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周旻澍 本报通讯员应静瑶
“有人的地方,就有垃圾,你知道这些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吗?” “什么是绿色生活?为什么要去过绿色的生活?怎么去过绿色的生活?我们说环保要从家庭开始,从个人开始,从小开始。” “怎么去践行绿色生活?越简单,越容易做越好,着力于律己,不要着力于律他。” …… 11月24日,温岭各地部分社区干部、学校校长、妇联干部等130多人会聚在一起,参加第十四届“环境与发展论坛”,共同探讨如何“践行绿色生活,共创美丽温岭”。一些民间环保达人也与大家分享了他们的环保理念与具体做法。 截至今年10月底,温岭共处理生活垃圾39.44万吨,其中焚烧30.71万吨,填埋8.73万吨,日均处理1297.53吨。 “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是垃圾分类回收最基础的一步,而日复一日的分类投放是靠广大市民来做的。”温岭市城管局副局长陈根满呼吁,“在政府加大环卫投入的同时,我们也应从点滴做起,从垃圾分类做起,这也是合理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途径。” 市环保局副局长、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陶海燕在发言时说,公众既是污染的受害者,也是污染的制造者,没有人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观。尽管每个人参与方式不同,责任也有大有小,但只要你付出一点一滴的行动,就可以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河。 会上,温岭市环保志愿者协会环保酵素推广服务队宣布成立。环保志愿者蒋云飞一直致力于环保酵素推广,他通过亲身体验,发现酵素清洁能力不错。于是,他成立了“一介草民环保酵素工作坊”,发动一批人组织志愿服务队,在箬横、城西、横峰等多个乡镇推广。 “联系多家农庄、农场,帮助农户将烂水果、坏菜叶做成肥料酵素,再用于农耕种植,尽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他说,推广环保酵素是一场从厨房开始的环保运动,中国第四届公益慈善项目大赛正在进行当中,“环保酵素——厨房里的公益”也成功入围大赛百强,温岭推广小组将与来自全国43座城市的56支团队一起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开展至少240场厨房公益宣传活动,计划向两万余名公众传递环保酵素制作方法,让更多居民从厨房出发,减量垃圾,力促环保。 论坛还邀请了长期致力于环保酵素推广的省农业厅退休干部、环保志愿者“水儿阿姨”朱颖现场进行制作环保酵素演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