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穷思维,富思维

 城墙321 2015-11-25

《穷爸爸,富爸爸》与《富爸爸,财务自由之路》两书的风靡石破天惊,惊扰了社会各界:褒贬不一、喜忧参半,各利益阶层的敏感度大相径庭。这其中透着必然。支持也好,反对也罢,我认为都不重要,这都是基于形式上的争论,非立足于本质的探讨。实际上,无论从何角度、持何立场,本套书至少有一点是值得肯定与推崇的:即它立足财务自由,倡导了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

思想指导行动,思维方式改变带来行为方式的改变从而归于不同的结果。思维转变在政治领域意味政体变革,在经济领域代表体制转轨;对社会性的个人而言,一种思维方式则决定了一种生活方式:贫穷抑或富有?成功抑或失败?幸福抑或不幸?甚而至于递延至后世几辈几代的荣辱兴衰。

伽利略说过:“你不能教会一个人学会任何东西,只能帮他找到做事方法。”我国古人也有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穷爸爸,富爸爸》套书不涉及答案,书中具体方法并非本书重点,是引例使简洁、通俗之需。这正给面对现实和潜在经济利益的徘徊人群教授了一套挖掘“金子”的思维体系,而其核心在于“变化”思维之一:财富的巨大转移发生在变化之中。人的心理惯性使之畏惧变化,适应是渐进、有成本的甚至是痛苦的。因此人一旦适应于某种环境便趋于一种满足于停滞,对现状的粘性使之沉溺于现状。这有如坚硬的龟壳:是盾牌,保护它不受外界的侵犯;却又是屏障,阻碍它向外拓展。事态的发展,结果只有两种:要么外力粉碎它,要么内力挣碎它。

《穷爸爸,富爸爸》提出我们目前正处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历史进程中。规则在变,一切不复相同。变化中透着机遇、露着挑战。一切固定、依赖均不复存在,没有人会给你任何保障,自己的命运在你自己手中。工业时代不必考虑明天,因明天都扔给了政府的社会保障、单位的退休计划,可信息时代仍有这种思维将没有明天。完全生活在工业时代中的人不需要变化,完全生活在信息时代中的人需要变化,而生活在这两种生活边缘的人更需要懂得变化,否则将无法跨越信息时代。《穷爸爸,富爸爸》套书正是以此为基点,指导我们要实现财务自由,首先必须挣破“壳”的束缚,打破求稳、怕变、墨守成规的思维,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预测变化趋势并始终走在前面。

思维之二:学会假他人之力,不用事必躬亲,该书不完全赞同“要挣钱,先花钱”,而推崇用别人的钱挣钱的无本、无险生意。是否道德姑且不论,但从中可以领悟假他人之力的思维模式。远古人尚且知道不够长可以加长,不够高可以垫高,故发明了弓箭、长矛之武器,可现代人愈有知识愈事必躬亲。其实最明智莫过于假他人之力、之财、之才壮己之事业者,我没有钱,可以借钱;我不是博士可以雇佣博士,个人的比较优势各不相同,且精力有限,有何要追求全才的神话?

思维之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穷爸爸,富爸爸》套书的“房子是否是资产?”的论点特为新颖,这似乎是对千古不变的真理投了一张记名的反对票。答案并不重要,关键在于作者清畸的这种思维模型:以联系的眼光分析相关的事物。利益与损失总是对等的,一方的利益总源于另一方的损失,因此不懂自己为什么哭时不妨先搞清对方为什么笑。

这种思维模式使我们深谙“天上没有掉馅饼”的道理,对任何一种金融工具的推出、任何一个诱人广告的宣传都要打上一定的折扣以免被别人占了便宜还感恩戴德。

思维之四:独立思考,不盲从。《穷爸爸,富爸爸》套书要求我们思考,“不要用眼睛看钱,要用头脑看钱”。思考是最艰苦、难度系数最高的工作:是理智与情感、不可见的思维与可见的视觉、听觉等的交锋。它要求我们查明真相,不轻信别人,小心接受建议,保持思想开放。

经济生活中,从众心理与随大流现象平常之极。大行情股市中的股民、通货膨胀中的抢购者等等均没有自己的思维。他们对外界波动的反映只是纯情感上的应激,而非理性的思考,故人走亦走、人云亦云。而在华尔街,“别人都做的事情你千万不能做”已成为颠覆不破的真理。《穷爸爸,富爸爸》告诉我们在财务领域运用自如意味着能用不同的方式思考,按不同方式做事。

思维之五:只要去做就好。“只有傻瓜才期望事情象他们想象的那样”。《穷爸爸,富爸爸》的“行动”思维模式指出第一次几乎没有可能成功,失败市成功不可或缺的部分。倘若对失败的恐惧阻止着他们行动,那他们已经失败了。如果你做事,你就会犯错误。然而每个问题都隐藏着机会,每次失败都结晶着智慧。由失败而失望是愚蠢的,由失败而成功是甜蜜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行动并非盲目的、好高的。《穷爸爸,富爸爸》的“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怎能一口吃掉一头大象?任何行动都必须是有计划有步骤的,任何计划都必须是由小到大、先易后难。成功是点滴的积累,而非一次的跨跃。在财务上,势必要先挣小钱,再挣大钱。长期志向要远大,但短期目标要适当地低姿态。

思维之六:相信自己有能力站起来。打败你的人常常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越是在恶劣的环境中,人越容易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别人的目光决定一切。针对人的这种劣性,《穷爸爸,富爸爸》强调塑造“SELF-IMAGE”(自我形象)的思维模型。自我鼓励,保持自信,以“唯一能决定对你看法的人是你自己”的思维去追求明确的目标。当然这并非鼓励你夜郎自大,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因为:智慧还在于你知道在何时应该停止。

穷之所以穷,富之所以富,不在于文凭的高或低,也不在于现有地位的卑微或显赫,而在于你勤劳努力的程度与方向,很关键是在于你恪守穷思维还是富思维?而这正是《穷爸爸,富爸爸》套书带来的思维精粹。

仰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