐的平台,平白地又煽情,符合当下的氛围吗?搭调吗?不显得突兀吗?

我特别欣赏舞蹈家金星在当评委时跟选手说的话:“我是来看你跳舞的,不是来听你背后心酸苦事的。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给观众、把悲苦留给自己,要做就做个敬业、专业的舞者。”

虽然多数人不是舞者,不会站到舞台上,可也应注重自己的仪态举止吧。毕竟别人没有义务陪着自己流眼泪。若非拽着人去同情你,那只能有过度表演的嫌疑,或者在拉取同情分,你的感情流露就显得不够纯正。

我这样说不是不让人流出伤感和悲情,只是不希望太过把这种伤痛的情绪放大而影响其他人。因为情绪会传染。好的情绪,正向情绪对人有益,相反则有害。谁都喜欢和阳光的人、开心的事靠近,而远离悲伤,就是这个道理。

近来大肆煽情的文章涌现,尤其是对自己亲人感怀式的,愧疚式的文字里总免不了有沉重的情愫,甚至能引发一种社会情绪。

比如最近比较火的一篇文《不敢死,不敢穷,不敢远嫁,因为爸妈只有你》,其标题就足够煽情的,能吸引不少眼球。先不揣测写这种文的目的,暂且当做一种发自内心的心声来看。

用正面的角度来看,我想作者的用意很简单,就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说出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如果这是篇日记,只给自己看,或是给爸妈看,是非常美的文字。就算里面有沉重和伤感因子,也是另一种美。

可偏偏这样的文章被公开了,沉重感、内疚感被无限放大了,也更加引起独生子女的纠结感,引发孝道社会问题,其后果有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呢?

同类的文章还有一篇具有代表性——《好姑娘为什么不敢远嫁》。通篇文章没有大问题,坏就坏在那个题目上了。同样是写亲情的,当日记,给自己或给父母看是最合适的,因为你感激的、愧疚的对象是父母,他们才该是这些文章的阅读者。如果公开发表给别人看,就无形中变成一股舆论风潮,进而上升到道德层面,好比是拿自己的道德标准去律他人了。这合适吗?

这类文章的自我出发点没有问题,用来律己,可以。但都有个通病,总是希望别人也像他们那样去做。问题是,别人的情况和作者们的一样吗?作者又凭什么觉得自己很有代表性而去替代其他同龄人发出心声呢?

你自己煽情,把父母说的可怜兮兮,甚至是凄惨,就好像天下的父母都是这个样子的。可是你却不知道,也有很多父母活的有多精彩。

合格的父母首先是自己活的够好,才能让子女真正快乐。如果父母自己委屈、悲苦而让子女感到内疚、心酸,这不是好父母,他没有让子女从心底感到快乐,反而带给子女沉重的心理负担。一个背着一身包袱的子女,其一生能快乐到哪去?也根本谈不上轻松。

而真正的好父母,努力让自己活的健康,就是不想营造太多悲苦气氛。即便产生了委屈、不顺心的事,他们也不会把真实的痛苦摆在子女面前,而会以阳光示人,不给子女添加心理负担。因为孩子看到爸妈开心,才能真的开心啊。

所以就不难理解,那些喜欢煽情,喜欢营造悲情或悲壮氛围的人,大多跟他的原生家庭有关。他的长辈过的太苦了,并且也总是有意无意强调这些苦(有些不是直接诉苦,而是总焦虑,同样让人感到不安),而把自怜的情绪传染给了下一代人。

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到解放前总是连年战乱,老百姓朝不保夕,日子自然很苦,一直苦到了改革开放才有所好转。

但是这个“苦”的印记,却牢牢印在了好几代中国人的血液里,国人要忘记“苦”,实在很难。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国人喜欢看苦情戏,而富裕国家里却鲜有苦情戏,因为历史不同嘛。

可是,到物质飞涨的今天仍宣扬“苦情”戏码,是不是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了?你开开心心,不说煽情的话,正常表达不行吗?骨子里的沉重感能不能放下?非要煽情的话,可以把心底深处的想法私下告诉给你想诉说的对象就可。没必要昭告天下,然后大肆宣扬你所认为的正确的思想或行为,让更多人一起跟你感受沉重和悲情。

若你非常想公开表达对亲人的种种情愫,有种方式会比刻板地说煽情话有效的多,看了会更动容。

 

下图是:巴西一男子与女儿重拍旧时合影纪念亡妻的。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巴西一名男子为了纪念亡妻,与3岁的小女儿拍摄了一组照片,重现了自己当年与妻子的亲密合影。

  这位痴情男名叫拉斐尔··科,2013年他的妻子因一场车祸不幸离世,留下了不满1岁的女儿瑞莎。一天,在看到一篇有关父女重拍婚纱照以纪念亡妻的文章之后,他大受启发,决定也与自己的女儿一道,重拍一组当年他和妻子的亲密合影。

 

只是这一组照片,就能让人看得想流泪。同样是纪念亡故的亲人,但从这对父女眼中,没人看到他们过分表露自己如何悲伤,反而流露出温馨的笑容,给人极大的鼓舞,令人感到温暖和对未来更好的向往。这样的方式是不是更有积极意义呀?


我想他们就是想要自己过的好,让在天堂里的妈妈、妻子安心。他们过的越幸福,也就越对得起逝者。

 

所以,无声是不是更胜有声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